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男性進展性卒中與D-二聚體的關系
趙霞李昱
(新疆伊犁州新華醫院神經內科新疆伊犁835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D-二聚體含量水平與老年男性進展性卒中的相互關系。方法:通過選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進展性腦卒中老年男性患者48例作為實驗組,并選取同一時期的正常體檢者48例(對照組),分別檢測兩組D-二聚體水平含量進行比較,并檢測實驗組治療前后的兩組D-二聚體水平含量變化。結果:實驗組的老年進展性腦卒中組患者D-二聚體水平在1.6±1.37 mg/L,明顯高于對照組健康者的D-二聚體含量水平,而且D-二聚體檢測值顯示為陽性的有41例所占比例為85.4%,對照組測定呈陽性的有7例(14.58%),兩組患者在D-二聚體陽性率相互比較,差異顯著(P<0.05)。實驗組經過30 d治療后,D-二聚體含量水平明顯下降,D-二聚體陽性率也降低了62.48%,治療前后患者的D-二聚體含量水平及其陽性率相比,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在老年男性進展性腦卒中的預測過程中,D-二聚體可以作為分子標志物,對患者體內血栓早期形成具有重要的臨床診斷價值。
關鍵詞進展性腦卒中;D-二聚體;
【中圖分類號】R446.6
本文通過選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進展性腦卒中老年男性患者48例作為研究組,并選取同一時期的正常體檢者48例(對照組),分別對比了兩組D-二聚體的含量,研究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3年9月至2014年9月收治的48例老年男性進展性卒患者作為實驗組,全為男性患者,年齡在60-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8.5±4.8)歲;同時選取48例同一時期在我院進行門診的健康體檢者作為對照組,全為男性患者,年齡在60-80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4.8±6.3)歲;兩組的年齡、性別和其他相關資料包括患者的學歷、病情等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進展性腦卒中診斷標準及患者納入標準
對患者的診斷標準參考全國第四屆腦血管疾病學術會議修訂的進展性腦卒中的診斷標準[3],確定其發病時間不超過24 h,屬于首次發病,病理診斷以及MRI和CT掃描確診為進展性腦卒中疾??;納入標準:①在血液溶栓前,MRI腦掃描未發現出血現象;②未發現神經系統功能受到損壞而造成的低密度病灶;③未出現嚴重的意識障礙癥狀和出血性疾病以及出血傾向等癥狀;④發病前30d內無外科手術史和創傷史;⑤排除短暫性腦缺血發作或可逆性缺血性神經功能缺損等癥狀。
1.3 D-二聚體的檢測方法及觀察指標
患者住院后次日,在清晨空腹狀態下抽取大約3-4ml靜脈血,放置于抗凝管內,經過離心、取上清液,進而分離磷脂成分,隨后過濾、濃縮、分離,加人顯色劑,對血漿患者的D-二聚體含量[4]。觀察指標:每天早晨對兩組患者檢測凝血的時間不超過30 min,定期對凝血酶原的時間、肝功能、腎功能以及出凝血時間進行檢測。
1.4 統計學方法
對相關數據采用SPSS 19.0 統計軟件進行整理分析,計算資料量資料以 s表示,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的老年進展性腦卒中組患者D-二聚體水平在1.6±1.37 mg/L,明顯高于對照組健康者的D-二聚體含量0.3±0.37 mg/L,兩組患者相比,差異具有顯著性(P<0.01);實驗組患者D-二聚體檢測值顯示為陽性的有41例所占比例為85.4%,對照組測定呈陽性的有7例(14.58%),兩組患者在D-二聚體陽性率相互比較,差異顯著(P<0.05)。同時,治療前與治療30 d后,實驗組D-二聚體含量水平從1.6±1.37 mg/L下降為0.5±0.29 mg/L,D-二聚體陽性率也從41例降低至11例,所占比例降低了62.48%,治療前后患者的D-二聚體含量水平及其陽性率相比,顯著性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據專家學者研究報道,影響腦卒中疾病的因素存在很多方面,比如血管閉塞、血栓面積擴大、顱內壓升高等因素均可導致進展性腦卒中的漸進性發展,而導致進展性腦卒中發病的最主要的原因是血栓面積的擴大[2]。
D-二聚體是一種交聯纖維蛋白的降解產物,D-二聚體的含量水平能準確地反應出繼發性纖維活性的強弱[1]。而現代研究通常將D-二聚體被作為一種特異性分子標志物來顯示患者體內高凝狀態、纖溶亢進的具體情況[5]。此外,其還與腦梗死存在密切聯系,有許多醫院都將D-二聚體的水平作為腦梗死患者的預后判斷指標。
本研究中,與對照組相比,實驗組老年進展性腦卒中患者的D-二聚體水平明顯偏高,兩者差異顯著,具有統計學意義,并且其實驗組D-二聚體聚體為陽性的比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同時,隨著對實驗組的進行治療,30 d后實驗組患者D-二聚體水平和D-二聚體為陽性的比率也明顯降低。研究表明了,在老年男性進展性腦卒中的預測過程中,D-二聚體可以作為分子標志物,對患者體內血栓早期形成具有重要的臨床診斷價值。
參考文獻
[1]段天祥. 溶血磷脂酸與 D-二聚體檢測進展性腦卒中臨床應用[J]. 臨床醫學, 2014, (1): 106-107.
[2]陳亮. 溶血磷脂酸和 D-二聚體檢測應用于進展性腦卒中預測的臨床分析[J]. 中國現代藥物應用, 2014, 8(12): 27-28.
[3]賈克娟, 劉慧光. 溶血磷脂酸 D-二聚體檢測預測進展性卒中的應用研究[J]. 中國醫藥指南, 2013, 11(4): 126-127.
[4]盧晨,呂春蘭,韓菲. 進展性缺血性腦卒中患者血漿 D-二聚體水平監測的臨床意義[J]. 中國現代醫藥雜志, 2008, 10(5): 91-92.
[5]焦增雁, 李兵. D-二聚體和血漿纖維蛋白原水平與進展性卒中關系的研究[J]. 航空航天醫 學雜志, 2011, 10(22):1171-1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