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金濤
摘 要:結合國家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將青陽縣10個鄉(xiāng)鎮(zhèn)采集測定的2 043個土壤樣品的養(yǎng)分結果中的有機質、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鉀作為評價指標,利用國家土壤養(yǎng)分分級標準和指數和法,對10個鄉(xiāng)鎮(zhèn)的土壤肥力水平進行評價分析。分析結果表明:10個鄉(xiāng)鎮(zhèn)中的朱備、酉華和蓉城的土壤肥力水平較高,而其它7個鄉(xiāng)鎮(zhèn)的肥力水平為中等。由此可以看出,指數和評價肥力的方法相對于單項肥力指標評價方法,更能全面體現土壤的肥力狀況。
關鍵詞:青陽;土壤肥力;指數和法;評價分析
中圖分類號 S15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5-71-03
Abstract:The soil fertility of ten villages and towns in Qingyang County has been evaluated and analyzed with national classification standard of soil nutrient and exponential sum method. The data used in the evaluation and analysis was the contents of organic matter,total nitrogen,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potassium determined from 2043 soil samples collected from the ten villages and towns of Qingyang County. The results show:among the ten villages and towns,Zhubei,Youhua and Rongcheng have high level soil fertility while the rest seven villages and towns have middle level fertility. The exponential sum method,comparing to single fertility index evaluation method,are more suitable to reflect the total soil fertility level.
Key words:Qingyang;Soil fertility;Exponential sum method;Evaluation and analysis
土壤肥力是土壤的基本屬性和本質特征,也是土壤生產力的主要特征,土壤的肥力高低不但直接決定了作物的產量[1-2],也決定了不同作物種植的適宜性[3],因此土壤肥力水平的高低是農業(yè)生產中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所以準確地對土壤肥力水平進行評價是農業(yè)生產中非常重要和必須的。以往對土壤肥力的研究多以N、P、K和有機質等養(yǎng)分含量的多少來衡量,但土壤肥力是土壤眾多化學、物理和生物學因子組成的綜合反映[4],顯然單項肥力指標不足以全面表征土壤的肥力水平。目前從多因素、多角度對土壤肥力進行綜合評價的觀點[5]被普遍認可,并嘗試實施。目前采用綜合評價方法有指數和分析法、聚類分析法、主量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主因素分析法)、因子加權綜合法[6.7]等。在這些分析法中由于選取的指標不同,分析的目標的差異,選擇的評價方法也不同。因而,沒有統(tǒng)一的評價方法。本文結合測土配方施肥項目,將青陽縣10個鄉(xiāng)鎮(zhèn)的土壤養(yǎng)分測定項目中對土壤肥力影響比較大的有機質、全氮、有效磷、速效鉀4項指標,作為土壤肥力評價指標,用國家養(yǎng)分分級方法和指數和法,對10個鄉(xiāng)鎮(zhèn)的土壤肥力特點及肥力水平進行分析評價,為青陽縣農田土壤更加合理使用和建設提供理論基礎。
1 研究方法
1.1 研究區(qū)域概況 研究區(qū)域為青陽縣的木鎮(zhèn)、、新河、楊田、朱備、陵陽、喬木、蓉城、廟前、丁橋10個鄉(xiāng)鎮(zhèn),其主要種植作物為水稻、油菜和小麥;土壤類型主要為黃棕壤;地貌大體為:低山丘陵、沖積平原以及位于兩者之間的波狀崗地。
1.2 土壤樣品采集及制備 采土方法:在10個鄉(xiāng)鎮(zhèn)的范圍內按6.67hm2采集1個混合土樣,“S”形路線采樣,采樣地點用GPS定位,采集深度在0~20cm之間,每個混合樣品采集15~20個點,每個樣點的取土深度及采樣量均勻一致,每點取土0.5kg左右,各點土樣充分混合,按照四分法保留到1.0kg左右。用鉛筆寫好標簽,內外各一張,注明采樣地點、日期、深度、土壤類型、編號及采樣人等。
樣品的風干、制備、保存:將采集回的樣品放在樣品盤上,置于室內通風處涼干,將大塊捏碎,去除植物殘體、蟲體、石塊等。風干的土樣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研磨過篩(分別過2mm和0.25mm孔徑篩),充分混合后,裝入樣品袋中備用。
1.3 樣品測定[8] 有機質:外加熱-重鉻酸鉀容量法;全氮:開氏法—濃硫酸消煮,堿解蒸餾;有效磷:Olsen法—NaHCO3浸提,鉬藍比色;速效鉀:NH4OAC浸提,火焰光度法。
1.4 土壤肥力評價方法-指數和法 指數和法是應用土壤綜合肥力指數(IFI)值的大小來表示土壤的綜合肥力等級。
2.1 各養(yǎng)分指標在10個鄉(xiāng)鎮(zhèn)中的特點 由表4的統(tǒng)計結果和表1比較,可以看出:朱備鎮(zhèn)有機質含量的平均結果達到30g/kg以上,在10個鄉(xiāng)鎮(zhèn)中是最高的,按國家土壤養(yǎng)分分級標準,達到高級的標準;而楊田、陵陽、蓉城、廟前和丁橋則屬于較高級別;中級的有4個,分別為木鎮(zhèn)、新田、酉華和喬木。由此說明該地區(qū)土壤中有機質含量整體水平還是比較高的,這主要因為其采樣地區(qū)多為水稻土,有機質含量較高,特別是朱備,100個樣,都采自水稻田,而其它幾個鄉(xiāng)鎮(zhèn),因為有部分茶園土壤,所以含量相對較低。全氮的統(tǒng)計結果可以看出,10個鄉(xiāng)鎮(zhèn)的全氮含量相對都比較低,朱備1.78g/kg,楊田1.5g/kg也只達到中等級別,而其它各鄉(xiāng)鎮(zhèn)皆為較低級別。該地區(qū)有效磷的含量只有朱備和蓉城兩個鄉(xiāng)鎮(zhèn)達到分級中的中級水平,其它8個鄉(xiāng)鎮(zhèn),皆在5~10的水平上,在分級的標準較低級別上,有效磷低的原因一方面與發(fā)育成土壤的母質有關:其中含磷礦物較低,另一方面與土壤中含量的鋁鐵對磷的固結降低了有效磷的含量,所以除個別田塊有效磷稍高外,其它都偏低。10個鄉(xiāng)鎮(zhèn)的速效鉀的平均含量值皆在50~100之間,都在國家分級標準較低的水平上,整個地區(qū)鉀含量的偏低與當地土壤類型和氣候有關:當地土壤中的粘土礦物主要以1∶1型類型為主,吸附離子態(tài)的鉀素能力較弱,而本地區(qū)多雨的環(huán)境,則加速了土壤中鉀素的淋溶和流失,因此造成了本地區(qū)土壤中速效鉀的含量相對較低。當然采樣面積不同,也給各指標因子的含量帶來了一定的影響,采樣面積大,測定結果變異較大,在有機質和速效鉀的結果中這一特點就表現的很明顯。
由表5的分析結果可以看出,10個鄉(xiāng)鎮(zhèn)的土壤肥力水平由指數和法計算出的肥力綜合指數值為60~80之間,處在較高和中等水平,其中朱備、酉華和蓉城,其IFI大于70,綜合等級在2,肥力水平為較高;而其它7個鄉(xiāng)鎮(zhèn),IFI在60~70,綜合等級為2,說明當地的土壤肥力水平為中等。從指數和的運算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因為有機質在統(tǒng)計權重中所占權重較大,所以有機質含量高的朱備、酉華在指數法評價中其結果相對較高,而蓉城土壤有機質含量雖然不是很高,但因其有效磷含量水平較高,所以,綜合指數值也高,因此也說明指數和法在表征土壤不同的利用方式和不同的土壤類型對土壤肥力的影響時十分明顯。
用指數和法對土壤肥力的評價,是所選用的指標因子綜合作用的表現,這和以往單獨一個指標表示的方法,應該說有了很大的不同,更能體現土壤肥力的整體狀況。其優(yōu)勢明顯可見,當然,因為指數和法的結果與所用指標的數量和所占權重的確定有關,所以如何選取適宜當地農業(yè)生產的指標因子和統(tǒng)計權重,是我們后期進一步要做的工作,通過這樣的一個工作,使土壤肥力的評價工作更加合理和完善,為農業(yè)生產提供更好的指導作用。
參考文獻
[1]趙蕾,張東亞,孫守文,等.南疆地區(qū)蘋果園土壤肥力營養(yǎng)狀況分析[J].中國農學通報,2014,30(13):279-283.
[2]湯建東.耕作改制對土壤肥力的影響[J].土壤與環(huán)境,2000,9(3):257-260.
[3]張磊,張曉煌,亢艷莉.等.土壤肥力對釀酒葡萄品質的影響[J].江西農業(yè)大學學報,2008(30):226-229.
[4]駱佰勝,鐘繼洪,陳俊堅.土壤肥力數值化評價研究[J].土壤,2004,36(1):104-106.
[5]駱東奇,白潔,謝德體,等.論土壤肥力評價指標和方法[J].土壤與環(huán)境,2002,11(2):202-205.
[6] 王占哲,陳淵.組合施肥技術對黑土土壤肥力影響的研究[J].土壤與環(huán)境,2002,11(3):283-285.
[7]劉廷,何昆,萬輝,等.四川涼山沿途土壤肥力綜合評價[J].江西農業(yè)學報,2011,26(6):101-104.
[8]鮑士旦.土壤農化分析[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0.
(責編:張長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