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光校 應洪斌
摘 要:新課改對高中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高中教師要適應新的更高要求,必須轉變教育思想,善于學習和創新,必須具有履行崗位職責的能力。
關鍵詞:創新型;高中教師;素質教育
高中教育是各級各類人才成長的根基,高中教師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到教育的質量。面對新改革,切實培養創新型的高中教師是我們必須認真對待的問題。
一、新課改對高中教師的創新能力提出的新挑戰
基礎教育是為廣大勞動者培養基本素質的關鍵環節,必須有與新形勢發展需要相適應的培養目標。依據知識經濟時代的要求,基礎素養、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是新時代知識工作者應具備的基本能力和技能。因此,培養學生的基礎素養、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成為我國基礎教育的目標,這也對高中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轉變教育觀念,變“應試教育”為“素質教育”
現代化的人才需要的是素質教育。但在現實工作中,應試教育卻根深蒂固。教師、家長和社會總是自覺或不自覺地用應試教育的眼光來看待教育問題,用應試教育的思維方式看待素質教育,用過去應試教育的老辦法對待素質教育。具體而言,教師、家長和社會對于素質教育問題還需要做觀念上的轉變。從教師的角度來看,無論是在教法、考法甚至于學生管理方法上,仍習慣于用應試教育的條條框框去要求學生;從家長的角度來看,他們局限于高考的指揮棒,過于注重學生的分數,過于關心學生考了多少分,在班級、學校的排名是多少,而對那些用分數無法展示的能力卻基本不關心;從社會的角度來看,對學校教育水平的評價幾乎只看升學率,并用這個指標來評價和要求學校。所有這些都阻礙了素質教育的貫徹,并最終影響到了人才培養的質量。面對這些問題,高中教師應該深刻理解和認識到素質教育的重要性,轉變觀念,并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感來推動素質教育的發展。
2.具備創新精神,變“專才教師”為“通才教師”
學生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首先要具備較寬的知識面,具備較強的對新事物、新思想的理解和吸收能力。其中,廣泛的閱讀所形成的深厚的知識和理論功底是形成教師吸收和理解能力的根本。盡管不同課程的教師在專業方向上有所差別,但素質教育強調的是通才教育,這要求高中教師在具備一定的專業知識的基礎上,還要掌握廣泛的、通用的基礎性知識。只有掌握了這些基本的理論和基礎知識,才能真正做好通才教育。因此,可以說,要培養真正的具有創新精神的學生,高中教師必須精通專業知識并同時掌握其他方面的理論和基礎知識。簡言之,高中教師應該是通才和專才的有機結合。
二、面對新課改,高中教師怎樣自我提高教育創新能力
1.“深挖洞”“廣積糧”,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
古人常言“名師出高徒”。何謂名師?實際上,名師的最重要標志就是擁有深厚的理論功底和知識儲備。作為素質教育的推行和實施者,教師只有具備深厚的理論功底和知識儲備才能真正引導
和教育好學生。形象地講,現代教師必須成為學生心目中知識的海洋,為學生答疑解惑。這既是學生對教師的渴望,也是知識經濟時代對教師提出的新要求。
具體而言,從知識的結構和類型上來看,教師不但要具備精湛的教學知識和技能,還要對學科知識有系統地理解。教師需要系統地了解本學科的知識點以及不同知識點之間的邏輯關系和相關聯系,了解學生未來的發展方向甚至最新的研究成果。對教師而言,最忌諱的就是知識結構的單一和眼界狹窄。換言之,素質教育意義上的教師不僅要在所教學科上有深厚的知識積累,還要求在其他的相關學科上有所了解、有所積累。高中教師不僅要從縱向上理解學科知識,還要從橫向角度來理解,進而形成對學科知識的整體把握。教師的這種橫向和縱向的知識網絡,會極大地影響教師的課堂教學水平,并最終影響到學生的學習。
只有全面掌握教育學和心理學的知識,加上學科知識方面的
積累,才能更好地提升高中教師的創新能力。總而言之,現代高中教師的知識結構應該呈現出典型的題型結構。其中,底部意味著廣博、深厚的知識基礎,頂部代表教師所擅長的專業或方向。知識的廣度和深度是體現教師創新能力的兩個重要方面,這兩個方面既相互影響又相互獨立,他們共同決定了現代高中教師的創新能力。
2.“嚴律己”“寬待人”,注重提高自己的師德水準
淵博的知識和深厚的理論功底是成為好教師的一個必要條件,但并非充分條件。換言之,有知識并不能讓你自動成為好教師。因為教育不僅僅是一個傳遞知識的過程,更是一個道德、理想和生活方式的培育的過程。“學高為師,德高為范。”講的就是這個道理。培養一支高素質、講道德的教師隊伍,是推進和貫徹素質教育的關鍵所在。當前社會的網絡技術發達,各種極端主義的思潮泛濫。在這種情況下,學生需要教師的正確引導。因此,教師應該是正確理念和知識的守護者,教師應該傳遞正確的道德觀和價值觀,并以此為準繩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思想。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育合格的社會公民,提高每個生命對社會、對自己和對家人的價值。教育要讓受教育者認識到自己的價值和使命,并引導他們在實踐中不斷逼近和實現其自身的價值。因此,提高教師的師德水平成為素質教育中的關鍵一環,傳道成為教師的重要任務之一。從這個角度看,就要求教師必須有正確的價值觀和態度。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引導、感染學生。
三、提升高中教師創新能力的對策
通過有目的的計劃和培訓,提高教師的學習能力和創新能力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但關鍵的問題是,我們應該怎樣實施對教師的培訓和教育呢?關于這個問題,主要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解決:
1.進一步完善教師培訓制度
盡管目前已經建立了相對較為完善的高中教師進修體系,但仍存在很多不足。從培訓渠道上看,現有的高中教師培訓機構主要是教師進修學校、師范大學的教育學院等。盡管這種培訓渠道為提高高中教師的教學水平做出了很大的貢獻,但也存在不少局限性。在知識經濟時代,高中教師的培訓不僅僅體現在教學方法和形式上,更重要的是在教學內容以及教師知識空間的拓展上。此外,隨著高中教師學歷的普遍提升,他們對培訓需求也呈現出多元化的趨勢。在這種情況下,需要為教師的繼續教育配置更強的師資、更好的教學設備。因此,僅僅依靠教師的進修學校甚至是教育學院的渠道和方式可能都是不妥當的。面對這種形式,管理部門應該大力發展繼續教育的形式和內容,以各種形式聯合普通高校等不同的教育機構,組建立體的、多方位的繼續教育網絡,以提升高中教師繼續教育的質量。
2.豐富高中教師繼續教育的內容
在當前的新形勢下,對高中教師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這對高中教師的素質和能力提出了挑戰。變革和豐富高中教師繼續教育的內容是應對前述挑戰的重要手段。繼續教育內容的變革主要可以考慮以下幾個方面:(1)使教師樹立正確的教育理念。通過對高中教師教育理念的培訓,幫助高中教師看清未來教育事業的發展趨勢和方向,促進高中教師教育思想的轉變和升級。通過這種理念教育,使得高中教師能有更好的大局觀,進而能自發地萌生出素質教育的想法和行為,并以此來教育和培養學生。(2)使教師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所謂“學高為師,德高為范”,其實這也是對高中教師的要求。職業道德要求教師能把自身的需要和學生的需要統一起來,熱愛教育工作,樂于為學生奉獻。(3)使教師具有深厚的專業理論功底。隨著知識經濟的到來,對高中教師的專業知識要求也會越來越高,這就要求高中教師能夠不斷學習,持續地提升專業水平。
3.采用適應高中教師需要的教育教學形式
當前高中教師的教學和班級管理任務普遍比較重,如果要求教師長時間地脫產培訓是不現實的。因此,繼續教育安排應該適當考慮高中教師的時間規律,使得培訓安排與教師工作周期相吻合,緩解學習與工作之間的矛盾。比如,繼續教育還可以考慮采取短、中和長期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此外,由于高中教師在年齡、水平和專業背景等方面的差異,具體的教育教學組織形式也應該多樣化。如,專題教育、課題研究、現代網絡遠程教育、考核評估。上述四種主要形式彼此獨立但又相互交叉、相互聯系。承擔高中教師繼續教育任務的教育教學單位應根據教育內容和教師的實際選擇相應的形式,使形式和內容統一于新形勢下高中教師繼續教育的實踐中。
參考文獻:
解玉嘉.如何培養創新型教師[J].教書育人,2007(11).
編輯 鄭 淼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