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平 杜福霞
(龍口市中醫醫院 山東 煙臺 265701)
肛腸科換藥室醫院感染的控制與管理
李平平杜福霞
(龍口市中醫醫院山東煙臺265701)
摘要肛腸科換藥室是肛腸科所有換藥患者的聚集地,肛腸科病種復雜, 換藥室也是各種細菌易污染之處,一旦管理不當,能導致交叉感染, 成為院內感染的高發區,為了控制院內感染,科室制定了切實有效的預防和管理措施,并落實到位,取得了較為滿意的效果。
關鍵詞醫院感染;換藥室;管理
換藥是肛腸外科常用的一項基本操作,而管理是換藥室工作中的一項重要內容。肛腸科換藥量每年29000余人次。如果不注意換藥室內的感染管理,容易造成環境污染并導致院內交叉感染的發生。
1.醫院內感染的各種危險因素
1.1 環境污染是導致醫院內感染的重要因素
1.1.1 空氣污染
污染的空氣是疾病傳播的主要媒介。多種病原體能在室內存活較長的時間,溶血性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致病性弧菌和沙門氏菌等均可在室內存活15天以上。肛門周圍膿腫、肛瘺主要是大腸桿菌引起,故換藥室是各種致病菌集中處,各種致病微生物附著于微細的塵埃中,隨空氣傳播,可使在這種環境換藥的病人受到感染而發病,使用空調也造成空氣流動性差,病人更易吸入致病性微生物。
1.1.2 環境污染
換藥室內清掃衛生用具和污物桶消毒不徹底,也易導致污染。醫務人員的鞋底接觸被污染的地面;清潔用具,如抹布、拖把等處理不當都可引起污染,故肛腸科換藥室的安全與衛生管理納入質量管理有必要性。
1.2 病人因素
①患者本身有基礎疾病如糖尿病;②使用免疫抑制或細胞性藥物;③不合理使用抗生素;④年老體弱、免疫缺陷等易感者都是醫院感染的高危人群。
1.3 醫護因素
在實施換藥操作過程中,無菌操作方法、護士的手、醫療廢物處理不當、醫療用具消毒都是導致醫院感染的重要途徑。①操作中不戴口罩、帽子;醫務人員換藥時不戴口罩講話,造成患者飛沫感染;②為病人縫合傷口前,未進行清創或清創不徹底,導致傷口感染,影響傷口愈合;③不遵守無菌技術操作原則,換藥法時兩鑷混用,污染敷料清理不及時,污染空氣;④醫務人員換藥操作前后未洗手,接觸病人傷口內的血液、膿液、滲出液及分泌物,造成感染;⑤物品管理不規范,無菌物品超過有效期,消毒液濃度及器械浸泡時間不足。
2.控制換藥室感染對策
2.1 布局合理
換藥室要求:①應該濕溫度適宜,寬敞明亮,房間的墻面、地面、天花板便于清潔及消毒;②換藥室內清潔區、感染區、污染區劃分合理,無菌傷口和感染傷口分別有單獨的換藥時間和換藥操作間;③換藥室內有完善的消毒和衛生設施,如洗手,消毒毛巾,手消毒液,器械洗刷、污水排放設施。④防護和監控換藥室環境,每個換藥室都安裝了空氣消毒裝置,根據分區和換藥時間的不同要求設定空氣消毒機消毒時間,處理壞死性筋膜炎或肛周膿腫后即刻空氣消毒1次。每月空氣培養1次,根據空氣培養的結果調整空氣消毒和換藥時間。空氣消毒每次2小時,每天2次。1年來,每月換藥室空氣培養檢測結果均<3 cfu/cm2,符合醫院感染管理要求。⑤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浸泡的專用拖把拖地,每天2次;換藥室每天通風2次;物體表面用含有效氯500 mg/L的專用抹布擦拭,每天2次;換藥室操作臺面、工作人員的手、消毒液等由醫院感染科每月進行1次微生物學采樣監測。物體表面細菌菌落數≤10 cfu/cm2,工作人員手細菌培養菌落數≤10 cfu/cm2為合格。
2.2 重管理、抓落實
科室制定各項規章制度及操作流程,制定質量標準,如消毒滅菌制度、清潔衛生制度、消毒滅菌效果監測制度、隔離制度、無菌操作制度、感染管理制度等,明確職責,院感護士、護士長對換藥室的操作制度、護理質量落實情況加強監督,并嚴格執行,使各項工作制度化、規范化。有肛門傷口處理流程和傷口處理前后衛生洗手流程,督促檢查。正確使用抗生素,感染傷口進行藥敏試驗,細菌培養;嚴格執行消毒隔離制度及無菌操作技術以切斷傳播途徑。
2.3 加強醫院感染知識培訓
護士是醫院感染預防和控制的主力[1],針對護士普遍缺乏預防醫院內感染知識的現象,加強醫院感染管理知識培訓,科內多次召開全體人員會議,對員工進行醫院內感染知識培訓,要求所有人員均要掌握相關知識。有自我防護意識,正確執行各項無菌技術操作,醫護人員預防銳器傷,知曉防護知識,牢固樹立醫院感染防護意識。
2.4 完善風險環節管理
造成醫院感染的重要傳播途徑之一是手污染。手衛生是控制醫院感染的重要方法。手衛生的是要求在為病人進行各項操作前后嚴格執行"六步洗手法",使用洗手液或肥皂及流動水洗手,在接觸2例病人之間使用快速手消毒劑或無水洗手液。使用快速手消毒劑僅需10 s~20 s就能達到清潔收的目的,且快速手消毒劑比肥皂對皮膚的刺激性小,醫務人員在交談和行走時就可完成。
2.5 加強無菌物品的管理
(1)換藥室是對病人的外傷創面、手術切口等進行換藥處置的場所,物品是保證有效應對突發事件和換藥順利進行的關鍵。物品準備是保障患者安全和提高工作效率的前提,第一將換藥室的物品進行分類。(2)將分類后的物品分門別類進行放置。對物品的數量和種類列出表格,規定各種物品放置的位置和基數。(3)持物鉗干式保存,嚴格遵守無菌容器啟用時間,每4小時更換一次。如遇到污染必須隨時更換。無菌紗布罐開啟24 小時失效。
按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正確處理一次性醫療用品及醫療廢物:依照醫療廢物管理條例,結合肛腸科工作實際對產生的醫療廢物進行規范處理,醫療廢物的正確處理能有效地控制病原菌的擴散,切斷疾病傳播途徑。醫療垃圾、生活垃圾分開管理,醫用垃圾用黃色塑料袋包裝,正確黏貼封口標識,由專人、專門路線運送到指定地點。
2.6 健康教育
手術后病人和家屬最關心的就是傷口愈合情況,因此,向病人和家屬進行換藥的健康指導也是非常必要。(1)傷口要保持清潔干燥。如有出血后敷料脫落等,則應及時更換。(2)交代換藥時間、拆線具體時間。(3)心理護理。
3.討論
肛腸科換藥室的醫院感染管理,看似簡單,但要在日常診療工作中嚴格落實到位,需要全科醫務人員的共同參與和科主任、護士長、院感小組成員及醫院感染管理科的嚴格管理。醫院感染管理溶合于我們日常工作的每一個環節,不要因小而不為。醫務人員在病人多時會忽略手衛生,或沒有按要求使用換藥室,抗菌藥物的合理使用,只有每個醫務人員充分認識到醫院感染管理的必要性和重要性,自覺遵守醫院感染管理的法規、法律和各項規章制度,自覺履行崗位職責,才能保證醫院感染管理質量,通過每位員工的共同努力,有效預防和控制醫院感染的發生。
參考文獻
[1]蔣琪霞,李曉華,袁青,等.門診傷口處理中的風險管理對策與效果[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8,25(2):5658.
【中圖分類號】R197.38
【文獻標識碼】B
【文章編號】1009-6019(2015)15-028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