薄睿寧
鄙人的同桌,與《亮劍》里的趙剛同名同姓。遠遠看去,濃眉大眼,一副英俊威武的模樣;走近一看,哦,長得“鼻子是眼,嘴是耳朵”,很是湊合。而且,趙剛還有一個最大的“優點”——自戀。他經常顧影自憐,比如每次上廁所都要與廁所里的小鏡子“較勁”一番:“哎,我真是帥得人神共憤啊!沒辦法,爹媽給的,嘿嘿,嘿嘿!”因此,他的“自戀狂” 外號不脛而走。不過,這個外號只是讓他出名而已,他還有很多不為其他班同學所知的外號呢!而且每個外號背后都有一個讓人忍俊不禁的故事,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憂郁帝”
“唉!唉唉!”一進教室,就能聽見趙剛歇斯底里的咆哮聲。嘿,走近了再看,趙剛的臉因為憤怒而變得扭曲,手上也青筋暴起,還不斷把拳頭輕而憤怒地捶在桌子上,發出“砰砰”的響聲。當然,最重要的是他的嘴里還伴有固定的“配音”:“怎么這么粗心?”“唉,又考砸了!”“天,老師啊,老師,您高抬貴手吧!”……
得,您估計也聽明白了,這通常是考試之后,試卷還沒有批閱出來之前,趙剛因為抑郁而心煩躁動的表現。不管是大考小考,趙剛總要經歷“撲通—歡快—洋洋自得—悲憤”四個過程,并且是愈演愈慘。而且,他經常把“怎么會這樣?天亡我也!天亡我也!”掛在嘴邊,大有項羽烏江自刎之勢頭。
而每當成績一發下來,趙剛就仿佛突然打了雞血一般,迅速振奮起來,仿佛要讓地球人都知道他考了個好成績。鑒于趙剛同學考試后的“優良表現”,我們全班都送給他一個朗朗上口的外號——“憂郁帝”。真是恰如其分!
“國足”
趙剛除了學習不錯之外,體育也還湊合,比如籃球、羽毛球打得都不錯,可獨有足球踢得讓人不敢恭維。
體育課上,趙剛借一聲大喝擾亂大家的思維,帶球狂奔,殺入禁區。他左沖右突,連過幾個后衛,很快就殺到了門前。絕好的進門機會,圍觀的同學都屏住了呼吸,期待趙剛那完美一射。
只見趙剛穩住球,氣沉丹田,大腳一開,球立即飛起,在空中劃了一道漂亮的弧線。可是讓大家大跌眼鏡的是,球卻意外地、筆直地——從球門的上空飛了出去。
天哪,絕佳的機會喪失了!
趙剛如同泄了氣的皮球般,一屁股坐在地上。
“剛哥,你踢得球是杠杠的,太厲害了,中國足球有希望了!”
“國足!國足!”不知誰喊了一嗓子。
“國足!”大家都紛紛附和。
天,這個外號,趙剛看來是甩不掉了。
“蒙神”
趙剛極其厭惡寫作業,不過有時候寫得倒比誰都快,因為他是“蒙”的。
某次,英語老師快下課時發下一張試卷,然后地理老師來了,下一節是她的課。
地理課下了,趙剛詭秘一笑,像是在自我炫耀——他遞給我那張英語試卷,上面寫得密密麻麻的,五十多道選擇題都做完了。
“你什么時候做的啊?”我用驚愕的眼神望著趙剛。
趙剛哈哈大笑,然后伏在我耳邊:“上地理課!”
“這么快?”我還是不相信。
“我蒙的!”趙剛哈哈大笑。”
可是對答案的時候,趙剛竟然基本沒錯。蒙的,準確率還這么高啊!真是“蒙神”。過了幾天,我才知道趙剛不是蒙的,而是他在輔導班做過這套題,但鑒于他把我騙得團團轉,“蒙神”這個稱號,他還是當之無愧的。
“自戀狂”、“憂郁帝”、“國足”、“蒙神”這幾個外號,你能想到會是專為一個人“量身訂制”的嗎?但這只是趙剛外號中的典型幾個。
我想,我們的趙剛此時肯定又坐在燈下,一邊聊著qq、上著微博,一邊心不在焉地寫著作業,同時嘴里還哼著小曲。哦,叔叔阿姨大哥大姐弟弟妹妹們,您看過本文可別轉發,也別聲張,要小心他看到后怒發沖冠,那我的日子可就不好過了!
指導老師 楊彩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