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潔 楊 琳 王 坤 薛 勇
(1.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勘察總院,河南 鄭州 450000;2河南省有色金屬地質礦產局第三地質大隊,河南 鄭州 450000;3.中原油田分公司勘探開發研究院,河南 鄭州 450000;4.化工部鄭州地質工程勘察院,河南 鄭州 450000)
東秦嶺是我國重要的鉬資源成礦帶,也是世界上重要的鉬礦帶之一,結合相關學者的研究成果,東秦嶺鉬礦帶形成于燕山期,它是中生代華北與揚子兩大板塊碰撞對接的產物,是典型的華北型早前寒武紀結晶基底和遠古代以來蓋層的雙層結構。近些年在東秦嶺發現的鉬礦帶,進一步證實了我國秦嶺地帶的鉬礦資源,從當前對東秦嶺鉬礦帶的勘查,發現其與早期發現的黃龍鋪碳酸巖脈型鉬礦床具有很多相似之處,但是它們的地質特征以及礦床成因等還缺乏科學的論證,因此本文立足于對東秦嶺鉬礦地質特征的分析,闡述找礦前景。
本文主要通過對河南前范嶺鉬礦的分析,闡述東秦嶺鉬礦床的地質特征。前范嶺位于華北克拉通南緣,屬于東秦嶺地區,在地質構造上屬于秦嶺——大別山帶的一部分,該區域的地層主要包括寒武紀結晶基底和遠古蓋層?;字饕憩F為新太古界花崗——綠巖和鐵銅構組。而該區域的蓋層雖然與華北克拉通在晚期斷層有分割,但是其內部是相連的,整體看該區域屬于華北型,但是由于長期受秦嶺板塊的碰撞,其構造發生變形,并且出現向南逐漸發育低綠片巖相變質作用[1]。
目前在東秦嶺鉬礦帶發現了多處的鉬礦床,而且這些鉬礦床的資源比較豐富,其中大部分鉬礦位于洛南——欒川斷裂帶以北的華北地區南緣區域,但是這些年北秦嶺地區也發現了大規模的鉬礦帶,本文研究的前范嶺鉬礦就位于河南省嵩縣境內。
前范嶺鉬礦位于嵩縣盆地南側,屬于東秦嶺地區熊耳山和外放山結合部位,該區域的地層主要是遠古古界熊耳群和新生界沉淀物,目前在該區域已經發現了12處(截止到2012年)鉬礦床,由此可見該區域已經具有了良好的找礦前景[2]。
前范嶺鉬礦區主要發現3條石英脈礦床資源?,F狀勘查發現,這3條石英鉬礦的地理位置各不相同,其礦脈的厚度也不同,但是變化差距并不大,一般為10~300mm的差距。為了更加形象地說明這三條鉬礦床的分布將三條鉬礦床分別取名為P1、P2、P3。PI 礦脈主要位于前范嶺與王嶺之間,它的主要部分屬于隱伏體,礦脈的厚度為2~3m,其中最厚的部分要達到10m 左右,脈體的走向主要是近南北向,傾角為110度。該礦脈主要是輝鉬礦,存在于石英脈中,少量產于石英脈周圍的濁變巖中;P2的脈體主要存在于露出地表1200m 左右,其主要位于前范嶺山脊西側,它的脈體厚度大小不等,其中厚度偏差約為2~5m,其走向主要是北西-近南北方向,傾角為23 度左右;P3脈體位于前范嶺礦區的南部,脈體高于地表50m,大部分脈體屬于隱伏體,脈體的走向主要是近南北,傾角為25度左右。
前范嶺鉬礦的礦物結構含有大量的輝鉬礦、黃鐵礦、石英以及重晶石,輝鉬礦主要呈現細粒-他形結構,具有細脈狀、浸染狀構造。石英則是粗粒-細粒他形結構。重晶石則是半自形-他形粒狀結構,團狀產于石英脈中。除此之外還有少量的方解石、方鉛礦以及微量的鉀長石等??傮w來看,前范嶺鉬礦床礦石的結構主要有自形-半自形-他形粒狀結構、壓碎結構、包裹結構以及交代殘余結構等[3]。
前范嶺鉬礦成礦過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一是黃鐵礦-重晶石-石英階段,該階段主要形成含黃鐵礦、重晶礦以及石英礦。該階段的石英顆粒比較大,其主要是因為遭受后期構造應力的作用而導致內部形成大量的裂縫;第二個階段是輝鉬礦-石英階段,該階段是主成礦階段,主要是黃鐵礦和輝鉬礦為主,黃鐵礦度以團塊狀產出,晶體相對比較差;第三階段是石英-方解石階段,此階段屬于成礦晚期,規模比較小,而且不含輝鉬礦[4]。
前范嶺位于華北板塊南緣和秦嶺造山帶,屬于東秦嶺范疇,一直處于斷裂的活動區域,這種地質構造有利于富鉬花崗巖巖漿的形成與鉬礦資源產生,前范嶺鉬床成礦的主要因素是華北與揚子兩個板塊相互碰撞對接進而擠壓造成局部的剪切與伸展,導致含硫物體沿空礦斷裂向上運動,形成沉淀礦。
通過對野外勘查樣品的同位素檢測,發現前范嶺鉬礦床主要形成于中生代,具體時代為233.3±3.3Ma。
經過系列的調查研究,前范嶺鉬礦屬于典型的石英脈型鉬礦床,具有良好的成礦因素[5]。
4.1 除前范嶺鉬礦之外,嵩縣境內已探明多處脈型鉬礦床(點),野外調查發現,這些脈型鉬礦床彼此間距離較近,具有相似的礦化特征,根據已獲得的資料,推測它們很可能形成于同一時期(三疊紀)相同動力學背景之下。同時它們也構成了熊耳山與外方山之間的嵩縣脈型鉬礦田,顯示出良好的成礦潛力及重要的研究價值。
4.2 該區隱爆角礫巖體很發育,鉬礦床主要產于隱爆角礫巖體內,與區域上一些同類型的鉬、金礦有著相似的成礦地質環境和礦床特征,如祁雨溝、店房爆破角礫巖型金礦床、雷門溝斑巖型鉬礦床等,其形成與淺成酸性侵入體的隱蔽爆發有關,具備了形成大型以上鉬礦床的成礦地質條件。
[1]白鳳軍,肖榮閣.嵩縣鉀長石英脈型鉬礦地質特征及成礦預測[J].中國鉬業,2009,02:19-23,32.
[2]陳化凱,殷建武,吳新志.河南省嵩縣大石門溝鉬礦床地質特征及找礦前景[J].礦產與地質,2010,28:140-142.
[3]高陽.豫西嵩縣前范嶺石英脈型鉬礦床地質地球化學與成因研究[D].中國地質大學,2011.
[4]陳衍景.秦嶺印支期構造背景、巖漿活動及成礦作用[J].中國地質,2010(4):854-865.
[5]肖中軍,孫衛志.河南省盧氏夜長坪鉬鎢礦床成礦條件及找礦遠景分析[J].地質調查與研究,2007(2):141-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