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加寶
(牡丹江大學,黑龍江 牡丹江 157011)
GMP自檢是GMP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但往往被藥品生產企業所忽略,一般只在申請GMP認證之前進行,以應付GMP認證現場檢查,達不到對企業日常GMP進行自查的目的。
GMP自檢的檢查人員多為企業內部人員,GMP認證現場檢查的檢查人員為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指派的GMP認證現場檢查員,多為藥品監管的官員或藥監系統專業技術人員。
GMP自檢員不但要發現質量風險,還需要在自檢后續活動中,針對質量風險提出改進意見,并最終解決并避免類似質量風險的再次發生。GMP認證現場檢查員只發現質量風險,并對質量風險進行評估,但不給出解決辦法。
A.在《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版)第十三章中,對GMP自檢有著非常明確的要求,說明GMP自檢是法律規定的企業在執行GMP過程中必須完成的一項工作。
B.在GMP認證前,藥品生產企業可通過GMP自檢,全面對本企業執行GMP的情況進行評價,及時發現存在的質量風險,在GMP認證前進行整改,以順利通過GMP認證。
C.在日常生產過程中,藥品生產企業可通過GMP自檢,隨時發現存在的和可能存在的質量風險,并及時采取措施,避免類似質量風險的再次發生。
D.通過GMP自檢小組內人員的流動,可以進一步提高全體員工GMP意識,使其在生產過程中自覺遵守GMP的相關規定,從而使GMP管理常態化。
GMP自檢員應為各部門的業務骨干,經過GMP管理的相關培訓,具有豐富的GMP管理經驗,最好不是各部門的一把手。
有道德,即公正、可靠、忠誠和謹慎。思想開明,即愿意考慮不同意見或觀點。善于溝通,即靈活地與人溝通。明斷,即根據邏輯推理和分析及時得出結論。自立,即在同其他人有效交往中,獨立工作并發揮作用。
自檢后續活動是針對檢查組提出的質量風險,改進需求而采取的活動。只有在自檢小組發現質量風險時,才進行這部分活動。自檢后續活動的主要工作過程:提出糾正措施要求→質量風險評估→提出糾正措施→審批糾正措施→實施糾正措施→通過驗證評價糾正措施有效性。
A.《藥品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版)中規定:“確保完成自檢”是質量管理負責人的主要職責之一。也就是說,GMP自檢小組應下屬于質量管理部門。但質量管理部門是GMP管理體系中重要的組成部分,它也是GMP自檢的重要檢查對象,所以這樣是不合適的。GMP自檢小組由質量管理部門組建,但獨立于質量管理部門進行工作,以此保證其獨立性,順利開展GMP自檢活動,達到GMP自檢目的。
B.GMP自檢活動在多數企業只有在GMP認證申請前才進行,并不能對日常的GMP管理工作進行監督檢查。《藥品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版)中規定:“自檢應當有計劃……定期進行檢查”。這就要求藥品生產企業,要制訂GMP自檢的周期。而對企業進行一次全面的GMP自檢,要花費較多的人力和時間,又很難保證GMP自檢的全面性。建議每次GMP自檢不一定進行全方位的檢查,而只對其中的某些部分進行檢查,這樣就會更全面、更準確的找出已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質量風險,有利于企業持續改進GMP管理。
C.GMP自檢小組成員應該是流動的。一方面可以不斷給自檢小組注入新鮮血液,幫助企業更加全方位的實施GMP。另一方面,回到原工作崗位的小組成員,可以起到模范帶頭作用,進一步提高企業自覺遵守GMP的意識。
D.通過培訓,不斷提高GMP自檢員水平。建議參加企業外的第三方培訓,這樣可以使自檢員對GMP的認識更加全面,更容易發現企業本身存在的質量風險。建議企業多派自檢員到其他企業進行第二方審計,并利用GMP現場檢查的機會,向檢查員進行學習,不失一切時機,提高自檢員的業務水平。
GMP自檢是GMP的重要組成部分,各藥品生產企業要切實轉變觀念,自覺進行自檢活動,不以應付現場檢查為工作目標,而以提高企業自身GMP管理水平為最終工作目標。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部.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2010年修訂)[S].北京,2011.
[2] 宗沈虹.新版 GMP對制藥企業的影響和對策分析[J].政策研究,2013,(04):89.
[3] 楊靜偉,李二林,楊晶凡.藥品GMP現場檢查工作淺析[J].亞太傳統醫藥,2013,(08):124.
[4] 呂銳.在藥品GMP實施中運用質量風險管理的探討[J].中國藥事,2013,(10):102.
[5] 朱娜.淺析藥品生產現場的 GMP管理策略[J].求醫問藥,2013,(0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