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竹珍
(晉寧縣第二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 云南 晉寧 650605)
針灸配合六合治療儀及拔罐治療肩周炎24例臨床觀察
劉竹珍
(晉寧縣第二人民醫(yī)院中醫(yī)科云南晉寧650605)
摘要目的:觀察針灸配合六合治療儀治療加拔罐治療肩周炎的療效。方法:將69例肩周炎的患者隨機分為3組,研究組24例(針灸配合六合治療儀治療加拔罐治療),對照1組23例(針灸配合六合治療儀治療),對照2組22例(針灸加拔罐治療)。結果:研究組和對照1組比較有明顯差異性(P<0.05),研究組和對照2組比較有顯著差異(P<0.01)。結論:針灸配合配合六合治療儀治療加拔罐治療肩周炎治愈率達到96%,可以顯著治療肩周炎,減輕病人的病痛,有較好療效。
關鍵詞針灸;六合治療儀;拔罐;肩周炎;
肩周炎是指肩關節(jié)囊和關節(jié)周圍軟組織損傷、退變而引起的一種慢性無菌性炎癥,以肩關節(jié)部疼痛、運動功能障礙和肌肉萎縮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的疾病。又稱五十肩、"肩凝癥"、"凍結肩", 女性稍高于男性,以單側多見。筆者經(jīng)過長期觀察,針灸配合六合治療儀治療加拔罐治療肩周炎取得比較好的療效,現(xiàn)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69例患者均為我科近3年(2010年4月13日至2013年5月16日)的中醫(yī)門診患者,按就診時間分為研究組、對照1組和對照2組:研究組24例,男性11例,女性13例;對照1組23例,男12例,女性11例;對照2組22例,男性12例,女性12例。年齡最大的80歲,最小的35歲;平均年齡47歲,平均病程11天。3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程等方面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具有可比性。
1.2 診斷標準 以單側或雙側肩關節(jié)酸重疼痛、運動障礙、日輕夜重為特征的病癥,初起時,單側或雙側局部痛、日輕夜重、患肢上舉、外展、后伸等動作均受限,局部畏寒怕冷,勞累及遇冷后,癥狀加重;若遷延日久,肩關節(jié)功能障礙愈重,患部肌肉可見萎縮現(xiàn)象。
1.3 治療方法
1.3.1 研究組患者采取針灸治療加六合治療儀治療加拔罐治療:針灸治療取穴:寒盛型主穴取:肩前,肩貞,肩井,阿是穴、合谷、配穴取肝俞、膈俞。濕盛型主穴取:阿是穴、肩貞,臂臑、曲池;配穴取脾俞、胃俞、三陰交、足三里。風熱型主穴取臂臑、手三里,曲池,配穴取大椎、風池,商陽、膈俞。針灸方法:常規(guī)消毒,針刺得氣后留針25 min,留針期間每5 min行針1次,寒勝型與濕勝型用平補平瀉法,針后灸之;風熱型用瀉法,針后不加灸。六合治療儀治療(湖南六合醫(yī)療保健用品公司 LK-D智能型):將一組印滿藥水(中藥藥酒)紗布的2個貼片電極分別貼敷在患側肩關節(jié)的2個壓痛點處,選擇處方2(主要治療急性疼痛或慢性軟組織疼痛性疾病)。該處方有6種波形,自動循環(huán)治療,可以達到通經(jīng)絡、鎮(zhèn)痛、解除粘連、加快血液循環(huán)的功效,每次25或30min。拔罐治療:針灸治療及六合治療儀治療結束后:將火罐在肩關節(jié)壓痛點處施以拔罐治療,外傷的可用三棱針刺絡后再拔罐,拔罐時間為:10~15 min。
1.3.2 對照組1:患者采取針灸治療加六合治療儀治療,治療方法與研究組一樣。
1.3.3 對照組2:患者采取針灸治療加拔罐治療,治療方法與研究組一樣。
以上治療均為每天1次,7天為1個療程,連續(xù)治療2個療程。
1.4 療效標準
治愈:肩部疼痛完全消失,肩關節(jié)功能基本恢復甚至已完全恢復;好轉:肩部疼痛基本減輕,活動功能明顯改善,已不影響生活質(zhì)量;未愈:癥狀無改善。
2.治療結果
研究組患者治療后:治愈18例,好轉5例,未愈1例;對照組1:治愈7例,好轉9例,未愈7例;對照組2:治愈2例,好轉11例,未愈9例;研究組患者治療后的愈顯率達到95%,對照組1的愈顯率達到72%,對照組2的愈顯率達到65%。
3.討論
肩關節(jié)功能活動障礙的最主要原因是肩關節(jié)囊與鄰近組織的粘連造成的。上肢運動和關節(jié)活動的牽拉會導致肩關節(jié)周圍的軟組織勞損(因人體功能活動中最靈活且活動范圍最大的關節(jié)是肩關節(jié)),從而變性,使其肌腱,韌帶和關節(jié)囊等軟組織發(fā)生局部急、慢性水腫,繼而導致肩關節(jié)粘連并攣縮,從而出現(xiàn)不同程度的功能運動障礙和疼痛[1]。
六合治療儀以推拿、電療、熱敷等方法,增強新陳代謝,促進人體局部血液循環(huán),從而起到活血化瘀、鎮(zhèn)痛消水腫,舒經(jīng)通絡的功能。六合治療儀是利用現(xiàn)代理療生理效應為治療機制的,根據(jù)十二經(jīng)絡理論為指導的治療儀。
針灸治療可以消除炎性水腫,解除關節(jié)的粘連,促進變性、攣縮組織的修復,疏通經(jīng)脈、加進血液循環(huán),進而恢復肩關節(jié)的正常活動功能。拔火罐治療可以驅(qū)風,活血、化瘀,舒絡止痛[2]。
本研究表明,對肩周炎患者進行針灸、六合治療儀治療及拔罐治療的總有效率為95%,明顯高于對照組1治療的總有效率72%,對照組2治療的總有效率65%。由此可知,針灸、六合治療儀治療及拔罐治療肩周炎的有顯著療效。
綜上所述,針灸配合六合治療儀治療及拔罐治療肩周炎的療效比較顯著,能緩減患者的病痛,解除患者的憂慮,值得臨床推廣應用[3]。
在本病的診斷和治療中還必須注意三點:
(1)在治療前要攝片檢查肩關節(jié),以排除骨、關節(jié)本身的病變;
(2)如果是因為骨折而繼發(fā)的肩周炎,必須等骨折完全愈合后才能配合六合治療儀治療[4];
(3)在治療的同時要根據(jù)患者的病情,讓患者配合肩部的自我功能鍛煉[5]。
參考文獻
[1]楊長森. 針灸治療學[M]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85年:93頁.
[2]屈建峰.針灸治療肩周炎隨機對照文獻質(zhì)量評價研究.北京:中國中醫(yī)科學院針灸研究所,2010.
[3]王啟才.針灸治療學[M].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03.
[4]楊兆民.刺法灸法學[M].高教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1996年:56頁.
[5]武春發(fā).骨傷科診治軌范[M]北京: 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
【中圖分類號】R245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3-003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