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麗敏+++劉勇+++胡振峰++++王永強+++劉軍霞+++李敬
[摘要] 目的 研究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漿APC水平對DN病情發(fā)生發(fā)展的影響。 方法 選取健康體檢者35例作為對照組,2012年1月—2014年1月該院住院治療的糖尿病患者50例作為病例組,采用ELJSA法檢測血漿APC水平和尿微量白蛋白濃度,計算24 h尿微量白蛋白含量及UAER。 結(jié)果 病例組患者肌酐、糖化血紅蛋白、ALP、MAU和UAER明顯升高,而APC水平顯著降低;正常白蛋白尿組患者血漿APC水平無明顯變化,微量白蛋白尿組明顯降低,而臨床蛋白尿組患者則極顯著降低。 結(jié)論 APC水平降低與糖尿病腎病病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
[關(guān)鍵詞] 糖尿病腎病;血漿APC;ELISA法
[中圖分類號] R587.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4-0742(2014)12(c)-0028-02
糖尿病腎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是糖尿病終末期全身微血管病性合并癥之一,發(fā)病較隱匿,初期無明顯異常,一旦出現(xiàn)明顯的臨床癥狀時,腎臟不可逆轉(zhuǎn)的損害就已經(jīng)形成了[1-2]。目前糖尿病腎病治療主要依賴腹膜透析和血液透析,高額的醫(yī)療費給患者家庭和社會帶來了沉重的經(jīng)濟負擔[3]。血漿活化蛋白C(APC)是一種內(nèi)源性抗凝蛋白,不僅有抗炎、抗凝的作用,還具有抗凋亡、抗氧化應(yīng)激等多種細胞保護作用[4]。研究表明,糖尿病患者的血漿APC生成水平顯著低于正常人[5]。該研究通過分析2012年1月—2014年1月不同尿微量蛋白排泄率(UAER)患者血漿APC水平,初步探討血漿APC對糖尿病腎病發(fā)生發(fā)展的影響,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1.1.1 病例組 選取在該院住院治療確診糖尿病患者50例。其中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40~74歲,平均年齡(61.7±10.5)歲。納入標準:(1)符合1999年世界衛(wèi)生組織(WHO)糖尿病診斷標準。(2)患者知情并同意研究,所有患者簽署知情同意書。(3)持續(xù)性微量白蛋白尿(UAER 30~300 mg/24 h),或持續(xù)尿蛋白>0.5 g/24 h。
1.1.2 對照組 選取同期在該院體檢中心體檢的健康體檢者35例。正常白蛋白尿組(9例):UAER<20 ug/min;微量白蛋白尿組(30例):200 ug/min 1.2 方法 1.2.1 一般資料收集 病例組在患者入院時采集患者病史,記錄性別、年齡、身高、體重、血壓、血糖、血常規(guī)等。 健康對照組分別記錄性別、年齡、BMI、血壓、空腹靜脈血糖、血脂(包括 TC、TG、LDL、HDL)、血肌酐。 1.2.2 血漿APC測定方法 取空腹靜脈血3~5 mL,加EDTA作抗凝劑,3 000 rpm/min 離心15 min,分離取上層血漿1 mL,-30℃保存,參考說明書檢測APC水平。 1.2.3 尿微量白蛋白測定方法 連續(xù)留取24 h尿液,加入2 mL甲苯防腐。取5 mL,3 000 rpm/min離心10 min,取上清液1 mL,-30℃保存,參考說明書檢測尿微量白蛋白水平。 1.3 統(tǒng)計方法 采用SPSS17.0軟件統(tǒng)計分析,計量資料用均數(shù)±標準差(x±s) 表示,相關(guān)性分析采用Spearman單因素相關(guān)分析及多元逐步回歸分析。檢驗水平為P<0.05。 2 結(jié)果 2.1 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對比 與對照組相比,病例組患者肌酐、糖化血紅蛋白、ALP、MAU和UAER明顯升高(P<0.01),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患者APC水平病例組顯著低于對照組(P<0.01),提示糖尿病腎病患者APC水平低于正常人水平。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一般臨床資料對比(x±s) 2.2 四組血漿APC及UAER比較 UAER檢測結(jié)果顯示,50例糖尿病患者中,正常白蛋白尿組9例,微量白蛋白尿組30例,臨床蛋白尿組有11例。結(jié)果顯示,正常白蛋白尿組患者血漿APC水平無明顯變化,微量白蛋白尿組明顯降低(P<0.01),而臨床蛋白尿組患者則極顯著降低(P<0.001)。見表2。 表2 四組血漿APC及UAER比較(x±s) 2.3 UAER與血漿APC水平的關(guān)系 經(jīng)單因素相關(guān)分析,血漿APC與UAER 顯著負相關(guān) (r= -0.711, P<0.001)。經(jīng)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漿APC是UAER的顯著相關(guān)因素 (β= -0.701,P<0.001)。見表3。 表3 血漿APC與UAER相關(guān)性分析 3 討論 APC是一種內(nèi)源性抗凝蛋白[6],Isermann等[7]人研究發(fā)現(xiàn)外源性APC能有效延緩糖尿病腎病病情的發(fā)展,推測是糖尿病腎病病情加重,APC水平下降。由此推論,體內(nèi)APC水平的降低,可加速腎臟功能的惡化,加速病情的發(fā)展。該研究中病例組患者肌酐、糖化血紅蛋白、ALP、 MAU和UAER明顯升高,APC水平顯著低于對照組,提示糖尿病腎病患者APC水平低于正常人水平。該研究從臨床角度分析APC與尿微量白蛋白之間的關(guān)系,結(jié)果顯示,正常白蛋白尿組患者血漿APC水平無明顯變化,微量白蛋白尿組明顯降低,而臨床蛋白尿組患者則極顯著降低,提示隨著患者病情程度的加重UAER水平逐漸增高,APC水平則逐漸降低。經(jīng)單因素相關(guān)分析,血漿APC水平與UAER 呈顯著負相關(guān),相關(guān)系數(shù)r=-0.711,P<0.001;經(jīng)多元逐步回歸分析,結(jié)果顯示,血漿APC是UAER的顯著相關(guān)因素 (β=-0.701,P<0.001)。而UAER水平又可以反應(yīng)糖尿病腎病的嚴重程度,提示APC水平可反應(yīng)糖尿病腎病發(fā)生發(fā)展。 綜上所述,糖尿病腎病患者血漿APC水平顯著降低,APC水平與UAER顯著負相關(guān),APC水平降低與糖尿病腎病病情的發(fā)生發(fā)展密切相關(guān)。 [參考文獻] [1] Wenying Yang, M.D., Juming Lu, M.D., Jianping Weng, M.D.,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2010,36(2):1090-1101. [2] Daroux M,Prevost G, Mail lard-Lefebvre H, et al. Advanced glycation end-products: implications for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nephropathies[J].Diabetes Metab,2010,36(1):1-10. [3] 鄒穎紅.終末期糖尿病腎病血液透析的臨床特點及護理研究[J].中外醫(yī)療,2012,31(29):174-175. [4] 陳婭,丁涵露,王莉.活化蛋白C的研究進展[J].腎臟病與透析腎移植雜志,2013,22(2):145-148. [5] 何結(jié)儀.活化蛋白C與2型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下肢血管病變的關(guān)系研究[D].汕頭大學,2011. [6] 金希萍,胡友瑩.糖尿病腎病患者炎癥相關(guān)因子水平及臨床意義[J].安徽醫(yī)藥,2011,15(10) : 1260-1261. [7] Isermann B, Vinnikov IA, Madhusudhan T, et al. Activated protein C protects against diabetic nephropathy by inhibiting endothelial and podocyte apoptosis[J]. Nat Med,2007,13(11): 1349-1358. (收稿日期:2014-1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