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引言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國際化程度日益提高,大街小巷都出現了中英雙語的公示語。英文版公示語需要發揮原文的實用功能,為外國人在中國的衣食住行提供便利,好的公示語翻譯還有助于塑造城市友好開放的國際化形象。近年來國內公示語的英譯越來越得到重視。但是對當前武漢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實地考察表明,公示語的英文譯文的質量卻參差不齊。本文運用德國功能派翻譯理論中的翻譯目的論,分析武漢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公示語英譯實例,討論目的論對公示語英譯的指導作用。
二、翻譯目的論簡介
目的論(skopostheorie)是德國功能翻譯學派的代表性理論。漢斯·弗米爾(Hans J. Vermeer)在與卡塔琳娜·賴斯(K-atharina Reiss)的合著《普通翻譯理論基礎》(1984)中首次使用目的論這一術語并對其進行了闡釋。Skopos是希臘語,意思是“目的”。弗米爾將人類行為定義為在一定情景中發生的意圖性、目的性行為,主張任何行為都有一個目標或一個目的。翻譯作為基于源語文本的一種翻譯行為,也有其目的。根據目的論,決定翻譯過程的最主要因素是整體翻譯行為的目的。這里的目的通常是指譯文在目的語環境中的交際目的,而非譯者的目的或使用具體翻譯策略的目的(Nord,2001:27)。決定翻譯目的的最重要因素是受眾——譯文預期的接受者,他們有自己的文化背景知識、對譯文的期待及交際需求。每一個翻譯行為都指向一定的受眾(Nord,2001:12)。
目的論有三個原則,目的原則(the Skopos principle)、篇內一致(intratextual coherence)和篇際一致(intertextual coherence)。其中目的原則是最高準則,要求根據翻譯行為的目的決定整個翻譯過程,包括對翻譯內容、翻譯步驟和策略的選擇。篇內一致原則要求譯文在目的語的交際環境和文化中有意義,并能被文本接受者理解。篇際一致是指譯文和對應的原文存在某種聯系,這種聯系也叫“忠實”(fidelity)。目的論三原則中,篇際一致從屬于篇內一致,篇際一致和篇內一致又都從屬于目的準則(Nord,2001:31-32)。
三、目的論對公示語英譯的指導
呂和發對公示語的定義是“公示語——公開和面對公眾,告示、指示、提示、顯示、警示、標示與其生活、生產、生命、生態、生業休戚相關的文字及圖形信息”。公示語屬于應用文,是通過簡單醒目的文字(wording)和圖形(wording)達到準確傳遞信息的目的,比如地鐵里的電子地圖;有些公示語不僅有信息功能,還期待讀者做出預期的反應,比如警告類標志。賴斯把文本分為信息類文本(informative text),表情類文本(expressive text)和使役類文本(appellative text)。信息性文本的目的在于告知讀者真實的事物現象,表情性文本重視文本的美學效果,使役性文本是為了達到文本的言外效果,引起讀者的反應(Nord,2001:37-38)。對于不同的文本類型需要采取不同的翻譯方法。公示語主要有信息功能和使役功能。
在公示語的翻譯中,原文通常和譯文在功能上是一致的:使目標語文本對目標讀者產生與源語文本同樣的交際效果。根據目的原則,在翻譯公示語時,首先要分析原文的目的,明確目標讀者,從而確定譯文的目的和功能,采取合適的翻譯方法和策略。不論哪種翻譯方法,都要能夠為譯文的目的服務。比如,在翻譯信息類公示語時,應力求準確、完整地再現原文的內容;同時文體上要符合目標語語言文化的規范。而對于使役類公示語,則要以讀者的同等反應為指導原則,即使可能會改變原文的內容或文體特征(Nord,2001:37-38)。篇內一致原則要求譯者在譯完之后,要認真審核譯文,看看譯本在語言和文化上是否符合目的語語境,是否能被目標讀者理解和接受。篇際一致啟示譯者不能完全拋開原文,而要注意保留譯文與原文的聯系。這種聯系并不要求譯文和原文形式上的字句對應,而是指原文應作為譯文的全部或部分的信息來源(offer of information)。目的論的三大原則既重視目標文本的交際效果,也顧及了對原文內容的忠信,綜合考慮了目標讀者、目標語境和原文的因素,因此對公示語漢譯英具有比較全面和實際的指導作用。
四、公示語英譯實例分析
通過對武漢市主要交通樞紐的實地調查,我們收集了一些中英雙語公示語,它們主要是為了方便人們在交通場所的出行和活動,在生活中比較常見。下面我們用目的論來分析一些公示語英譯實例。
(一)內容不符
例1.客運站內的“請勿將煙頭扔進容器”被翻譯成“Do Not Throw Cigarette Container”。更改后的翻譯是“Do Not ThrowCigarette End into the Container”。
例2.地鐵內的座位上方有公示語“優先搭乘”,下配有分別表示老人、抱小孩的人、孕婦和殘疾人的圖標,英文公示語為“Please Give Way”。更改后的譯文是“Please Give Seats To”。
在這兩個例子中,英文公示語都違背了忠實原則,沒有正確傳達原文的內容。例1中,原譯的意思成了“不要扔裝香煙的容器”。例2的原譯里的“give way”是讓路的意思,因此譯本的字面意思是“請給以下人群讓路”。兩個原譯在意義上偏離了原文,無法準確地再現原文的指示功能,所以也違背了目的原則。
例3.地鐵里“嚴禁攜帶易燃易爆等危險品進站”被翻譯成“Dangerous Articles Forbidden”。
此翻譯符合目的原則的要求。乍一看,似乎對原文不夠“忠實”:原文的“易燃易爆等危險品”僅僅被概括地譯成“dangerous articles”。不過,原公示語本身配有暗示禁止攜帶危險品的圖標,這些圖標能清晰直觀地表明“危險品”的所指,所以翻譯時不用把細節一一譯出也能達到警示公眾的效果。而且相較于另一個以譯本“Explosive &Flammable Objects and Other Dangerous Articles Are Forbidden”的逐詞翻譯,原譯更簡潔有力。
(二)語言表達失誤
例4.某電梯里“看好兒童”被翻譯成“Take Care Your Children”,應為“Take Care of Your Children”。
例5.一公交上“禁止頭、手伸出窗外”被翻譯成“No Stretching Head Hand Out of The Window”,正確譯文是“No Stretching Head Or Hand Out of The Window”
例6.地鐵門上“當心夾手”被翻譯成“Caution. Risk of Pinching Hand”。比起直譯,更地道的譯文是“Keep Hands Away/ Watch Your Hands/Watch Your Fingers”。
例7.“單程票”被翻譯成“Single-Journey Ticket”,正確的翻譯是“One-Way Ticket”。
例8.“無障礙通道”被翻譯成“Barrier-free Passage”,正確的翻譯應該是“Accessible/Disabled Lane/Handicapped Access”。
以上幾個例子都違反了篇內一致原則,其中例4和例5是語法錯誤,例6到例8則是語用失誤。語言表達上的錯誤是可以避免的。這啟示譯者在翻譯公示語后要檢查譯文有無語法和拼寫錯誤,是否符合英語語言規范。對于在英語中有固定表達的公示語的翻譯,我們可以直接套用英文固定表達,使譯文符合目標讀者的語言文化背景。這要求譯者要勤于查資料,培養自己良好的英語語感。
(三)指示不明
這一類的錯誤是指地名翻譯不統一的問題。在一條地鐵線上,“往光谷廣場方向”被翻譯成“To Optics Valley Square Station”,而在另一條地鐵線上,卻發現同樣的指示被翻譯成“To Guanggu Square Sta.”。前一條公示語出現的時間可能比后一條晚,用直譯代替了原來的拼音化,對不懂拼音的外國人來說更容易理解。不過地名翻譯的不統一使得公示語指示不明,削弱了其指示功能。
(四)多重錯誤
例9.某火車的廁所門上“停車請勿使用”被翻譯成“No Occupying While Stabling”。
這個例子違背了目的論的全部規則。例9中,首先,“stable”是形容詞,沒有-ing形式,不符合篇內一致原則;而且stable的動詞形式stablize也不能表示“停(火)車”的“停”(從運動到靜止),而是“穩定”(從不穩到穩)的意思,有悖與原文的意思,不符合忠實原則;文本有語法錯誤,而且意思表述不準確,因而不能很好地實現原文的指示功能。修改后的譯文為“Please Do Not Use The Toilet When the Train Stops”。
綜上所述,武漢市交通樞紐的公示語的英譯有翻譯質量的問題,也有公示語制作上的問題。翻譯上,就目的論三原則而言,目的原則最為重要,篇內一致次之,篇際一致再次之。有時候,譯文不一定完整地表現原文內容,卻能夠借助文本形式和語境發揮出公示語的實用功能,實現翻譯目的。考慮到篇內一致原則,譯者應使譯文符合英語語言文化規范,譯出語言正確、表述地道的英文文本。篇際一致原則要求譯文不能完全偏離、脫離原文內容,而要保留對原文適當程度的“忠實”。對于公示語翻譯不統一的問題,各相關負責單位在制作公示語時應加強溝通,在使用前對譯文認真審核,并注意及時更換舊版本的翻譯。
五、結語
本文以翻譯目的論為指導,利用目的論三原則,對武漢市主要交通樞紐的中英雙語公示語案例進行譯本評價和錯誤糾正,指出了當前公示語英譯中存在的主要問題,分析了目的論對公示語英譯的指導作用。在公示語的漢英翻譯實踐中,應該靈活運用三個原則,有所側重,才能更好地實現譯文的預期目的和功能。同時,公示語的翻譯是多方協作的復雜任務,翻譯質量不僅取決于譯者,也需要相關城市管理部門的努力。
(注:本文系2014年5月“目的論下的公示語英譯研究——以武漢市主要交通樞紐為例”科研課題論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