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瑩
摘要:說到唐朝音樂筆者不禁想到了白居易的《琵琶行》這篇文章,里面所描述的那個彈琵琶的女孩她所彈奏出的音樂是如此精妙,不禁使人感嘆。唐朝是我國最為鼎盛的一個時期,無論在經濟、政治還是文化方面都是超前的,在音樂方面自然也不會落后于同一時期的其它國家。文章圍繞著唐朝音樂是否具有了相應的教育職能等問題展開。
關鍵詞:唐朝 ?音樂教育職能
最能體現唐朝音樂發展成就的莫過于唐朝宮廷音樂了。因此,筆者通過查閱相關資料對唐朝宮廷音樂機構是否作為音樂教育機構存在以及唐朝宮廷音樂機構是否具有教育行為等問題進行了研究,并在這樣的基礎之上寫作了這篇文章。
一、唐朝宮廷音樂機構是否是作為音樂教育機構存在
唐朝作為我國國力最為強盛的一個朝代,唐朝的發展建設和唐朝重視教育有著莫大的關系,因此在唐朝時所設立的教育機構可以說是較為系統的,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一看唐朝音樂機構是否真的隸屬于唐朝的教育機構,唐朝音樂機構是否作為唐朝的教育機構而存在。在唐代文教得到極大重視,并且舉世聞名的科舉制度也是在唐朝得以發展起來的,既說到唐朝的教育機構就不可避免地要說一說唐朝中央官學的設置。唐朝在中央官學的設置上分為正系和旁系兩類。其中正系的學校主要有國子學、太學、四門學、廣文館、律學、書學、算學,時稱七學。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唐朝的律學并不研究音律而是主要研究當時的律法。旁系的學校主要有崇文館、弘文館、醫學、崇玄學、小學。由此可以看出唐朝音樂機構并不是作為音樂教育機構存在的。除此之外,在唐朝,科舉制得以大力發展起來,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看唐朝的科舉考試都有哪些考試內容。由于在唐朝文教得到極大重視,因此在唐朝時儒學得到了大力推崇,儒家經典也就成為了各大學校的必修課,成為了科舉考試的主要內容之一。從這點上,也可以看出唐朝在設立教育機構時并沒有將音樂機構考慮在內,音樂機構也就自然不會作為教育機構而存在了。唐朝的音樂機構既然沒能作為音樂教育機構而存在,那它存在的意義又會是什么呢?雖然唐朝是中國古代王朝中較為開明的一個,但等級的觀念仍然是根深蒂固的,因此,即便在較為開明的唐朝樂工也仍然不會有太高的地位,這也使得音樂機夠不能夠作為音樂教育機構而存在。唐朝音樂機構存在的目的主要在于滿足各種禮樂場合以及唐朝統治者對音樂藝術的實際需要。
二、唐朝宮廷音樂機構中是否存在著教育行為
筆者在查閱了相關資料后發現,雖然在唐朝音樂機構沒能作為教育機構存在,但在唐朝的音樂機構中卻存在著一些音樂教育行為,接下來就讓我們來看一下在唐朝的音樂機構中都存在著哪些教育行為。原來,在當時的音樂機構中總會開展一些音樂傳習活動。要是說道廣義的教育概念,這一傳習活動便具有了教育的性質。在廣義上,教育的概念可以理解為使人們得到培養的一種社會活動,使得社會文化得以傳承、使得生產經驗和生活經驗得以傳遞下去的基本途徑,又或是通過培訓使得人們在某種程度上發生改變,使得人們掌握了一項技能又或是具備了某種能力的社會活動。唐朝的音樂機構雖然不能算作正規的學校,但在這一機構中所開展的音樂傳習活動卻能夠達到使人們在某種程度上發生改變,具有了某項能力的目的。因此,要是從這點上來看唐朝的音樂傳習活動因而也在某種程度上屬于教育行為。在唐朝的音樂機構中所開展的音樂傳習活動意在使受到培訓的人們掌握相應的音樂技能,在某種程度上發生改變,因此,在唐朝的音樂機構中所開展的音樂傳習活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具有了教育的性質。
三、唐朝宮廷音樂教育機構是否具有教育的職能
在唐朝音樂機構主要有太常寺下屬的太樂署和鼓吹署以及在太常寺之外新設置的教育機構教坊和梨園。筆者在查閱一些相關資料后發現:在太樂署中有著嚴格的教學進度和考核要求,甚至對教師都有考核,這說明在太樂署中有著明確的教學關系和教學制度。其次,太樂署所傳授的音樂教育內容還具有著一定難度,具有著一定的含金量,對習樂者的素質有著較高的要求,此外,太樂署中還建立了相應的獎懲制度,以此來激發習樂者對音樂技藝的學習。說完了太樂署中存在的一些音樂傳習活動,接下來便要說說教坊和梨園了。教坊和梨園作為新設置的音樂機構其主要負責俗樂的掌管。但根據相關資料可發現在教坊中也還存在著一定的音樂傳承關系,由此可以看出教坊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載著音樂教育職能。梨園的誕生據說是因為玄宗對音樂的特別喜愛,每當梨園中有活動時,玄宗都會親自進行指導,對其中存在的一些錯誤進行糾正,由此可以看出玄宗對音樂演奏有著極為嚴格的要求。對于一些少年樂工,梨園中相關人員對其進行教習。因此,從這點上可以看出梨園也在一定程度上承載著音樂教育的職能。綜上所述:雖然在唐朝宮廷音樂機構沒能被正式列入官方教育系統之中,也不以音樂教育機構的姿態存在,主要負責掌管各種禮儀、音樂、滿足各種禮儀場合以及統治者對音樂的需求,但在其中確實存在著一定的音樂教育行為,因此,從這點可以看出唐代宮廷音樂文化的發展、傳播、傳承是以宮廷音樂機構對音樂的教習為重要載體,在這方面,唐代宮廷音樂機構具有著突出的貢獻。
四、結語
雖然那個曾經繁盛的唐朝早已遠去,但唐朝所創造的悠久的文化卻仍然使后人驚嘆不已。那些浩瀚的歷史典籍便是對唐朝文化最好的見證。那些浩瀚的歷史典籍仿佛使人看到了一幅優美的歷史畫卷。音樂是代表文化的重要載體之一,透過音樂的發展便可以看出唐朝人們生活的足跡。在對唐朝音樂機構是否具有了教育職能這一命題進行論證的過程中,筆者獲益匪淺,不由感嘆對唐朝音樂機構是否具有教育職能進行研究這是一次多么有益的嘗試。
基金項目:
本文為2010年度國家文化藝術科學研究項目《中國古代音樂官署職能研究》,項目編號:10DD17;2012年度天津市哲學社會科學規劃項目《清代宮廷音樂典制研究》,項目編號:TJZL12-020。
參考文獻:
[1]孫曉輝.兩唐書樂志研究[M].上海:上海音樂學院出版社,2013.
[2]左漢林.唐代教坊及內教坊樂官考論[J].寧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2,(01).
[3]左漢林.唐代的內教坊鼓.相關問題考論[J].渤海大學學報,2011,(01).
[4]左漢林.唐代梨園弟子的產生與沿革考述[J].青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04).
[5]易熳熳.淺談唐代音樂機構中的音樂教育[J].中國科教創新導刊,200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