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2015年第二期)
第二節 日記學的涵義
日記學,顧名思義就是對日記進行專門研究的學問。日記學做為一門相對獨立的新興學科,早在20世紀80年代就提出建立并得到學術界承認。日記作為人類的一項文化活動,有著悠久的歷史。日記學是以日記為本體的學問。日記學是研究日記寫作基礎理論、日記寫作的規律和方法的學科。該學科以日記寫作實踐為基礎,以研究日記理論為導向,探討日記寫作的一般規律和特殊規律。它是日記寫作實踐的總結、概括和理論的升華、屬于人文社會科學范疇。但它又與自然科學、思維科學、管理科學、文獻學科等多種學科緊密相關,是多種學科相互交叉的邊緣學科,所涉及的學科知識十分廣泛。我們應當看到,日記學作為學科的構建,既是意識形態,又是精神產品,它是精神文明和科學文化知識的一個組成部分。我們認為如同其他精神產品一樣,“日記學”在人類精神文明建設和科學文化知識的進步與繁榮的歷程中,同樣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能夠在許多方面發揮巨大作用。我們還認為,日記學的這個理論框架建立起來之后,不僅能夠指導日記寫作實踐,推動日記寫作理論研究及日記編輯出版事業向前發展,而且能夠促進其他各門學科的發展,促進整個國家的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日記學”是通向日記寶庫的門徑,也是打開日記寶庫的鑰匙。
第三節 日記學的研究內容
各門學科都有它自己獨立的研究內容與方法,日記學不可能替代它們,日記學也有它獨特的研究內容和方法。日記學研究的內容應包括:日記的定義與起源、名稱的由來、日記的歷史現狀與未來的發展趨勢、日記的功能與價值、日記的特征、格式與分類、各種形態與寫法、日記寫作中常見的問題、日記的使用收藏與傳播、日記檢索、日記與文學以及與其他學科的關系、名人日記名篇鑒賞、中小學日記教學與日記教育、日記與素質教育、日記在文獻產生中的地位與作用、紙質日記與網絡日記比較、日記對青少年成長的影響、在我國高校增設日記學專業(包括日記學方面的研究生)的探討等等。
日記學研究的內容,我們可以把它歸納概括為:理論研究、應用研究和歷史研究三個方面。在各個部分的研究雖有不同的側重面,但又是相互聯系的、相互促進的。實踐是理論概括的基礎,脫離豐富多樣的日記寫作實踐而奢談理論必然是空論,對日記寫作沒有實際指導意義。應用研究又要以科學的理論為指導,否則就會變成零碎的辦事細則,缺乏普通指導意義。歷史研究既可以為應用研究提供歷史經驗,又有助于理論研究者對日記行為進行歷時性的考察,探其發展規律。
對日記研究者來說,研究的內容往往有不同的側重點,從而形成不同的方向,他們的成果也就體現出不同的研究類型。如陳左高編著的《中國日記史略》(上海翻譯公司出版),側重于日記史的研究;程韶榮寫的《中國日記研究百年》和樂秀良、程韶榮合寫的《建立中國日記學的初步構想》(《全國第三屆日記與日記文學論壇論文集》),側重于日記的基礎理論的研究;金木、旭麟編著的《怎么才能寫好日記》(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出版)、吳志平編著的《與青少年日記朋友談日記》(氣象出版社出版),程韶榮編著的《程老師教你寫日記》(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出版),杭世金編著的《日記百題解答》(希望出版社出版,獲山西省第九屆優秀圖書獎)側重于日記的應用研究。當然,以上只是大體的區分,側重某一方面,不等于排斥其它方面,相反,研究者總是以理論、應用、歷史的結合為追求目標。我們學習日記學,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一些書籍來認真閱讀,博采眾長,擴大知識面,并加深對某些問題的理解。
誠然,我們也要清醒地看到建立中國日記學畢竟是件新生事物,有它獨特的生命力。要讓日記真正成為一門學問,構建成日記學新興的科學體系,進行深入系統的理論研究,從目前看來,尚屬起步階段,各方面要做的工作還很多。由普及日記理念,提倡日記寫作,促進日記研究,進而構建成當代中國日記學新興學科體系,推動日記文學事業的進一步繁榮與發展,可謂任重而道遠。但是,我們回顧過去,審視現在,展望未來,信心還是百倍的。這是因為目前全國的日記寫作、中小學日記教學、日記教育、日記科研課題的深入研究與實驗、多次日記論壇會的召開、日記新書籍的陸續出版與評價,均處于歷史上的最佳時期。只要全國的“日記人”在吹響社會主義文化大繁榮大發展的時代號角的今天,緊密團結起來,以日記為紐帶,同心協力,集思廣益,緊緊圍繞日記學這一新興學科體系,把相關的日記研討深入持久地開展下去。我們有理由深信它會取得輝煌的業績,進而加快構建中國日記學這一新興學科體系的步伐!
第四節 日記學的研究方法
在明確日記學的構建,掌握了日記學的含義,了解了日記學的研究內容之后,我們還必須了解和掌握日記學的研究方法,以便利用這些方法去開展日記學的研究,正確地指導日記寫作工作的實踐。科學方法是達到科學研究的必備手段,學習和研究日記學,也只有采取科學的、正確的方法,才能達到既定的目標。沒有科學的、正確的方法,學習和研究日記學就會多走彎路,難以達到預期的目的。
第一, 要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結合的方法。理論和實踐相統一是馬克思主義一貫倡導的一項基本原則,也是學習和研究日記學的基本方法。目前在我國,把日記學作為一門獨立的新興學科來研究,還剛剛起步。又由于日記寫作具有實踐性強的特點,要使日記學研究始終沿著正確的方向來開展,達到政治性、理論性、科學性、系統性和實用性的統一,就必須堅持理論聯系實際的原則,堅持理論和實踐相統一的原則。在學習、研究理論和開展日記寫作工作的實踐時,我們應該運用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則和基本觀點來分析研究日記學寫作工作的實際問題。以此來指導正確地開展日記寫作工作。我們寫文稿和論著,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再接再厲,開拓進取,對日記寫作工作提出的新問題,要作出科學的回答,以揭示日記寫作工作的規律性,促進日記學的建設。
第二,要運用歸納分析的方法。歸納是由個別事實推出一般結論的間接推理形式,從特殊到一般就是運用歸納分析的方法進行思維。日記學具有綜合性強的邊緣學科的特點,而日記寫作工作的門類繁多,實踐豐富,沒有合理的歸納和深入的分析,就不可能對大量的日記寫作工作實踐中的問題和所涉的材料進行去粗取精、去偽存真的整理。歸納法是一切科學研究都普遍采用的基礎科學方法,利用這一方法開展日記學的研究,是一條行之有效的途徑。在學習和研究日記學的過程中,只有掌握了歸納分析的方法并應用于日記寫作的實踐,才能揭示日記寫作工作發展的規律,真正建立起科學的日記學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