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洪濤,趙 楠,任俊嬌,王 朦,佟子林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哈爾濱150040)
中醫藥適宜技術進入社區存在的問題和對策
賈洪濤,趙楠,任俊嬌,王朦,佟子林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哈爾濱150040)
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對醫療衛生事業有著至關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特別對預防慢性病、醫療保健、身體康復作用顯著。全面了解了中醫藥適宜技術進入社區衛生服務的狀況、中醫藥適宜技術目前發展狀況,提出了中醫藥適宜技術進入社區衛生服務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并指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旨在改善與提高中醫藥適宜技術在醫療領域的地位,使其中醫藥真正滿足醫療領域的要求。
中醫藥適宜技術;社區衛生醫療服務;問題;對策
中醫藥適宜技術作為中醫學習理論和實踐的重要內容,越來越被當代醫療衛生事業所重視,已成為我國醫療衛生事業的重要力量,對整個醫療衛生事業的發展起著積極的推動作用。通過對社區衛生服務中中醫藥適宜技術的使用和中醫人才配備進行現況調查,全面了解中醫藥適宜技術進入社區狀況,找出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引進中醫藥適宜技術條件、政策和人才問題,并提出解決問題的對策,旨在改善與提高中藥適宜技術,使中醫藥適宜技術真正滿足醫療服務的要求。
“看病貴、看病難”問題是當今難以逾越的一道難題,主要是醫療資源分配不合理、醫患信息不對稱、醫療資源不能適應當前醫療衛生的需求。然而中醫藥事業更有針對性地明確和簡化了臨床診療過程,中醫藥獨特的特色優勢也降低了診療成本。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越來越被重視。根據相關調查顯示,中醫藥事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發展現狀主要體現以下幾點:其一,國家政府對中醫藥事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作用逐漸重視,制定了《關于加快發展城市社區衛生服務的意見》、《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條例》、《社區衛生中心中醫藥服務管理基本規范》、《揚州市中醫藥參與城鄉社區衛生服務項目建設實施方案》等一系列法規,目的是讓社區衛生服務機構重視中醫藥的作用,加強中醫藥適宜技術廣泛應用,廣泛覆蓋社區衛生服務機構。各級地方政府也積極配合實施相關規定,充分發揮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特色和優勢,從而形成中醫藥社區衛生服務的全新局面。其二,中醫藥事業已經融入到社區衛生服務當中。目前,中醫藥適宜技術的需求正在呈一條拋物線不斷增長,其簡、便、廉、驗、效的優勢已越來越受到社區居民的重視和喜好[1]。中醫藥適宜技術更是被廣泛應用于社區衛生服務中,針灸、推拿、火罐等技術利用率高。中醫藥在預防、保健、康復方面也提供了有效作用。其三,中醫藥事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聯系更加緊密。各地衛生機構和中醫藥行政管理部門,在國家全新政策的扶持下,不斷加強中醫藥事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基礎條件建設。目前,很多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設立了中醫內科、中醫外科、中醫診療室等,設立了中藥房,配備了中醫藥人員。在醫療保險方面也有近300種中藥納入了醫保,這為居民接受中醫藥社區衛生服務創造了有利條件。許多中醫院還根據不同地域、不同疾病創辦具有專業特色的中醫醫療機構,如中醫皮膚病醫院、中醫腎病醫院、中醫治未病醫院等。采用多種形式開展中醫藥特色的社區衛生服務機構,能夠不斷滿足社區居民對中醫藥服務的需求,創造了良好的條件。其四,中醫藥事業創建特色優勢,主要包含4點:第一,中醫藥簡、便、廉、驗的特色是其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巨大優勢。第二,強化人才培養,高度重視中醫藥院校的建立,加強高素質中醫藥人才教育。第三,完善服務機構。中醫藥事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基礎建設是中醫藥發展的基礎,建立健全科室和配備相應的中醫藥人員。第四,加大政策支持。國家應加大中醫藥社區衛生服務中的財政支持和政策支持[2]。
3.1政府財政投入和支持力度缺乏
政府要給予重視。政府應制定相應的中醫藥發展政策,加大財政對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投入,是中醫藥發展的關鍵。政府思想觀念需要轉變。對中醫藥適宜技術文化缺少支持。在社區衛生服務中,中醫藥適宜技術將大幅度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對中醫藥適宜技術進入社區衛生服務的重要性、實踐性理解不夠深刻,對中醫藥適宜技術宣傳力度不夠廣泛,政府制定相關政策保障不夠全面。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利用率不高,主要是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區醫療保障制度不夠完善,僅有部分中醫藥適宜技術納入醫保范圍。中醫藥基礎設備、專業人員、藥品、技術的準入標準不夠嚴格。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區衛生服務的財政投入不夠均衡,而且發展比較緩慢。
3.2中醫藥人才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結構不合理
社區衛生服務中,中醫藥人才數量極度短缺。由于醫學院校需要較長的培養時間,而且當前國家就業形勢不容樂觀,中醫藥人才都不愿意到社區服務。當前社區衛生服務人員老齡化比較嚴重,學歷總體偏低,社區衛生服務專業人員以西醫人員為主。社區中醫藥專業人員流動性較大,中醫藥人才培訓和再教育機會短缺,并且中醫藥人員的技術水平偏低,目前對這一問題沒有統一的措施。
3.3社區中醫藥適宜技術缺少系統管理
社區衛生服務機構中,中醫藥項目嚴重缺少行政管理和系統管理,尚未形成體系。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區衛生服務中對慢性病、老年病等疾病沒有開展。以中醫內科為主,中醫藥適宜技術利用率較低,相關政策未能配套,基礎設施不完備。中醫藥診療服務基礎差,很多項目沒有納入到醫保范疇。中醫藥適宜技術還未完全覆蓋整個社區,滿足社區群眾的健康需求。政府對社區衛生服務的行政管理缺乏系統性,不能滿足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區的發展。
4.1政府加大對中醫藥適宜技術進入社區的支持和經濟保障
中醫藥適宜技術應納入社區衛生服務規范。政府應加強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系統化、規范化管理,做到有法可依,有規可循。建立完善的工作制度,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區衛生服務項目的利用率,普及中醫在診療過程中的簡、便、廉、驗的特色。嚴格按照國家規定,在社區配置相應的中醫藥人員、設備、藥品。政府加大對中醫藥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醫療保障投入,改善社區工作人員的待遇。
4.2加強人才培養,提高準入標準,建立高效中醫人才隊伍
目前,社區衛生服務人才中,中醫藥衛生服務人才嚴重短缺,中醫藥人才技術水平嚴重偏低,是影響中醫藥適宜技術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政府應制定相應的政策,建立中醫藥人才的準入機制,要求持有《職業資格證書》和《崗位培訓合格證書》,完善考評體系。提高社區中醫藥衛生服務人員的福利待遇,鼓勵中醫院校畢業生到社區工作。培養中醫藥人才到社區定期義診,發揮專業和崗位特點,定期進行知識、技能培訓,加大輪崗培訓機制力度,規范中醫藥適宜技術開展、推廣、系統管理研究。對社區中醫藥適宜技術人才的引進、配備、教育等相關內容進行改善,加強中醫藥人才的培養。
4.3突出中醫特色,大力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
中醫藥適宜技術簡、便、廉、驗的特色是中醫藥醫療事業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的巨大優勢。隨著中醫藥適宜技術的進步,在社區衛生服務醫療中,中醫藥適宜技術深受廣大老百姓的喜歡,為群眾解除病患的同時又削弱了目前老百姓看病貴、看病難的問題。突出中醫特色,大力開展中醫藥適宜技術,完全符合目前國家對醫療事業的發展觀和總體規劃,有著深刻現實意義。運用中醫藥適宜技術對老年病、慢性病和治未病方面有著獨特優勢,并且對患者在預防、保健、康復方面起著關鍵作用,突出中醫特色。中醫保健、中醫養生、中醫倫理、中醫健康、中醫理論等方面比較豐富,涉獵廣泛。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林穎欣.中醫藥適宜技術在社區衛生服務中發展現狀及分析[J].中醫藥通報,2010,9(3):57-60.
[2]許小芬,胡正路.中醫藥社區衛生服務的現狀、問題及對策[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0,18(3):198-200.
Issues and countermeasures in Chinese medicine appropriate technology entermg the community
JIA Hong-tao,ZHAO Nan,REN Jun-jiao,WANG Meng,TONG Zi-li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Harbin 150040,China)
Chinese medicine appropriate technology in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 for the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s play a vital position and role,especially in the prevention of chronic disease,health care,physical rehabilitation,a significant effect.In this review,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medicine appropriate technology into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as well as the current state of development of appropriate technologies for medicine,Chinese medicine appropriate technology to identify the problems into the 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encountered,and proposed solutions to this problem,aimed at improving appropriate technology and improve the status of Chinese medicine in the medical field,so that truly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which medicine the medical field.
Chinese medicine appropriate technology;community health services;problem;countermeasure
R197.1
A
1674-8646(2015)01-0062-02
2014-11-05
賈洪濤(1988-),男,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主要從事中醫藥適宜技術及中醫藥立法問題研究工作。
佟子林(1951-),男,遼寧錦州人,教授,博士研究生導師,主要從事醫學倫理學、衛生法學、法律基礎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