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小草
摘要:本文從爵士樂的和聲特征出發,著重研究其替代和弦,通過對“保留原始和弦的替代和弦”的分析,展現其在構建爵士樂個性化藝術效果方面的重要作用。
關鍵詞:爵士樂 ?替代和弦 ?IIm7-V7替代 ?減七和弦替代 ?Coltrane替代 ?主和弦替代
所謂保留原始和弦的替代和弦,是指不改變原始和弦的持續長度,在原始和弦時長范圍內選擇與原始和弦相關的某些和弦發生替代,并且保留原始和弦。
一、IIm7-V7替代
(一)IIm7-V7替代
爵士樂中常見大量的屬七和弦,凡是遇到大小七結構作為基礎和弦,其持續時間允許演奏兩個和弦時,都可以用其根音的下方四度小七和弦進行到其本身,也就是說,所有的V級和弦,在音樂環境允許的情況下,都可以用IIm7-V7來替代。
例如原始和弦為G7,使用IIm7-V7替代之后,可以在現有時值內改成IIm7-V7。
IIm7-V7可以只作為基礎和弦,在其基礎上使用豐富的延伸音,含有大量延伸音的和弦也可以使用IIm7-V7替代。
用IIm7-V7和弦來替代單純的屬和弦,其理論依據來自于屬十一和弦,以G7(11)和弦為例,該和弦包含兩個和弦,即Dm7和弦與G7和弦,將G7(11)和弦中的Dm7和弦與G7和弦由縱向疊置改為橫向連接,便構成了Dm7-G7和弦連接。所以這組和弦連接只是在屬和弦內部發生和弦轉換,不影響和聲功能。
(二)I-VIm-IIm7-V7替代
當原始和弦是主和弦進行到屬和弦時,如果屬和弦使用IIm7-V7和弦替代,那么主和弦會同時使用I-VIm和弦替代,構成I-VIm-IIm7-V7和弦連接。
同樣C-Am-Dm7-G7可以只作為基礎和弦,在其基礎上使用豐富的延伸音,含有大量延伸音的和弦也可以使用I-VIm-IIm7-V7替代。
按照這個原理,一個簡單的I-V7和弦連接可以轉換成復雜的Ima7-VI7(alt)-IIm7-V13(b9)和弦連接,這就極大地豐富了即興演奏的素材,更為改編爵士風格作品提供了有效手段。
二、減七和弦替代
減七和弦具有可逆性特征,即可以使用各種轉位形式,卻不改變其和弦性質。將它至于屬七和弦或大七和弦之后,能豐富低音線條,并具備一定的推動力,也就是解決到下一個和弦的傾向。
(一)“屬七+減七”替代屬七和弦
一個單純的屬七和弦可以使用根音升高半音的減七和弦來替代它的后半部分。以G7和弦為例,它的根音上方小二度減七和弦是#Gdim7和弦,由于減七和弦是由三個小三度構成,因此#Gdim7和弦也可以由Bdim7、Ddim7、Fdim7替代。
也就是說,可以在屬七和弦的后半部分添加一個建立在其升高半音的根音、三音、五音和七音上的減七和弦。而事實上這個和弦并沒有性質上的改變,因為#G可以被看做G7和弦的小九度音,#Gdim7和弦就是省略了根音的G7(b9)和弦,#Gdim7和弦也可以被看做省略根音的E7(b9)和弦。
(二)“大七+減七”替代大七和弦
與“屬七+減七”替代屬七和弦一樣,一個單純的大七和弦也可以使用根音升高半音的減七和弦來替代它的后半部分。以Gma7和弦為例,它的根音上方小二度減七和弦是#Gdim7和弦。同樣,由于減七和弦是由三個小三度構成,#Gdim7和弦也可以由Bdim7、Ddim7、Fdim7替換。
之前說到,可以用I-VI和弦替代I級和弦,這與用“大七+減七”替代大七和弦異曲同工,升高半音的根音上的減七和弦實際上就是省略根音的下方小三度根音上的大小七和弦。也就是說,用Gma7和弦+#Gdim7和弦替代Gma7和弦,與用Gma7和弦+E7(b9)和弦替代Gma7和弦是一樣的效果。
不管是屬七和弦或是大七和弦,都可以將其拆分為屬七和弦或大七和弦加上升高半音的根音上的減七和弦來發生替代,而升高半音的根音上的減七和弦也就是降低小三度的根音上的大小七和弦,這種根音關系恰恰與I-VI和弦替代I級和弦不謀而合。所以,實際演奏中可以放心使用這類替代。
三、Coltrane替代
(一)Coltrane和弦連接
約翰·科爾特蘭(1926-1967)是1960年代最具影響力的爵士音樂家之一,他擅長中音薩克斯演奏,他那怒吼般的演奏風格很容易被人識別,在創作中,他摒棄調性、和聲,強調音響效果,加入大量管樂器,采取完全自由的即興演奏,他那反傳統的意識使他成為自由爵士的實行者。
Coltrane替代也就是Coltrane和弦連接,這種和弦連接是以大三度向下循環的調性轉移為特征,出現在約翰·科爾特蘭的原創作品《Giant Steps》中,自此之后這種和弦連接的替代方式被廣泛使用在現代爵士樂中。
Coltrane和弦連接將一個八度分割為三個等分,即三個大三度音程,以這三個音為目標,作為臨時調中心,分別設計一次V-I進行,進過三次進行回到原點。
如果以C為起始調中心,三次進行的臨時調中心分別是bA、E、C。
以bA、E、C為目標,作為臨時調中心,各完成一次V-I和弦進行,進過三次進行回到原點。那么C、bA、E、C和弦進行就變成了C、bE、bA、B、E、G、C和弦進行。
這一系列和弦進行是從C開始,最終回到C,所以它的最終目的地以及真正的調中心是C調,而最能夠鞏固一個調性的依然是完全功能進行,即II-V-I,在這里便是D-G-C和弦進行。在一定時長內發生的D-G-C和弦進行可以直接由C-bE-bA-B-E-G-C和弦進行替代,也就是說,所有的II-V-I和弦進行都可以在固定時長內被改為I-bIII-bVI-VII-III-V-I和弦進行,這便是完成了一次Coltrane替代。
Coltrane增三和弦循環具備濃烈的現代爵士樂色彩,但從功能上看僅相當于傳統和聲的完全功能進行,它以等分的方式將一個八度均分為三份,打破西方傳統樂理的五度功能圈,提供了更豐富的想法來創建樂句。
四、主和弦替代
所謂主和弦替代,是指當主和弦或臨時主和弦持續時間較長時,為了避免單一乏味的和聲所導致的拖沓感、滯留感,選擇一系列旋律或和聲的處理方式來替代主和弦的持續。
(一)副旋律替代
當主和弦持續時間較長,可以在主和弦保持不變的同時加入一個副旋律,它會使主和弦的色彩發生一系列細微的變化。這個副旋律需要具備以下條件:
1.級進的旋律。
2.平穩的節奏。
3.應該主要由音階中的自然音構成,也可以適當使用半音化旋律。
4.不能改變和弦根音。
例如C大三和弦作為大調主和弦時,可以在其持續時使用平穩節奏的G、A、B、A副旋律,構成C-C6-CM7-C6和弦連接,或附加C、B、A、B副旋律,,構成C-CM7-C6-CM7和弦連接、或附加G、#G、A副旋律,構成C-C+5-C6和弦連接等等。例如C小三和弦作為小調主和弦時,可以添加G、#G、A、#G副旋律,構成Cm-Cm+5-Cm6-Cm+5和弦進行,或添加G、A、B、A副旋律,構成Cm-Cm6-CmM7-Cm6和弦連接,或添加C、B、bB、A副旋律,構成Cm-CmM7-Cm7-Cm6和弦連接等等。
(二)音階式替代
如果將主和弦的根音、三音、五音、七音、自然九音、自然十一音、自然十三音疊加起來,正好是音階中的七個音,所以從理論上說,由任何一個音階音作為根音構建的自然音和弦,都屬于主和弦(包括延伸音)范疇,當樂譜中出現多小節的I級和弦,可以使用這個I級和弦所在調式的音階上的任何一個音作為根音,構建一系列連續自然音和弦,替代單一持續的主和弦。
例如連續四小節Cma7和弦,如果是C大調,可以使用Cma7、Dm7、Em7、Fma7來替代,如果是C利地亞調式,同樣是四小節Cma7和弦,可以以Cma7、D7、Em7、#Fm7-5替代之。
(三)III級、VI級替代
用與主和弦具備共同音或共同屬性的某些和弦來替代主和弦,最常用的是以III級和弦與VI級和弦來替代主和弦,III級和弦在傳統功能和聲中標記為DTⅢ,VI級和弦標記為TSVI,都具備主功能,與主和弦擁有兩個共同音,有著相近的屬性。
例如Cma7、Cma7、Fma7、G7和弦進行,可以使用Cma7、Em7、Fma7、G7替代,也可以使用Cma7、Am7、Dm7、G7替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