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意,原載于《南都周刊》)
面對從“被質疑”到“被模仿”的局勢,劉輝自信地表示“窩趣”是難以復制的,因為它不僅是一所公寓,更是一種全新的享樂生活方式。熟悉劉輝的人都知道,他骨子里總是躥躍著不安分的基因,愛折騰。

2000年初,在武大就讀國貿和法律雙學位的他就開始“折騰”他的第一項創業,并獲得了數十萬元的投資,但因切入市場太早需求不足而失敗。2006年,擔任上海第一家7天店長的他,通過挨戶地拜訪企業客戶、商業會所,將當時在華東知名度幾乎為零的7天“折騰”得天天滿堂紅。而他自己,10年時間,從一名店長“折騰”成鉑濤集團中端酒店副總裁。
然而,他不安分的基因并未就此停歇。2014年,已近不惑之年的他在風口轉變之際,決定對公寓行業來一場大變革——用一種全新的生活方式與租房體驗來顛覆傳統公寓行業的格局。最終,他帶領團隊精心打造出了“窩趣”來為新享樂主義注腳。
“年輕人來到大都市闖蕩,不是為了過這種被閹割的生活,他們應該有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的權利。”在遭遇了黑中介,經歷了糟糕的租房體驗后,劉輝決定大刀闊斧地對公寓行業進行一次顛覆,讓年輕人們實現“詩意的棲居”。

不同于一般公寓先做產品后建品牌的做法,擁有鉑濤創新基因的“窩趣”為了精準把控用戶的痛點,踐行“品牌先導”策略,即先從圈定客群,研究消費者著手,進行品牌定位,再從客群需求與定位出發來開發設計產品。
最終,“窩趣”圈定了都市里的白領精英人群,他們追求生活品質和生活樂趣。劉輝提出了公寓2.0概念——集舒適生活品質與輕松社交環境于一體的輕社區。但輕社區的概念一開始并沒有得到一致認同。
為此,窩趣團隊前后針對目標客群做了6次調研。初期的調研數據顯示:消費者對大堂公共設施、床墊沙發這些細節并沒有很重視。建設大堂不僅犧牲了面積,還導致了可租房間數與利潤率的減少,而且,大堂的裝修運營以及社區文化建設,也將是一筆不菲的支出。“‘窩趣’要滿足的不僅是住房者的表層‘需要’,更是他們的內在‘需求’,”劉輝說,“窩趣”不只是一所公寓,而是一種新享樂生活方式的開始。于是,這些與舒適性和趣味性直接相關的配置,成為了研發設計的核心。
劉輝的野心在于,“窩趣”提供的絕不只是一所公寓,更是一種“我·享·趣”的新興價值主張。而這一主張,正是來源于“窩趣”多次調研后對客戶群的精準把控與素描。
“窩趣”的客戶群體是都市中崇尚“新享樂主義”的80、90后們,新享樂的生活方式里,“享”代表著享受更好的生活品質,以及活在當下的灑脫態度;“樂”代表著拒絕枯燥和無聊的生活態度,對生活樂趣的渴望。
新享樂主義的踐行者們,他們推翻了過往一切框架禁錮,崇尚遵循內心的聲音。他們敢于解構權威,偏好輕奢有格調的生活方式。他們認同自然快樂,更主張應該享樂生活。他們用挑剔的眼光審度著一切,以契合自我作為唯一的篩選尺度,他們不愿辜負生活,因而珍惜當下,他們更關注內心的體驗,因而有情懷的產品才更能打動他們。
“而‘窩趣’正是新享樂生活方式的演繹,在這里你總能遇到你意料之外的人和事。”劉輝說,“生活本不該將就和無趣。在“窩趣”,每一個‘窩友’個性化的訴求將得到滿足,舒適的窩讓生活富有質感,豐富的趣讓人再也不會為閑暇時光發愁,隨時能與來自各行各業的精英們分享趣味。”
從這些維度出發,“窩趣”團隊設計出了“品味馬卡龍”“自由工業”與“格調北歐”等多種風格,并搭配Loft及榻榻米等時尚房型。

在“暖窩”的打造過程中,鉑濤的創新基因助力不少。鉑濤成熟的采購鏈讓“窩趣”在硬件設施的選取上駕輕就熟,除了2.5米的落地大窗外,還與雅蘭床墊、左右坐客沙發聯手,為住客提供高品質的五星級床墊和享趣沙發。“‘窩趣’的團隊一定都是處女座。”雅蘭床墊酒店項目管理總監Tina笑侃道。此次與“窩趣”的合作,歷時半年,前后打了7次樣,從規格到面料,幾乎每一個細節都經過多次修改。
“窩趣”輕社區的另一大亮點就是將最熱的“互聯網+”玩轉其中——不僅設置有無紙化簽約、線上付款、控制房門等智能化設施,更是大膽創新,推出了無人監管的全自助便利店等。
劉輝說,“這個社區不是屬于‘窩趣’的,而是‘窩友’們的。他們借助我們的平臺認識,相互分享,相互交換資源。一群對生活不將就、追求生活樂趣的人在一起‘享趣’。”
在提供極致的居住體驗的同時,“窩趣”的另一大發力點則是“充滿樂趣的社區文化”的打造。如何讓彼此陌生的年輕人能夠更快地融合互動起來,如何讓“窩趣”成為社區文化的締造平臺,如何讓每個個體都能體會到趣味的生活。為此,“窩趣”從線上到線下,從硬件配套到管理團隊建構,設置了一套完整的模式。
首先,在整個大堂的設計上,設置有影吧、書吧、餐吧、咖啡吧、桌球游戲區以及健身室等,讓它徹底成為一個趣味公共空間的平臺,成為“窩友”們趣味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其次,“窩趣”團隊中還成立了社區文化部,除了日常社區活動的組建,窩趣還通過與各地的各興趣圈達人合作,打造主題活動,以滿足租客對活動多樣性和深度性的需求。
“雖然新店尚未開業,準‘窩友’們卻已在線上互動起來,我們也組織了一些活動,讓碎片化的線上社交能通過O 2O落地化,盤活社群價值,”劉輝介紹道。8月2日,窩趣與廣州知名Ukulele達人“魚仔”合作,召集20多名準租客參加彈唱沙龍。“這樣的合作將興趣相投的年輕人聚在一起,更深入地了解一項有趣的事物,這是非常棒的體驗,”魚仔說。
“窩趣”不僅顛覆了租房市場的傳統模式,更是回歸了“人主導住”的邏輯,然而,劉輝的不安分遠不止于此,他在努力輸出一套生活方式的同時,更是開創性地將鉑濤加盟連鎖路子接軌至“窩趣”,為“窩趣”量身定制了一套加盟模式。
全新的短租公寓加盟模式使“窩趣”既有可快速復制的“輕”,又有品牌獨特性的“重”。這無疑給公寓行業帶來了不小的震動,這是對傳統公寓行業認知的一種挑戰,更是對公寓行業大局進行洗牌的野心。劉輝的這套主張由最初的被質疑,到當下的被模仿,他卻自信地表示:“‘窩趣’模式無疑是獨一無二的,即使在運作上可以被復制,但是在基因里,這種優勢始終是無法超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