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
近日,省政府出臺改善大氣環境質量方案,劃定秸稈禁燒區。同時,省政府規定,根據環境衛星遙感監測結果、督查巡查情況和舉報核查情況,對轄區內或禁燒區內沒有出現火點的地方政府予以獎勵,對禁燒區內出現火點的地方政府追責。
省政府提出,哈爾濱市、綏化市、省農墾總局轄區全域為禁燒區;其他市(地)、縣(市、區)禁燒區范圍:城鎮建設區(包括縣城)周圍10公里;機場周圍15公里;糧庫、油庫等倉庫周圍1公里;沿高速公路兩側各5公里,鐵路兩側各2公里,國道、省道公路干線兩側各1公里;旅游景區、自然保護區、文物保護區、林地和重要通信、電力設施周圍1公里等。
黑龍江省將采取四項措施推進秸稈禁燒工作。一是開展宣傳教育。通過政府公告、廣播報紙、手機短信、電視網絡、巨幅標語等方式,進行全方位、立體式宣傳,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使廣大群眾深刻認識秸稈焚燒的危害,增強環保意識,養成文明習慣。充分發動群眾監督、舉報野外焚燒秸稈行為。二是實施秸稈綜合利用。針對本地區農作物種類,科學組織秸稈還田工作,各類收獲機械應配備使用秸稈粉碎或打捆相關設備。縣級以上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原料生產基地要全面實行秸稈還田或綜合利用。要因地制宜,鼓勵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原料化、燃料化綜合利用。三是抓好地頭勸導。在禁燒區內落實定責任、定人員、定區域、定崗位、定時間、定要求的責任包干制,做到“不燒一把火,不冒一處煙”。組織人員深入農戶、田間地頭,實行駐守、巡查和值班制度。建立以鄉(鎮)、村(屯)為單元的網格化管理責任體系,切實將監管責任落到具體單位和個人。四是嚴格依法行政。各地要組織人員對重點區域、重點部位、重點場所進行重兵把守、重點巡查、重點監控。發現苗頭快速處置,對焚燒秸稈的行為要及時進行勸阻、制止,對于勸導不理、制止不聽者,要依照相關規定進行嚴肅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