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曉科
摘 要:該文簡述了2011年5月10日溫縣人工影響天氣(簡稱人影)增雨作業的情況,分析了人影作業所取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以供參考。
關鍵詞:人工影響天氣;作業情況;作業效果
中圖分類號 P48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7731(2015)05-146-02
近年來,人工影響天氣作業規模不斷擴大,作業科學水平不斷提高,越來越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但對作業效果和效益的認可、評定,存在不確定性。本文試對2011年5月10日溫縣人工影響天氣辦公室實施人工影響天氣增雨作業過程進行分析,探討人影作業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1 作業準備情況
(1)2011年5月6日,焦作市人影辦通知:根據最新氣象資料分析,5月8~10日,焦作市將有1次降雨天氣過程。請各縣(市)人影辦積極做好人工增雨作業各項準備工作,加強與市人影辦溝通聯系,抓住有利時機積極組織實施人工增雨作業。
(2)溫縣氣象局接到通知后,立即組織人影作業人員對人影作業裝備進行全面檢查,確保了作業裝備良好狀態。并按規定做好作業前的公示等工作。
(3)密切監測天氣演變情況,人影增雨作業人員隨時處于待命狀態。
2 科學作業,確保作業效果
2.1 天氣形勢 5月8日8:00,700hPa我區處在西南氣流中,平涼到西昌有一低槽,短期內低槽東移影響我區,9日受切變線影響,降水加強;5月6~8日均預報9日前后有降水過程,其中5月8日17:00,溫縣氣象臺預報9~10日全縣陰天有小-中雨天氣過程,具備作業條件,我局人影增雨作業人員處于臨戰狀態。
2.2 云層演變情況 6日20:00,密卷云;7日8:00,透光高積云;8日8:00,蔽光高積云;9日8:00,蔽光高層云,20:00,蔽光層積云。云層逐漸加厚,增雨作業條件具備。
2.3 風向風速變化情況 5月9日21:00,E 0.3m/s;23:00,E 4.9m/s;5月10日0:00,ESE 1.7m/s;2:00,SSW 0.6m/s;
3:00,SW 1.7m/s;4:00,W 2.1m/s;5:00,WSW 2.7m/s;6:00,SSW 0.4m/s;8:00,SW 2.1m/s.21:00~10日4:00時風向呈順時針變化,4:00~8:00風向呈逆時針變化。23:00風速最大,2:00風速最小,此后逐漸增大。
2.4 作業時機 據監測,10日2:00~3:00全縣有小雨,但從3:00開始降水減緩,風向轉為SW,風速加大,暖濕氣流增強,此時增雨作業最為有利,立即申請空域,實施增雨作業。
2.5 作業情況 3:22′~3:27′(空域時間3:21′~3:40′)在呂村作業點用QF-1火箭架發射6發火箭彈,方位220°,仰角65°,作業時嚴格按照操作規程,確保安全作業,作業取得圓滿成功。
3 增雨作業效果
3.1 覆蓋面積 根據風向及風速測算,此次增雨作業影響到鄉鎮分別為祥云鎮、岳村鄉、南張羌鄉、北冷鄉、趙堡鎮和武德鎮東部等,面積達180km2。
3.2 增加降水量概算 將作業影響到鄉鎮與未影響到的鄉鎮10日3:00~8:00降雨量進行對比(見表1),祥云鎮、氣象局、岳村鄉、趙堡鎮和武德鎮降雨量分別為14.8mm、14.2mm、15.1mm、13.6mm、12.6mm,降雨量平均為14.06mm;番田鎮、招賢鄉和劉謝生態園降雨量分別為7.7mm、9.8mm、8.1mm,降雨量平均為8.53mm.增加雨量5.53mm,較作業未影響區增加65%,取得明顯的作業效果。
3.3 催化劑影響時間 通過對作業影響區鄉鎮各時段降水分析,催化劑對云層的作用持續2h40min左右,地面降水明顯加大的時間出現在作業后15min,作業區下游相繼延后。
3.4 麥田增加水量 根據2011年《溫縣統計年鑒》計算作業影響區麥田11 211hm2,增加水量93.00萬m3。按每hm2麥田澆1遍水600m2,需人工、電費等投入300元計算,節約資金46.50萬元。
3.5 小麥增產情況 據調查,此次增雨作業覆蓋范圍的小麥增產10%~20%,即每hm2增加小麥750~1 500kg(即每667m2增加50~100kg)。參考每年氣象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占河南省GDP的3%~5%,推算此次增雨作業對小麥增產貢獻4%,即每hm2小麥增加45kg。每1kg小麥2元計算,增加收入100.90萬元。
3.6 投入產出比 增雨作業使用火箭彈等費用1.2萬元,取得收益147.40萬元,投入產出比為123∶1。
4 結論
(1)通過對人影作業影響區降水分析,得出催化劑對云層的作用持續2h40min左右。
(2)通過對人影作業影響區降水與小麥產量形成分析,得出此次人影作業投入產出比為123∶1.
參考文獻
[1]溫縣統計局.溫縣統計年鑒[M].溫縣氣象局,2011.
[2]中國氣象局科技發展司.人工影響天氣崗位培訓教材[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7.
[3]中國氣象局.中國災害性天氣氣候圖集(1961-2006年)[M].北京:氣象出版社.2008. (責編:徐煥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