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丹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藥械科 黑龍江 齊齊哈爾 161000)
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心房顫動的療效觀察
楊丹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第一醫院藥械科黑龍江齊齊哈爾161000)
摘要目的:探討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心房顫動的臨床療效。方法:選擇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壓合并心房顫動的患者120例,隨機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采用坎地沙坦進行治療,觀察組采用氨氯地平進行治療,觀察兩組的臨床療效。結果:長期服用胺碘酮和未長期服用胺碘酮的患者在治療前后的復發率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患者在治療后左心房內徑和射血分數均得到了改善,與治療前的差異經統計學分析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治療后對比經統計學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氨氯地平和坎地沙坦都可以減少高血壓合并心房顫動患者的房顫次數,降低左心房內徑,升高射血分數,兩者的治療效果無明顯差異。
關鍵詞氨氯地平;高血壓;心房顫動
心房顫動屬于常見的心律失常,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的患者出現合并心房顫動的概率較高,且容易發生一系列的并發癥,給患者帶來了嚴重的生命威脅。在目前的臨床治療中,通常采用ARB類藥物,雖然這類藥物能夠逆轉心房的重構減少心房顫動的發生,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患者都使用ARB類藥物。我院使用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心房顫動時取得了較好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取了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我院接受高血壓合并心房顫動的患者120例。隨機把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每組各60例。對照組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2例,年齡在46~71歲之間,平均年齡56歲;觀察組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20例,年齡在49~68歲之間,平均年齡57歲。兩組患者在年齡、性別、病情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者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在抗心律失常方面,兩組患者均使用胺碘酮,房顫癥狀明顯或不能自行終止時采用藥物復律,緊急情況下可采用電復律。在對照組的治療中,采取基礎治療措施,患者停用ACEI類藥物,口服坎地沙坦4~16mg/d,單一藥物不能達標時聯合使用除CCB類的降壓藥物;在觀察組的治療中,同樣采取常規的基礎治療,患者停用ACEI類藥物,口服氨氯地平2.5~10mg/d,單一藥物能達標時聯合使用除ARB類的藥物。
1.3 觀察指標
對兩組患者均隨訪一年,在隨訪中觀察患者的房顫發作情況,同時對比治療前后的左心房內徑和射血分數情況。
1.4 統計學處理

2.結果
2.1 兩組中長期使用胺碘酮患者的房顫復發情況
在治療期間,觀察組中有28例長期服用胺碘酮,對照組中有30例長期服用胺碘酮。觀察組中有15發作,占53.5%;對照組中有16例發作,占53.3%。兩組經過統計學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2.2 兩組中為長期使用胺碘酮患者的房顫復發情況
在觀察組中,有32例患者未服用胺碘酮,在治療前的6個月期間在治療的前6個月,平均發作次數為8.51次;在治療的7~12個月中,平均發作次數為6.98次。在對照組中,有30例患者為服用胺碘酮,在治療的前6個月中,平均發作次數為8.35次;在治療的7~12個月中,平均發作次數為6.84次。經統計學分析,治療前6個月,P<0.05,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對比治療的7~12個月的發作次數,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3 治療前后兩組患者的左心房內徑和射血分數的改善情況
在觀察組的60例中,治療前,左心房內徑(mm)為40.65±3.01,射血分數(%)為50.41±4.89;治療后,左心房內徑(mm)為37.11±2.54,射血分數(%)為48.23±4.22。在對照組的60例中,治療前,左心房內徑(mm)為40.93±3.29,射血分數(%)為50.78±5.03;治療后,左心房內徑(mm)為37.32±2.41,射血分數(%)48.57±4.26。經對比兩組在治療前后的左心房內徑和射血分數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經統計學分析,兩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房顫在臨床上沒有最佳的治療方案,因此治療的持續時間一般較長。高血壓病是誘發心房顫動的重要病因之一,在發病早期患者的左心房容量與壓力增大,導致了心房肌發生纖維化,并且心房的收縮功能減退,心電活動異常,因此,高血壓病患者更容易發生心房顫動。目前的臨床研究以經證明ARB類藥物能夠減少心房的發作次數,通過阻斷心房的重構,從而達到降低左心房壓力和改善心功能的目的[1]。
在臨床的治療中發現,并非所用的患者均適用ARB類降壓藥物,在治療中對部分患者適用了氨氯地平。對比觀察組和治療組的左心房內徑、射血分數,可以發現,兩組患者的左心房內徑和射血分數均得到了改善[2]。觀察組和對照組的治療經統計學對比分析,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
綜上,氨氯地平在治療高雪艷合并心房顫動時與坎地沙坦的治療效果沒有明顯的差異,兩者均可以減少房顫的發作次數,降低左心房的內徑,升高射血分數[3]。
參考文獻
[1]楊順,周淑筠,陳洪生. 心房顫動98例臨床分析[J]. 中國醫學創新. 2011(03)
[2]吳友良. 左旋氨氯地平治療高血壓合并陣發性心房顫動的臨床效果研究[J].西南國防醫藥,2014(07).
[3]馮巖.坎地沙坦的抗高血壓及對左室肥厚的逆轉作用[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1(03).
【中圖分類號】R544.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14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