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元
中藥內服外洗對距骨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
王志元
目的 分析中藥內服外洗對距骨骨折的臨床療效,為臨床醫學提供依據。方法 選取距骨骨折患者32例,依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n=21)和對照組(n=11),對照組患者采取單純手術治療,觀察組患者在此基礎上采取中藥內服外洗治療,比較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結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隨訪,平均隨訪時間(1.8±0.9)年,觀察組患者治療優良率(90.5%)顯著高于對照組(81.8%),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 中藥內服外洗在治療距骨骨折中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在臨床中值得推廣。
中藥內服;距骨骨折;手術治療
距骨骨折在臨床中比較少見,病因包括距骨后突骨折、距骨血液供應不良等,臨床表現為腫脹、不能站立、疼痛等,由于距骨結構比較特殊,一旦出現距骨骨折,若是治療不當,可能導致距骨壞死[1-3]。為分析中藥內服外洗對距骨骨折的臨床療效,本研究回顧性分析山東省禹城市中醫院收治的距骨骨折患者的臨床資料,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山東省禹城市中醫院2006年1月~2012年7月收治的距骨骨折患者32例,其中15例患者為單純性距骨頸骨折,10例患者為距骨體骨折伴移位,3例患者為距骨骨折伴內踝骨折移位,2例患者伴外踝骨折移位,2例患者伴內外踝骨折。19例患者為開放性骨折,13例患者為閉合骨折;21例患者為交通事故損傷,11例患者為跳躍扭傷,經過X線和CT診斷確定為距骨骨折,存在明顯的手術指標。依照治療方法的不同分為觀察組(n=21)和對照組(n=11),觀察組患者男15例,女6例,平均年齡(34.6±6.7)歲;對照組組患者男8例,女3例,平均年齡(35.7±7.4)歲。2組患者在年齡、性別以及病情上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對照組患者采用單純手術治療,術后常規采取功能性訓練。手術方法:患者取平臥位,麻醉常規后驅血,沿內踝下弧形切口,暴露內踝部位,注意盡量保留患者內踝骨膜及三角韌帶,沿著內踝方向用枚克氏針穿刺,形成截骨后復位標記,用骨刀在內踝部行截骨,盡量保存患者的大塊截骨,注意不可涉及脛骨下端。采用克氏針,進行松動、撬撥以及分離等操作,依照患者的具體情況選擇內固定的方式。若是患者關節面塌陷比較嚴重,在手術中盡可能保留關節面。盡可能清理干凈踝穴內小碎骨以及可能破壞軟骨面的關節碎骨,距骨復位后,沿著原形成的骨髓道采用克氏針做標記臨時固定內踝,再采用可吸收螺釘內固定。在手術后放置半膠管引流,依照患者的恢復情況在術后2d內拔出引流管,指導患者最功能性訓練。
觀察組患者在對照組患者治療的基礎上采取中藥內服外洗治療。術后6~8周的時間段中,定期拍X線片檢查患者的骨折愈合情況,若是患者骨折愈合情況不理想,繼續采用石膏固定3周。解除石膏后,采用影像學檢查患者的骨折愈合情況。在手術治療的基礎上采用中藥內服外洗治療,起到動靜結合、內外兼治的作用。在早期的治療中,術后前2周的時間內,患者的筋骨正在處于快速修復階段,因此在治療中,需要著重消瘀退腫,促進患者的氣血循環,采用紅花+桃仁+田七+三七+丹參+蘇木等熬制湯劑服用,在患者的功能訓練中主要是做一些舒縮運動。術后2周患者手術部位的腫脹情況已經基本消失,淤血已經消退,此階段是新骨重生的時期,因此需要著重去瘀生新,幫助患者做功能訓練,采用活血化瘀的湯劑治療,藥方為走馬胎+當歸+丹參+杜仲+九節風等,患者在中期傷口已經基本愈合,因此可以采用中藥熏洗治療,達到消腫止痛、疏松關節筋絡以及流通氣血的作用,熏洗藥方為艾葉+防風+五色花+檸檬桉葉+細辛等,每天2次。在后期,患者的骨折已經愈合,雖然已經去除掉外固定,但是筋骨不夠強健,患者還未完全恢復肢體功能,在治療中主要幫助患者強筋勁骨,繼續采用補氣血的要求,藥方為歸身+白芍+五指牛奶+千年健+丹參+威靈仙等,在外洗熏洗中仍然沿用中期熏洗藥方,每天2次。
1.3 觀察指標 比較分析2組患者的治療效果。患者術后治療效果評定采用Kenwright功能分類標準[4],患者距骨與踝關節的活動范圍達到90%以上,X線檢查正常,劇烈運行偶感不適為優,患者在劇烈活動偶感不適,活動范圍在50%~90%為良,患者活動范圍小于50%為差。患者的負面情緒評分采用VAS量表評定,分數越高患者的情緒越差。
1.4 統計學方法 對本組研究的數據采用SPSS14.0統計軟件進行分析。正態計量資料采用“x±s”表示,2 組正態計量數據的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例數(n)表示,計數資料組間率(%)的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所有患者得到隨訪,隨訪時間為6個月~3年,平均隨訪時間(1.8±0.9)年。對照組5例患者臨床治療為優,4例患者治療為良,2例患者治療差,優良率為81.8%;觀察組13例患者臨床治療為優,6例患者治療為良,2例患者治療差,優良率為90.5%,觀察組患者治療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患者未出現骨髓炎。對照組患者VAS評分為(7.85±1.06)分,觀察組患者VAS評分為(2.81±0.48)分,觀察組患者負面情緒評分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
距骨結構不規則,表面大部分被軟骨覆蓋,一旦出現骨折機會嚴重影響行走功能,容易造成缺血性壞死,因此距骨骨折需要盡早治療[5-6],減小組織缺血的時間。在當前的距骨骨折的手術治療中,內固定術有很大的優勢,充分利用了自身愈合的能力,降低血運的損傷[7-8]。在手術治療中,患者易出現骨折愈合不良、僵硬、創傷性關節炎等并發癥,采用中藥內服外洗能夠避免骨折塊的壞死。
本研究分析中藥內服外洗對距骨骨折的治療效果,與單純手術治療相對比,結果表明,觀察組患者治療優良率顯著高于對照組(P<0.05)。中藥內服外用治療中,早期的藥物主要起到活血化瘀的效果,避免骨折塊的壞死,中期中醫治療中采用活血化瘀通絡,能夠促進骨折的愈合,后期重要內服外洗主要起到補氣血、養肝腎的作用,促進骨小梁的重組。采用中藥內服外用治療距骨骨折有非常好的治療效果,在臨床中值得推廣。
[1] 高肖波,翁岳嵩,劉振東.中西醫結合治療距骨骨折37例[J].中醫正骨,2014,26(8):48-49,51.
[2] 馮昕.關于距骨骨折手術療效的影響因素分析[J].中外醫療,2012, 31(11):106.
[3] 韋新寧.空心加壓螺釘內固定與中藥內服外洗治療距骨頸骨折[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34):3804-3806.
[4] 甘小明.中藥內外合治配合手術內固定治療距骨骨折[J].中外醫學研究,2010,8(4):41-42.
[5] 陳勇喜,農新盛,黃超,等.后置中空加壓螺釘內固定術配合中藥燙療治療距骨骨折[J].廣西中醫學院學報,2012,15(3):25-27.
[6] 王強.按摩復位配合中藥熏洗與踝關節骨折切開復位內固定術治療踝關節骨折患者對比研究[J].時珍國醫國藥,2013,24(4):897-898.
[7] 付鵬程.可吸收螺釘內固定配合中藥治療距骨骨折的臨床療效分析[J].當代醫學,2013,19(23):147.
[8] 張龍君,張建軍,李英周,等.距骨骨折脫位的內固定加中藥熏洗治療[J].中國中西醫結合外科雜志,2012(6):627-628.
10.3969/j.issn.1009-4393.2015.7.107
山東 251200 山東省禹城市中醫院(王志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