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學期開始啦,你為自己準備好了文具用品嗎?鉛筆,絕對是你文具盒中的“靈魂人物”吧,不過,你對鉛筆有多少了解呢?鉛筆里真的含有鉛嗎?小小的鉛筆看似普通,可有著很深厚的背景呢,一起跟隨鉛筆大人來一趟時空之旅吧!
1564年,生活在英格蘭的人們發現了一種黑色的礦物,就是現在的石墨。人們發現石墨能在紙上留下痕跡,而且還比鉛塊的痕跡黑很多。于是,人們給它起名叫“黑鉛”。后來,聰明的人們將石墨切成小條兒,插進鉆好的小木棍中,就成了今天鉛筆的雛(chú)形。
鉛筆在歐洲各國大受歡迎。1761年,一位德國化學家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鉛筆工廠。這時的鉛筆芯已經是石墨、硫磺(liú huáng)等多種物質混合而成的,書寫起來更加順滑、清晰。這時候,世界上能生產鉛筆的,只有英國和德國。
18世紀時,法國皇帝
拿破侖命令本國的化學家,
發明屬于自己國家的鉛筆。于是,這位聰明的化學家,就地取材,運用本國的石墨和黏(nián)土,按照不同的比例混合,燒制出了不同硬度的鉛筆。在當時,這些鉛筆堪稱鉛筆界的大明星呢!
清朝末年,德國鉛筆進入中國,很快就取代了很多人手中的毛筆。日本鉛筆和美國鉛筆也相繼進入中國市場。國人只能高價購買外國鉛筆,我們卻不能生產自己的鉛筆。1935年,一位年輕人幾經周折,終于創辦了中國第一家全能型鉛筆廠,年輕人的名字叫做吳羹梅。這家工廠生產的就是至今仍承載著幾代人記憶的“中華鉛筆”。
現在我們使用的鉛筆上都標有H、HB等字樣。
這是按照鉛筆芯中石墨和黏土的比例不同,將鉛筆的硬度和顏色深
淺區分開。看看下面的對照圖,你用過標有哪種字樣的鉛筆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