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銳林

摘 要:近幾年,區位因素、區位評價等有關區位問題的考查已成為文科綜合測試地理部分的重點內容。在新課程倡導學生學習“有用的地理”,教學內容滲透著人地協調、可持續發展理念的背景下,掌握區位分析的基本知識尤為重要。就區位分析的一般方法和原則做些淺析,以期做到與時俱進,與新課程一起成長。
關鍵詞:區位分析;方法;原則
《普通高中地理課程標準》強調“教學內容要聯系實際,要反映時代特征,要學習對生活有用的地理,學習對學生終生發展有用的地理”,弘揚科學精神和人文精神,在課程內容的設計上以可持續發展為指導思想,以人地關系為主線,以當前人類面臨的人口、資源、環境、發展等問題為重點凸顯了地理學科的時代特征和應用價值。而“區位論”作為貫穿人文地理模塊始終的一條主線,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區位論”就是人類選擇空間活動區位的理論,即研究人類各種空間活動應在什么地點最佳、效果最大的理論。區位分析的主要內容包括研究人類活動區位選擇,分析其形成條件與影響因素,
并預測其發展規律以及給環境帶來的影響等方面。工業、農
業、商業、交通、城市、旅游區位的分析與選擇,構成了教材中人文地理部分的主體內容,因其強大的現實意義為命題者所青睞,近年來成了高考考查的重點內容。那么,如何進行區位分析呢?
一、區位分析的一般方法
1.分清區位分析的對象
我們可以把某事物占據的位置理解成區位,也可將該事物與其他事物的空間關系解釋為區位。因此在進行區位分析時,區位的兩層含義要分清。區位分析的對象一般有兩種:
(1)某個區域的區位。區域有大有小,就其位置而言,有經緯度位置、相對位置和海陸位置之別。
(2)某種地理事物的區位。就地理事物而言包括自然地理事物和人文地理事物。這些對象有點狀的(如,小比例尺地圖中的城市等);有線狀的(如,河流、交通線等);還有面狀的(如,一個城市內部的功能區等)。
2.掌握區位分析的要素
區位因素是區位分析的關鍵。區位因素的實質就是影響因素,強調一定區域內部各種要素與核心事物的關系。影響區位的因素大體分為: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兩個方面。在進行區位分析時要把握好這兩個方面,深入分析其各要素與所要分析的地理事物的聯系,再抓住主要方面重點進行分析。此外,還要關注具體區域對自然區位因素的利用和改造以及人文區位因素的發展和變化。影響人類主要空間活動的區位因素歸納,見下圖:
二、區位分析的原則
1.全面性原則
分析一地的區位因素時,一定要有綜合的思維、全面的眼光。理清區位分析的要點,形成思維模式;注意從有利區位和不利區位兩個方面分析。以工業區位分析為例:
自然因素:(1)原料:臨近某原料產地,原料充足——原料導向型工業;(2)能源:臨近某能源產地(如,煤、石油、天然氣、水能、風能……),
能源充足──動力導向型;(3)土地:土地平坦開闊,利于建廠;(4)水源:臨近河流、湖泊或降水多的地帶,水源充足。
經濟因素:(1)市場:人口稠密或人口密集,市場廣闊(對市場指向工業更明顯);(2)交通:臨海或海港、臨河湖或河流交匯處、臨鐵路高速公路或航空港,交通便利;(3)勞動力:人口稠密,勞動力資源豐富——勞動密集型工業;(4)技術:科教發達或臨近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勞動力素質高——技術密集型;(5)農業基礎:臨近商品糧基地或農業產區,農業基礎雄厚或農業發達。
環境因素:(1)風向:嚴重污染大氣的工廠,應該在城市主導風向的下風口地帶,或者在主導風向的垂直兩側選擇廠址,季風區布置在當地最小風頻的風向的上風地帶;(2)水源:有廢水排放的工廠應布局在遠離水源地或遠離河流上游區;自來水廠布局在居民區的水源地上游或河流上游地區;(3)距離居民區、農田的遠近:占地面積小無污染的工業,布局在城區;用地規模較大、污染較輕的工業可布局在城市的邊緣或近郊地區;嚴重污染難以治理的大型企業,宜布局在遠離市區的遠郊或郊外;(4)生態環境:工業布局應遠離生態環境脆弱地區。
2.主導性原則
影響人類活動區位選擇的要素有很多,但在各區位要素中往往具有決定性的要素存在。因此,在分析一地的區位因素時,一定要分清主次。如,我國鞍鋼的主導區位是靠近原料、燃料產地,寶鋼的主導區位是臨近消費市場。
3.因地制宜原則
不同區域在地理位置、自然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等方面都存在著差異。因此,在分析一地的區位因素時,一定要注意某些地域的特殊區位。如,美國“硅谷”的特殊區位——軍事訂貨(政府政策);我國“珠三角”的特殊區位——鄰近港澳臺、面向東南亞,是著名的僑鄉。
4.動態性原則
區位因素中的社會經濟要素處在不斷的發展變化之中。因此,在分析一地的區位因素時,除了靜態地從綜合、主導方面分析區位因素外,更要從發展變化角度進行分析、評價。如,交通線變遷對城市興衰的影響,“城郊型”農業的形成。
總之,在新課程不斷推進的今天,區位分析這部分內容,已成為人文地理學學科發展中最有生命力的部分,運用這些理論能夠解決現實生活中許多的實際問題,有很大的應用價值。掌握區位分析的方法和原則,對提高學生的科學精神和人文素養、樹立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有著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張文奎.人文地理學概論[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04.
編輯 董慧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