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紅 丁元吉
(河北省第七人民醫院手麻科 河北 定州 073000)
潔凈手術室院內感染控制措施探討
王紅丁元吉
(河北省第七人民醫院手麻科河北定州073000)
摘要目的:探討潔凈手術室的院內感染控制措施。方法:選取300名于2012年 1月 -2013年 1月于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觀察組,實施感染控制措施;選取300名于2010年 1月 2011年1 月在我院接受手術治療的患者作為對照組,實施普通感染控制措施。觀察兩組手術患者的院內感染發生率。結果:觀察組患者較對照組患者的院內感染控制率明顯降低(P<0.05)。結論:全程控制可有效降低層流手術室醫院感染發生率。
關鍵詞潔凈手術室; 院內感染 ; 控制
手術室是醫院感染的高發區,據相關報道,手術室污染導致的患者術后感染比例已占總感染發生率的27%[1]。為控制醫院內感染發生率,我科從2012年 1月 -2013年 1月采用一系列預防及控制感染的措施,從人員、設備兩個主要方面加強對潔凈手術室重點環節實施感染控制管理,使我院層流手術室的院內感染發生率明顯降低,取得較好的效果。現報告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隨機抽取 2012年 1月 -2013年 1月于我院手術治療的 300例患者作為觀察組,男 148例,女152 例,年齡28-67 (36.5±9.3) 歲; 其中泌尿外科 76 例,普外64例,產科62例,婦科36 例,骨科35 例,腦科 15例,胸外科 12例。隨機抽取 2010年 1月 2011年1 月300 例患者作為對照組,男 140例,女160例,年齡 28-67( 37.4±9.8) 歲; 其中泌尿外科74 例,普外69 例,產科64 例,骨科41 例,婦科26 例,腦科16 例,胸外科 10例。兩組患者性別、年齡等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
1.2 院內感染控制方法
1.2.1 加強手術室的環境管理。
做到手術室布局合理、分區明確,嚴格分離潔污流線,符合工作流程和潔污分開的原則。設有無菌手術間、污染手術間。設立手術患者通道、污物通道、手術室工作人員通道。加強手術室控塵管理。對不同的手術區分對待,做好消毒隔離工作[2]。一般感染手術,術畢用1:100"84" 消毒劑擦拭房間物體表面及地面,層流機繼續運轉30分鐘。特殊感染,術后除進行嚴格消毒外,空氣和物體表面細菌培養合格后才能繼續使用。
1.2.3 加強手術室人員管理。
手術室人員本身是一個重要的污染源,據報道潔凈手術室中塵埃80%來源于人。手術室空氣環境潔凈度不合格,平均菌落數過高是引起手術室院內感染的重要因素,這與接送病人與更換物品次數多,手術人員出入頻繁等導致的空氣中浮游塵埃細菌過多有關[3]。參加手術的人員必須嚴格遵守消毒滅菌制度和無菌技術操作規程,非手術人員不得進入手術室,嚴格限制參觀人員,與術者保持在30 厘米以上距離,據統計,醫院有30%的感染是由醫護人員的手引起[4]。因此嚴格按手衛生操作規范清洗雙手,依照刷手流程刷洗雙手,每季度定期對醫務人員的手進行微生物學監測。
1.3 效果監測與評價指標。①醫院感染科每周一次對手術間的空氣做細菌培養,監測消毒滅菌效果。與實施感染控制措施前空氣質量進行比較。標準:百級手術間無細菌生長為合格,萬進行細菌培養級手術間細菌總數≤5cfu/m2,為合格。②每周一次對手術室手術人員的手進行細菌培養,比較開展前后的手衛生合格率。標準:手細菌培養細菌總數≤5cfu/m2,為合格。③對觀察組與對照組的院內感染發生率進行對比。
1.4 統計處理 采用 SPSS15.0統計軟件做數據分析。以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實施感染控制后與常規感染控制時培養手術人員手及手術間空氣合格率顯示:實施感染控制后手術人員手合格率(98.5%)及空氣培養合格率(96.5%)明顯優于常規感染控制時的結果(85.5%)和(83.5%),兩者具有顯著性差異(P≤0.05)。觀察組手術患者院內感染發生率(7/300,2.33%)明顯優于對照組(,16/300,5.33%),兩者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層流潔凈技術的使用,為外科手術提供了大潔凈環境,使其手術后感染率明顯降低。潔凈手術室控制感染的管理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對每一個環節都要引起充分重視,控制手術室空氣質量、提高醫護人員手衛生合格率,是預防院內感染的重要途徑[5]。
制定出切實有效的手術室管理制度及措施,強化管理、全員參與, 同時抓好硬件建設和軟件的管理,全面提高醫護人員醫院感染的整體意識,對提高手術室護理水平、控制醫院感染有舉足輕重的作用。但要保證潔凈手術室的潔凈度始終達標,管理者及手術室同仁還需要共同努力[6],按潔凈手術室的標準嚴格把關,降低各種影響因素,充分發揮潔凈手術室的優勢作用。
通過監督,促使各級人員嚴格執行各項規章制度,真正有效地減少醫院感染的途徑,使手術室的醫院感染控制與管理工作步入科學管理的軌道。強化手術室各個環節的合理化、科學化控制與管理,使手術感染率下降到最低,有效的控制院內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涂瑾. 手術室感染的原因分析與管理對策[J]. 醫藥前沿, 2012, 02,(13): 292-293.
[2]呂艷萍, 張明媚.手術室護理危險因素分析及管理對策[J]. 求醫問藥(學術版), 2012, 10(7): 443-444.
[3]羅洪英. 淺談急診手術的感染因素及管理對策[J]. 醫學信息(上旬刊), 2011, 24(12): 654-655.
[4]梅小敏等,醫院手術室院內感染因素分析[J]. 中國公共衛生管理2014,30, 261-262
[5]陳英華 手術室院內感染控制應用效果分析.齊魯護理雜志 2014,19,(2)123-124
[6]衛春景,基層醫院手術室感染管理對策[J]臨床合理用藥雜志,2010,3(23)145
【中圖分類號】R612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27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