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林楠
(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哈爾濱150000)
安達市農業產業結構調整思考
趙林楠
(東北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哈爾濱150000)
本文結合安達市農業產業結構發展的實際情況,通過灰色關聯度理論及分析結果,認為安達市今后農業產業結構調整的重點是進行種植業結構的調整優化,進行乳品產業結構的調整優化,建設高科技農業示范園區,并制定相關的規劃。
安達市;農業產業結構;灰色關聯度
1.1 種植業內部結構分析
安達市伴隨著農業產業化發展步伐的加快,綠色農產品的產量和質量都有了大幅度的提高,綠色農產品的生產進入快車道,耕種面積占種植業耕種面積的37%,綠色食品的認證數量也有了大幅度的增加,2013年這一數字已經增加到62個,綠色食品產值達到了212萬元,有機、綠色、無公害標識總數已達480個。在2012年糧食總產量達到13億斤的基礎上,2013年雖然遭受了洪澇災害,安達市的糧食產量仍然達到了12.8億斤。在節水灌溉技術的利用方面,采用膜下滴灌等高效節水灌溉技術,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也節省了相當一部分能源。伴隨著農業生產方式的轉變,新打機井達到1 667眼,多數采用電動機提供動力。
1.2 畜牧業內部結構分析
安達市在發展畜牧業和漁業方面有著天然的優勢,從歷史發展過程來看,安達市的農業產業結構內部體現了這一特征。2014年安達農民人均純收入11 500元,比上年增長23%,糧食產量達到12.8億斤。2014年奶牛存欄量18.2萬頭,比上年增長9.2%;生豬存欄107萬頭,比上年增長17.4%;羊存欄21.3萬只,比上年增加7%;家禽存欄408.5萬只,比上年增加4.4%。因而,安達市畜牧業發展具備了較高的水平,畜牧業發展增長勢頭明顯,且具有明顯的優勢,農民收入的60%來自畜牧業的發展,富民能力較強。
1.3 林業和漁業內部結構分析
安達市的林地面積較少,森林覆蓋率一直以來處于較低的水平。全市的森林面積只占轄區面積的9%,并且增長緩慢,森林覆蓋率低于全國的近8個百分點,低于黑龍江省森林覆蓋率達33個百分點。安達市的漁業主要是養殖為主,野生捕撈幾乎為零。全市的湖泡面積440萬畝,但多數是堿性湖泡,漁業發展極為緩慢,所占農業總產值的百分比非常低。
2.1 種植業結構調整優化
第一,突出玉米單產。圍繞飼料用、工業用玉米需求,加快玉米產業發展。到2015年,全市玉米種植面積穩定在190萬畝左右,畝產800公斤專用品種率達到90%。每個鄉鎮都要至少建設5萬畝以上的高產穩產田,全市總面積要達到100萬畝,玉米總產達到30億斤,實現三個玉米生產區劃。
第二,提高水稻生產能力。安達市水稻品種特點全部是粳稻。按水稻粒型分為長粒米和圓粒米,其具有獨特的加工特性和口感。應當充分利用安達市東湖水庫改造擴建的有利契機,以太平莊鎮、任民鎮、老虎崗鎮、吉星崗鎮、中本鎮為重點,全力打造旱田改水田建設。
2.2 養殖業結構調整優化
第一,5萬頭奶牛集中飼養區建設。全市突出明沈奶牛養殖帶建設,以五大牧場園區(黑龍江貝因美現代牧場、三好牧場、清大養殖場、黑龍江浩林牧業園區、澳佳乳業萬頭奶牛示范場)建設為重點,建設5萬頭奶牛集中飼養示范區,帶動全市奶牛示范園區發展。
第二,生豬養殖工程建設項目。借助江西正邦集團生豬養殖、飼料加工和生豬屠宰加工項目落實安達的機會,穩定安達宜鼎食品加工有限公司的屠宰加工實力,堅持規模發展和生態養殖兩手抓,以建設萬頭豬場、養殖小區等規模化養殖場(小區)和生豬發酵床為重點,形成生態環境良好的養殖態勢,利用5~10年時間形成以吉星崗鎮、任民鎮、中本鎮、火石山鄉、萬寶山鎮、羊草鎮為重點的百萬頭生豬飼養量的優勢區,做好江西正邦集團投資6億多元的種豬場建設項目和屠宰加工項目建設。
第三,200萬畝牧草產業基地項目。在“十二五”期間,擬投資5億元,其中改良建設300畝牧草基地投資4.5億元,圍欄草原100萬畝5 000萬元。國家投資資金4億元,地方投資1億元。2020年編制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每年改良建設草原60萬畝,圍欄草原20萬畝。
2.3 建設高科技農業示范園區
在未來的5~10年,以安達市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的現代科技示范區為基礎,擴大建設面積,使園區面積達到500畝,通過5年的建設,使現代農業科技示范園區設施完備、裝備精良、技術先進、管理科學、環境優美、效益顯著的現代農業生產與新型農業產業培育的樣板區,農業科技成果與現代農業裝備的展示區,總投資2 000萬元,建設現代化高科技的農業示范園區。
[1]劉寧祥,徐永智.黑龍江省農業產業化發展的影響因素及對策建議[J].哈爾濱商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9,(02):53-55.
[2]方甲.產業結構問題研究[M].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2:351-372.
[3]修國義,徐狀.黑龍江省農業經濟比較優勢與可持續[J].發展科技與管理,2008,(03):4-7.
Thinking On the Adjustment of Agricultural Structure in Anda City
ZHAOLin-nan
(Institute ofEconomics Management,Northea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Harbin 150000,China)
In this paper,Anda City,the development ofthe agricultural structure ofthe actual situation,through the grayassociation degree theory and the results of the analysis that the focus of Anda City in agricultural industry structural adjustment is planting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for dairy industry structure adjustment and optimiz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high-tech agricultural demonstration Park,and to develop relevant planning.
Anda City;Agricultural structure;Greycorrelation degree
F127
A
1674-8646(2015)10-0076-02
2015-06-12
趙林楠(1984-),女,黑龍江綏化人,碩士,從事農村與區域發展、農業推廣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