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是一個系統,在區域空間中扮演了集政治、經濟、文化、技術、環境等不同范疇的職能,不僅是自然界發展的產物,更是一個龐大的孕育機構,促生了政治、經濟、文化,保持并發展了文明的高度發展形式。隨著現代文明的發展,城市系統體系、城市布局特色、城市規劃成了城市建設不可或缺的載體,沖擊著人們的視野。從建筑物到城市系統體系,從人文、歷史再到社會影響,城市系統在一步步走向多元化與體系化,城市系統滲透到城市發展的方方面面。
一、城市系統的定義與特點
(一)城市系統的定義
城市系統是一個結構和功能比較復雜的受人為因素影響比較大的開放系統。它包括生態系統、社會功能系統,經濟系統、文化系統,它們又是由不同的類別、不同構造、不同空間布置、不同內容的次級系統構成,它同時也是個能量比較大的聚集體,能夠把物質流、人群流、建筑物進行加工和轉換。 [1]城市系統是一個控制論、整體論系統,它的定義是:為了完善城市系統的功能體系和促進城市系統的良性發展,獲得并利用相關信息并以這些相關的信息為載體對城市系統及子系統施予相應的作用,以保證城市系統達到預期的目的。 [2]當代社會,人們逐漸地體會研究現代城市、城市布局、城市系統及其發展速度的相關概念,并采取協調統一的行為是必要的。
(二)城市系統的特點
城市具有可控性和可預測性,其中可控制性包括可組織性、動態性、環境適應性、因果性,因此城市系統體系的特點主要包括:一是可組織性。城市由行政管理、經濟產業、交通運輸、文化教育等通過一定的行為方式來組合一起來維持一定時期的城市各方面的正常運轉,而城市中的各個行業又由各個個體機構按一定的職責組織起來;二是動態性。城市系統中的任何特征總是在不斷變化之中,城市系統具有動態性,才有控制的意義和可控性;三是適應環境性。城市系統在一定時期、一定范圍內具有能適應環境的特點,城市系統會通過改變內部的一些因素來達到與環境的和諧統一;四是因果性。城市系統的體系的功能在時間上具有先后之分,有一定的歷史積淀的因素,具有承前啟后的功能,具有歷史的延續性,時間上的因果性。
二、寧德市城市系統體系的概況
(一)關于寧德市城市建設的現狀分析
寧德地處東南沿海。它的東面瀕臨東海之濱,南面與羅源縣緊密相連,城市的西面與南平市相連接,北部與浙江省溫州市接壤。寧德位于閩東北,是閩東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一個新興的濱海港口城市。寧德地勢主要特征是西北部高,東南部低,中部隆起,以山地為主,丘陵次之,地表切割強烈,溪河縱橫交錯,水能資源豐富,海岸線蜿蜒曲折,港灣眾多,島嶼密布。目前市區分為蕉城區和東僑區,蕉城區街道空間狹窄和擁擠,居住人口密集,交通壓力大,居住環境比較擁擠,新區建設則以房地產開發為主,城市空間布局以滿足現代的城市功能為主。
寧德目前的城市系統體系有幾個方面的特點,一是寧德市舊城區沒有大量種植本土的植物,很多植物都是外來品,整個城市的植物沒有很好地考慮到色彩搭配,色彩單一,沒有體現出本土特色,景觀設計不夠完善,沒有考慮到當地的風貌景觀;二是寧德市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目前我市公共場所規劃嚴重不足,2000年左右建成的先鋒廣場是寧德中心城區真正意義上的公共場所,但后來由于萬達商業地產的引入最終取代了先鋒廣場。隨后建成的環東湖南北岸景觀公園沒能很好的考慮地域特色。三是寧德市的街道。東僑開發區的街道開闊整潔讓人耳目一新,而蕉城區的街道由于缺乏深度規劃和規范化管理存在交通組織無秩序、衛生環境差等特點,在舊城區許多的公共設施沒能得到很好的保護,舊城區能夠供人們休閑娛樂的公共廣場很少,這樣會對城市的總體規劃造成一定的難度。
(二)寧德城市系統目前存在的問題
1.交通擁擠。隨著現代經濟的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車輛的需求不斷增加,而目前寧德市城市系統的而目前寧德市城市系統的空間布局和交通管網建設相對滯后,交通擁堵很大原因要歸結于城市規劃的不合理,單核心式的城市交通流量集中在老城區,在上下班及其節假日的高峰時段容易造成交通擁堵。城市道路建設沒有考慮到人口、經濟的發展,導致交通擁擠問題,交通擁擠問題給城市經濟發展和城市人民生活帶來了極大的消極作用。
2.環境污染。環境污染是指人類在其生產、生活中向環境排放的廢棄的物質和能量,造成破壞生態系統穩定的現象。寧德城市系統的環境破壞主要表現在水體污染、大氣污染和土壤污染。水體污染在世界各國城市已經相當普遍而且嚴重,隨著城市人口的不斷增加和經濟的飛速發展,已經給城市居民生活造成嚴重影響。比如化工和有色廢水中含有大量重金屬,而制藥、焦化等行業廢水中往往含有有毒或難解的有機污染物;寧德市城市系統的大氣污染主要表現為汽車尾氣、溫室效應及霧霾等,它們主要是由人類的生產、生活以及周邊的環境破壞引起的;土壤污染主要包括有工業生產所產生的重金屬污染、農業上的農藥殘留污染等,主要來源于人們生活中排放出去的生活污水、工業生產的廢水、化肥和農藥的使用不當,當其中的有毒物質大量地滲入到土壤當中時,而土壤的自凈力嚴重不足即形成了土壤污染,土壤污染嚴重地影響寧德城市系統的健康發展。
3.城市空間分配不合理。寧德市區的城市系統普遍存在著城市空間分配不合理的現象:東僑經濟開發區只有南岸公園和北岸公園供人們休閑生活,而老城區缺乏公共設施,僅有繼光公園、鏡臺山公園、南際山可以滿足老城區市民的戶外活動。在有限的城市空間里供市民休閑娛樂的公共場所被擠占,普通市民的休閑空間太少,這種不合理的現象已經嚴重的影響了城市系統的健康發展。
三、寧德城市系統體系發展展望
(一)加強城市集聚區的形成和相對均勻分布
嚴格控制舊城區的建設增量,不再提高舊城區的容積率,加快新城區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資源,積極疏解舊城區功能和人口。鼓勵就近就業,提倡建設城市綜合體,集結上班、居住、購物為一體,讓市民不用東奔西走,減少不必要的出行。要加大對舊城區的改造力度,促進寧德城區向外發展。村鎮的規劃要在區域城鎮體系規劃的基礎上編制,在工業規劃上,要合理部署,對有污染的企業要集中設置,不能布置在河流兩側,尤其是不能布置在飲水水域,盡快建設成寧德市污水處理廠。
(二)完善城市系統體系
寧德城市總體發展目標定位是:海西東北翼中心城市,對接長三角前沿區域,努力成為臨港先進制造業基地、東南沿海的重要港口樞紐城市、海西特色文化和生態旅游基地、生態宜居海濱新城 [3]這幾年來,隨著房地產項目的大量開發,使得城市居住用地比重不斷增大,造成了各個樓盤琳瑯滿目,而城市的市政公共設施的比重比較低。寧德城市是三面環山,一面臨海,境內丘陵起伏,因此,應開辟三條視覺軸線。位于東僑開發區的濱海大道有三條不同功能功能岸線:工業生產區域海岸線、居民生活岸線、海灣港口岸線,構成寧德城市系統別具特色的濱海城市景觀特色。
(三)保護生態環境,合理利用資源
良好的環境是城市系統體系追求的目標。保護生態環境必須與經濟建設同步,防止和避免城市化高速發展造成環境的破壞。在規劃城市系統體系的同時,要對環境的破壞作用降到最低,要高度重視做好環境保護和治理工作,最大程度地發揮城市環境對城市系統發展的反作用。在研究寧德市城市系統體系過程中,要大力治理造成污染的源頭,完善排污官網,加強內河治理。城市園林綠化是城市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寧德市綠化系統規劃以沿海防護四期工程、塔山公園、體育中心為基礎,連接市區的南際公園、戚繼光公園、鏡臺山公園,構成城市綠化系統。積極開展近海水域環境污染治理,重點整治工業污染、港口碼頭污染,將水源地和飲水工程做為重點保護對象,盡快建設寧德污水處理廠,確保供水水源的水質。
(四)加強城市文化建設
城市系統的發展不僅包括城市綠化、經濟、社會等內容,還應包括城市文化建設這一內容。寧德中心城市的文化建設應以畬族文化、海洋傳統文化等,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為主旨,并且整合歷史知識、文化知識以增強地域文化中心功能為主軸。并且對傳統建筑應以保護和修繕為主,盡量保留其中尚存的歷史真跡部分,老城區重點保護的范圍為蕉城區南環路、八一五中路等,因為該城區存在許多完整的民宅古跡。建設控制區來保障重點保護區的完整和安全,主要包括蕉城北路、南環路、寧川北路圍合的城區,保存原有街道的空間尺度。要充分利用城市文化資源,本著承接歷史、發揮特色的原則。寧德中心城市的文化建設,應以閩東畬族文化、老區文化等富有特色的區域文化為主題,要使用好寧德的城市特色文化資源,本著發揮地域本土特色優勢,突出寧德的地方優勢,繼承歷史積淀下來的優秀文化遺產,規劃好未來的原則,使寧德能夠成為一個能夠體現本土特色的高品質城市文化的優勢城市集群體。
(五)加強城市管理力度
應加強人們的精神文明建設,組織市民參與進來,不亂停車、亂丟垃圾等。城市的建設要和城市整治、管理制度相結合,我們的城市系統體系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才能完善傳統特色街區、城市的交通組織、交通秩序、環境衛生、建筑的管理保護的管理制度和條例。一方面,有組織有計劃地動用足夠的資源,力求使城市系統的整體發展目標實現;另一方面,必須重視整體發展目標和局部問題,力求使城市系統的管理能最優化。
在快速工業化和城鎮化的進程下,城市的發展越來也變得只適宜于生產,而不適合生活。研究城市系統體系的目的是為了要更加注重文化、生態等資源特色,更多的關注人的生活,寧德市地方政府在享受GDP帶來福利的同時,也應讓人民繼續能享受到那本該屬于自己的“青山綠水、碧海云天”。
(注:本文系2014年福建省中青年教師教育科研項目A類課題,項目編號:JAS14321;寧德師范學院2013校級“服務地方”專項課題,課題編號:2013F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