本報駐印度特約記者周良臣
“考試季”成了“作弊季”,此事令印度比哈爾邦政府坐不住了。據法新社22日報道,比哈爾邦警方自上周末以來已經逮捕了約1000名涉嫌考試作弊的相關人員,其中大部分為學生家長,校方還開除了至少750名考試作弊的學生。該邦教育部長PK·沙西說:“如果每3到4個人幫助1名學生作弊就意味著一共有數百萬人在幫助學生作弊。如此巨大的作弊人群存在,難道僅靠政府就能維護考試的公正與公平嗎?”
幾天前,印度比哈爾邦舉行了一場約有140萬學生參加的學校畢業考試,這就相當于比哈爾邦的高考。社交媒體上熱傳一張當時考場的照片:考場大樓的外墻上“掛”著協助墻內考生作弊的人。如此夸張的作弊之法被不少印度網民戲稱為“考場蜘蛛人”,甚至還有人嘲笑比哈爾邦太落伍,仍在用這么原始的方法“遞小抄”,買個無線耳機豈不省事?事實上,比哈爾邦此前也曾經被爆出有家長在考場外面將小抄折成飛機扔進考場的情況。
印度網民的看客心態不足為奇,因為他們對印度式的考試作弊已習以為常。僅以比哈爾邦為例,每年參加高考的人數就超過140萬人,僧多粥少名校難進是老問題,不少學生乃至家長為了擠上“獨木橋”不惜聯手作弊。既然教育資源稀缺,打作弊主意靠考試牟利的人就不僅是學生和家長。針對本次比哈爾邦大規模考試作弊事件,印度輿論普遍認為“照片并非故事的全部”。是誰允許家長光天化日爬墻遞小抄的?校內監考怎么可能不知情?在場的協警為什么不當場制止?為什么多數校內監控探頭成為擺設?
據英國廣播公司22日報道,校長、老師、學生、家長、警察都成為作弊鏈條中的一環,單靠教育部門“長遠來看,作弊是對孩子的毒害”式的說教遠遠不夠。印度《教徒報》分析稱,從比哈爾邦教育部長PK·沙西的話來看,他已經放棄憑一己之力扭轉考試作弊之風的努力,他強調這是印度社會不得不共同面對的問題。▲
環球時報2015-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