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雪慧 俞繡芹 王麗
(新疆獨山子石化礦區服務事業部職工醫院 新疆 克拉瑪依 833600)
重癥監護病房10例精神異常患者非計劃性拔管護理體會
戴雪慧俞繡芹王麗
(新疆獨山子石化礦區服務事業部職工醫院新疆克拉瑪依833600)
摘要報導10例因精神異常導致非計劃性拔管病例,護理要點:加強心理護理、適當約束、抗精神異常藥物藥效觀察、提供安全舒適環境、提供全程生活護理。
關鍵詞精神異常;非計劃性拔管;
非計劃拔管是指不被期望的拔管,分患者自行拔管和醫療操作時誤拔管兩種形式。尤其在精神異常患者護理過程中,非計劃拔管發生率較高,嚴重者將氣管插管拔出,甚至可直接導致患者死亡。為了進一步探討非計劃拔管與各因素的相關性,對我院(二甲醫院)重癥監護病房2012年10名精神異常患者帶管(氣管切開、深靜脈置管、胃管、尿管)發生非計劃性拔管原因進行分析,總結預防此類病人非計劃拔管護理經驗,以加強對此類患者的護理管理。
1.對象與病史
對象:年齡54-77歲;女4例,男6例;外科術后7例,心肺復蘇術后3例;患者既往均無精神心理問題;累計拔除尿管拔出尿管2例,胃管8例,深靜脈置管2例。
2.護理措施:
2.1 加強心理疏導:加強護患溝通是減少非計劃拔管的重要因素,尤其是術后麻醉初醒,常會因環境封閉、遠離親人、交流困難、預后差、監護儀器眾多、頻繁報警、疼痛、限制其活動、全身被各種管路、導聯線束縛、醫護人員忙碌等原因也會發生精神異常,護理人員更應小心謹慎與其交流方式。
2.1.1 護理人員用真心誠意的態度,與病人傳遞溫暖的感覺。多用鼓勵性語言,告知其進行各種插管的目的和意義,消除緊張不安的心理,并提供寫字板、需求卡片等,與病人建立良好的溝通方式,提供人性化細節服務,使患者感受和要求得到滿足,使其順利渡過插管監護期。
2.1.2 尊重病人,認定其存在的價值。 與其家屬溝通后了解其社會角色(有退休前為當地事業單位科級領導、書法協會委員、檢察院院長)。針對此類信息,護理人員對其用尊稱(*科長,*檢察長等等),并盡量用商量的語氣與其交流,對病人特長(書法、廉潔、工作能力)給予很高評價,鼓勵病人用寫字板或需求卡片等與醫護溝通,對病人每一點進步大大表揚,使病人的社會角色認知度大大提高[1]。
2.1.3 對在我科住院期間出現躁動,幻覺等情況,請心理精神可會診后予利培酮1ml每日1次口服控制。每日責任護士評估病人服藥后效果,加強床旁監護,每次巡視病房與其交流,給予病人良性指導:床上進行雙上肢、雙下肢功能鍛煉,為其描述及早功鍛煉的好處,將注意力由個人轉移到活動中,建立平等、互信的關系。
2.2 適當約束肢體:不能作為保證導管不脫出的硬性措施。
2.2.1 如強制手捆綁于床邊,而患者神志清醒,由于肢體的束縛會進一步加重患者的緊張焦慮。作為重癥監護室護士應熟知插管患者的感受,慎重對待肢體約束,根據意識狀態判斷其配合程度,以盡可能減少患者的非計劃拔管。
2.2.2 必要時采取藥物治療:護理人員每晚對其服藥抗精神失常藥后效果評估,與此病人詳細講解約束的必要性,取得病人配合,對此病人在晚夜間予雙上肢約束。晚夜間加強巡視,對約束效果及時觀察,讓病人感到護理人員的關注,有安全感。
2.3 提供安全舒適環境
2.3.1 為此病人安排單間病房,病情允許情況下,采取舒適體位,避免與其他病人相互影響。
2.3.2 提供呼叫器,放置在病人觸手可及之處,教會病人使用,在病人需要時,及時趕至床旁協助。使病人有安全感。離開病人時告知病人,取得其配合。
2.3.3 如病人出現精神異常時,及時拉上床欄,專人陪護,預防意外拔管、摔傷情況發生。
2.3.4 將燈管調暗,監護儀的報警音量調小,工作人員交流聲音輕柔,避免不良刺激。
2.4 提供全程生活護理
2.4.1 護理人員應主動詢問病人需求,對各類生活需求及時滿足:大小便、鼻飼飲食、翻身等。
2.4.2 盡量為病人提供書報,收音機,增強其社會責任感。
2.4.3 根據其焦慮程度,允許其親人每日1-2次陪伴,減少其焦慮情緒。
3.小結
各類插管非計劃性拔管會嚴重影響患者的預后,加強帶管患者的綜合管理可預防此類事件的發生。ICU病人是一個特殊團體,入住重癥醫學科其他病人常會因環境封閉、遠離親人、交流困難、預后差等原因也會發生精神異常,此類病人護理難度大,不能僅靠強制約束達到預防脫管目的。應高度關注插管患者的感受,加強溝通,對患者的煩躁給予科學對待,人性化關愛,理性對待約束與煩躁患者的相互關系,重視心理護理,對重癥監護病房護士實行規范化培訓,建立完善的工作程序,保證人力資源的合理應用有利進一步減少非計劃拔管的發生。
參考文獻
[1]南兆旭 總策劃. 現代護理實務全書第四卷 海天出版社
【中圖分類號】R246.6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2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