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政敏
(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 貴州 畢節 551700)
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40例效果觀察與護理
楊政敏
(畢節市第一人民醫院貴州畢節551700)
摘要目的:觀察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的效果和護理方法。方法:選取2013年9月到2015年3月到我院就診的40例糖尿病患者,均采用胰島素泵治療,同時予以護理,觀察患者的治療和護理效果。結果:經治療后,2d后達到血糖控制目標14例,3-5d后達到25例,6d后達到1例;平均住院時間為(10.62±1.51)d;不良反應總發生率為12.50%(5/40),處理后均消失;低血糖發生率為5.00%(2/40)。結論:采用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并予以良好的護理,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關鍵詞糖尿病;胰島素泵;護理
糖尿病(DN)是臨床上一種比較常見的疾病,多發于中老年人群。近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我國老齡化現象日益嚴重,再加上人們生活方式的巨大改變,糖尿病的發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趨勢[1],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構成嚴重的威脅。我院對糖尿病患者采用胰島素泵治療,并予以相應的護理,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9月到2015年3月到我院就診的40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29例,女11例;年齡29-75歲,平均年齡為(56.37±10.51)歲;Ⅰ型21例,Ⅱ型19例;病程2-27年,平均(13.62±5.62)年。
1.2 診斷標準
參照《內科學》中制定的關于糖尿病的診斷標準:①存在多尿、多食等臨床癥狀,同時臨床檢查結果難以明確體重下降;②空腹血漿葡萄糖≥7.0mmol/L,或任意時間的葡萄糖≥11.1mmol/L;或餐后2h血糖濃度≥11.1mmol/L;③存在以上兩條診斷,同時重復測量1次,結果顯示相同。
1.3 方法
1.3.1 治療方法
將短效胰島素諾和銳(廠家:丹麥諾和諾德公司;批準文號:國藥準字4J0002121)置于胰島素泵內,經皮下埋置針頭,對患者行24h持續輸注,根據患者的實際情況,對胰島素劑量進行調節。
1.3.2 護理方法
(1)心理護理。患者入院時,且體內血糖比較高,在治療過程中,對胰島素泵的了解較少,極易產生緊張、恐懼、焦慮等不良情緒。因此,需要積極、主動地加強與患者的溝通,耐心告知胰島素泵治療的相關知識,同時介紹以往成功治療案例,樹立患者的自信心。
(2)上胰島素泵的護理。①穿刺前的護理。按照"三查八對"原則核對患者信息,同時調好基礎量,將相關物品置于病床旁,便于操作。選擇穿刺部位,對其進行常規消毒處理,用左手將皮膚固定好,同時右手持針,采用垂直進針,固定枕頭并將引導針拔出,在此基礎上追加0.5U胰島素將軟管充盈,行置泵。②告知注意事項。護理人員告知患者及其家屬相關注意事項,包括低血糖的反應及其預防措施;不可自行按泵上的相關鍵;在每日三餐和睡覺前、次日3時、7時對患者的血糖情況進行測量;洗澡時通知護士將泵分開;如果不小心使泵受到碰撞、跌倒等,均要立即告知護理人員;在治療期間,患者盡可能不要私自外出。③置泵后的護理。護理人員要定期巡視病房,并且檢測患者的血糖情況,觀察并詢問患者的臨床癥狀,看其是否發生低血糖反應;查看穿刺部位,檢查其是否發生過敏、紅腫、化膿等不良事件;定期檢查泵的運行情況,同時查看其剩余量和基礎量,避免出現藥液走空的情況;結合患者的血糖水平和主訴,對基礎量進行調整;對于穿刺部位和輸注管道,需每間隔3-5d更換一次。④撤泵時的護理。在撤泵前,跟患者做好溝通工作,先將薄膜輕輕撕開,然后快速將軟管拔出,觀察患者穿刺部位的皮膚,當其處于正常情況時,采用活力碘棉球對針眼處進行消毒。
1.4 觀察指標
觀察患者達到血糖控制目標的時間、平均住院時間、不良反應的發生情況、低血糖的發生情況。
2.結果
本組40例患者中,達到血糖控制目標的時間如下:2d后達到14例,3-5d后達到25例,6d后達到1例;平均住院時間為(10.62±1.51)d;不良反應:惡心嘔吐2例,頭暈頭痛3例,總發生率為12.50%(5/40),經處理后均消失;僅有2例出現低血糖,發生率為5.00%。
3.討論
糖尿病屬于一種代謝性疾病,以高血糖為基本特征,其臨床表現主要為疲乏無力、多食、多尿、多飲等,大大降低患者的生存質量,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予以治療。
從糖尿病的發病機制來看,主要是由于胰島素絕對缺乏,或者是胰島β細胞功能缺陷[2]。因此,在糖尿病患者的臨床治療中,胰島素是一種最為常用的藥物。據研究顯示,人體胰腺平均每間隔8-13min就會分娩一次胰島素[3]。因此,在糖尿病患者中應用胰島素泵予以治療,泵模擬胰腺工作,采用24h持續輸注方式。此外,在輸入方式上,采用短效胰島素,與中效和長效相比,其預見性更好,且吸收變異小,大大改善患者的HbAcl水平,有利于降低低血糖的發生率。在本文研究中,僅2例發生低血糖,提示胰島素泵治療效果良好。
此外,據研究顯示,在疾病的臨床治療中,除了采取有效的治療方案外,臨床護理工作也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本文研究中,患者在治療中予以心理護理,減輕、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緒,同時做好穿刺前、置泵后、撤泵時三個階段的護理工作。經治療和護理后,患者均在2-6d達到血糖控制目標,平均住院時間為(10.62±1.51)d;惡心嘔吐2例,頭暈頭痛3例,但經處理后均消失,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綜上所述,在糖尿病患者中采用胰島素泵治療,并予以良好的護理措施,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參考文獻
[1]任素芳.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的觀察與護理[J].醫學信息(上旬刊),2010,23(12):4658-4659.
[2]彭家華,陳倩.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100例的觀察與護理[J].中國誤診學雜志,2011,11(24):6005.
[3]曹葉青,劉方園,張曉紅. 胰島素泵治療糖尿病的觀察與護理[J].內蒙古中醫藥,2011,13(23):127-128.
【中圖分類號】R587.1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2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