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貴明 周意超
(1. 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江西 贛州341000;2. 江西省礦業工程重點實驗室,江西 贛州341000)
金是人類較早發現和利用的金屬,在工業和金融領域有其他金屬所無法替代的意義。銻最大的用途是與鉛、錫制作合金,以及制作鉛酸電池中的鉛銻合金板,銻鉛錫合金可用來提升焊接材料、子彈及軸承的性能,銻化合物是含氯及含溴阻燃劑的重要添加劑,銻在新興的微電子技術中也有著廣泛的用途。金和銻都是不可再生的寶貴資源,綜合價值高,但往往也比較難以分選[1-7]。因此對含銻金礦石的浮選分離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原生金銻礦石中的金常常以硫化礦包裹金和自然金的形態存在,銻主要以輝銻礦的形態存在,常見的伴生金屬礦物有黃鐵礦等[8-9]。
貴州某泥晶灰巖型含銻金礦石為塊狀構造,泥晶、微晶、細晶、中晶狀結構。礦石礦物成分較簡單,金屬礦物含量小于1%,主要為黃鐵礦、針鐵礦,金含量為6.04 g/t,顯微鏡下未發現自然金顆粒;非金屬礦物含量超過99%,以方解石為主,另有少量石英、有機質等。
礦石主要化學成分分析結果見表1,金物相分析結果見表2。

表1 礦石主要化學成分分析結果Table 1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analysis of the ore %

表2 礦石金物相分析結果Table 2 Gold phase analysis of the ore
從表1 可以看出,礦石中有回收價值的元素為金、銻,礦石中有機碳含量高達1.94%,將可能對浮選造成影響。
從表2 可以看出,礦石中的金主要賦存在硫化礦中,占總金的74.34%;游離金占總金的7.14%;硅酸鹽、碳酸鹽包裹金分別占11.96%和6.56%。理論上,浮選可回收的金占總金的81.48%,即硫化礦中金和游離金。
探索試驗表明,該礦石適宜采用金銻混浮工藝進行金銻回收,理想捕收劑為ZH -101、活化劑為硫酸銅、起泡劑為2#油、脈石礦物抑制劑為水玻璃。下面將對混合浮選工藝流程和藥劑制度進行詳細研究。
金銻混浮條件試驗流程見圖1。
2.1.1 磨礦細度試驗
磨礦細度試驗的混合粗選1 的水玻璃用量為800 g/t、硫酸銅為300 g/t、ZH -101 為480 g/t,粗選2 的硫酸銅、ZH -101 用量為粗選1 之半(下同),試驗結果見圖2。

圖1 條件試驗流程Fig.1 Conditioning tests flow-sheet

圖2 磨礦細度試驗結果Fig.2 Test results at different grinding fineness
從圖2 可以看出,隨著磨礦細度的提高,混合粗精礦金回收率上升、金品位下降。綜合考慮,確定磨礦細度為-0.074 mm 占71%。
2.1.2 硫酸銅總用量試驗
硫酸銅總用量試驗的磨礦細度為-0.074 mm 占71%,混合粗選1 的水玻璃用量為800 g/t、ZH -101為480 g/t,試驗結果見圖3。

圖3 硫酸銅用量試驗結果Fig.3 Test result on dosage of copper sulfate
從圖3 可以看出,隨著硫酸銅總用量的增加,混合粗精礦金品位和金回收率均先升后降。綜合考慮,確定混合粗選的硫酸銅總用量為300 g/t,即混合粗選1 的硫酸銅用量為200 g/t。
2.1.3 水玻璃用量試驗
水玻璃用量試驗的磨礦細度為-0.074 mm 占71%,混合粗選1 的硫酸銅用量為200 g/t、ZH -101為480 g/t,試驗結果見圖4。

圖4 水玻璃用量試驗結果Fig.4 Test result on dosage of sodium silicate
從圖4 可以看出,隨著水玻璃用量的增加,混合粗精礦金品位上升、金回收率下降。綜合考慮,確定混合粗選的水玻璃用量為900 g/t。
2.1.4 ZH-101 總用量試驗
ZH-101 總用量試驗的磨礦細度為-0.074 mm占71%,混合粗選1 的硫酸銅用量為200 g/t、水玻璃為900 g/t,試驗結果見圖5。

圖5 ZH-101 用量試驗結果Fig.5 Test result on dosage of ZH-101
從圖5 可以看出,隨著ZH -101 總用量的增加,混合粗精礦金品位下降、金回收率上升。綜合考慮,確定混合粗選的ZH -101 總用量為720 g/t,即混合粗選1 用量為480 g/t。
探索試驗表明,按照能收早收的原則,采用粗磨后優先提取部分合格精礦、再磨后再選流程較連續磨選流程可以獲得更好的選礦指標。因此,對1 粗2 掃尾礦進行了再磨再選試驗,試驗流程見圖6,試驗結果見圖7。
從圖7 可以看出,隨著再磨細度的提高,混合粗精礦2 金回收率上升、金品位下降。綜合考慮,確定再磨細度為-0.074 mm 占92.70%。
在條件試驗及開路試驗基礎上進行了閉路試驗,試驗流程見圖8,試驗結果見表3,尾礦金物相分析結果見表4。

圖6 再磨細度試驗流程Fig.6 Flowsheet of regrinding fineness test

圖7 再磨細度試驗結果Fig.7 Results of regrinding fineness test
從表3 可以看出,采用圖8 所示的流程處理該礦石,可取得金品位為47.60 g/t、銻品位為9.81%、金回收率為76.68%、銻回收率為85.22%的金銻混合精礦。
從表4 可以看出,浮選尾礦金品位雖然高達1.56 g/t,但硫化物包裹金和游離金含量很低,僅占總金的9.29%,絕大部分為硅酸鹽和碳酸鹽包裹金,因此可認為浮選工藝對金銻回收效果較理想。至于尾礦中金的再回收和金銻分離將另文介紹。
(1)貴州某泥晶灰巖型含銻金礦石為塊狀構造,泥晶、微晶、細晶、中晶狀結構。礦石礦物成分較簡單,金屬礦物主要為黃鐵礦、針鐵礦,含量小于1%,非金屬礦物以方解石為主,另有少量石英、有機質等;金含量為6.04 g/t,顯微鏡下未見自然金粒,74.34%的金賦存在硫化礦中,游離金僅占總金的7.14%;硅酸鹽、碳酸鹽包裹金分別占11.96%和6.56%;銻主要以輝銻礦的形式存在。因此,浮選理論金回收率為81.48%。

圖8 閉路試驗流程Fig.8 Flowsheet of closed-circuit test

表3 閉路試驗結果Table 3 Results of closed-circuit test

表4 尾礦金物相分析結果Table 4 Gold phase composition in the tailing
(2)在一段磨礦細度為-0.074 mm 占71%的情況下1 粗2 掃混浮、1 粗2 掃尾礦再磨細度為-0.074 mm 占92.7%的情況下1 粗2 掃、兩粗精礦合并后3次精選、中礦順序返回流程處理,最終獲得了金品位為47.60 g/t、銻品位為9.81%、金回收率為76.68%、銻回收率為85.22%的金銻混合精礦。
(3)尾礦中的金主要賦存在硅酸鹽和碳酸鹽礦物中,難以用浮選工藝回收。尾礦中金的回收及金銻分離工藝研究將另文介紹。
[1] 朱一民,周 菁.某地銻礦礦物性質及浮選研究[J]. 中國礦山工程,2010(4):13-15.
Zhu Yimin,Zhou Jing. Study on mineral properties and flotation technology of some antimony ore[J].China Mine Engineering,2010(4):13-15.
[2] 梁澤來,閻鐵石,孔 杰. 某含砷、銻及有機碳難處理金礦石浮選工藝改造生產實踐[J].黃金,2009(5):40-42.
Liang Zelai,Yan Tieshi,Kong Jie. Reformation of floatation technique for refractory gold ore containing arsenic,antimon and organic carbon[J].Gold,2009(5):40-42.
[3] 徐 彪,王鵬程,謝建宏.西藏某含高砷銻金礦石浮選回收銻金試驗研究[J].黃金,2011(4):39-42.
Xu Biao,Wang Pengcheng,Xie Jianhong. Experimental flotation studies on antimony-gold ores containing high-arsenic in Tibet[J].Gold,2011(4):39-42.
[4] 劉 威.湖南某金銻礦浮選試驗研究[J]. 湖南有色金屬,2010(3):17-19.
Liu Wei. Study on some Hunan gold-antimony ore flotation experiment[J].Hunan Nonferrous Metals,2010(3):17-19.
[5] 余世磊,王毓華,王進明,等. 新疆某黃鐵礦型低品位金礦石浮選試驗[J].金屬礦山,2013(5):78-81.
Yu Shilei,Wang Yuhua,Wang Jinming,et al.Flotation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a low-grade pyrite gold in Xinjiang[J]. Metal Mine,2013(5):78-81.
[6] 丘曉斌,溫建康,武 彪,等. 高硫高粘土含砷含碳卡林型金精礦生物預氧化研究[J].稀有金屬,2013,37(5):783-790.
Qiu Xiaobin,Wen Jiankang,Wu Biao,et al. Biooxidation pretreatment of high sulfur high clay carlin-type gold concentrates containing arsenic and carbon[J]. Chinese Journal of Rare Metals,2013,37(5):783-790.
[7] 王偉之,韓苗苗.某氧化型金礦石氰化浸出試驗[J].金屬礦山,2013(1):80-82.
Wang Weizhi,Han Miaomiao.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cyanide leaching of an oxidized gold ore[J].Metal Mine,2013(1):80-82.
[8] 楊 林,張錦仙,簡 勝,等. 國外某金銻礦選礦試驗研究[J].礦冶工程,2013(3):79-82.
Yang Lin,Zhang Jinxian,Jian Sheng,et al.Experiment study on beneficiation of gold-antimony ore from abroad[J]. 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2013(3):79-82.
[9] 杜淑華,駱振福,潘邦龍,等. 富砷銻金礦石浮選分離試驗研究[J].礦冶工程,2011(1):36-38.
Du Shuhua,Luo Zhenfu,Pan Banglong,et al.Flotation beneficiation of a high arsenic-bearing and gold-containing antimony ore[J].Mining and Metallurgical Engineering,2011(1):36-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