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脈瘤夾閉術后持續腰大池引流的臨床應用價值研究
譚麗娟
(重慶三峽中心醫院神經外科重慶404000 )
摘要目的:通過對比試驗研究動脈瘤夾閉術后持續腰大池引流的臨床應用價值。方法:將120例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編號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0例。在顱內動脈夾閉術后對照組進行腰椎穿刺釋放腦脊液和藥物治療。實驗組進行持續腰大池引流,比較兩組不同方法的療效和并發癥。結果:實驗組患者內腦血管痙攣人數10例。腦梗塞人數5例。有腦積水癥狀患者6例。對照組組患者內腦血管痙攣人數由20例。腦梗塞人數12例。有腦積水癥狀患者11例。經住院恢復治療后,恢復情況比較理想的有45例。對照組恢復較為理想的有32例。對照組與實驗組其他并發癥發病人數分別為4例,5例。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持續腰大池引流對抑制內腦血管痙攣、治療腦梗賽,腦積水方面有良好的效果,可以再動脈瘤夾閉術后持續應用腰大池引流來改善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患者的預后。
關鍵詞顱內動脈瘤;動脈瘤夾閉術;持續腰大池引流
【中圖分類號】R619
動脈瘤性蛛網膜下腔出血是腦外科常見的危重疾病。采用動脈瘤夾閉術進行治療的手術難度較大,術后易出現以腦血管痙攣為主及腦梗塞、腦積水的并發癥,腦血管痙攣的發病機理尚不明確,在采用動脈瘤夾閉書后如何預防這種并發癥一直在學者的研究之中,有學者提出,持續腰大池引流可以有效釋放血性腦脊液,降低腦血管痙攣,腦梗塞,腦積水等并發癥的發生率[1]。
1.1 臨床資料:統計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4年1月確診為120例為動脈瘤蛛網膜下腔出血進行動脈瘤夾閉術治療的患者。對比試驗入選患者不包括病程后期瀕臨死亡的病例,術前出現腦血管痙攣編號隨機分成對照組和實驗組,各60例。12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65例,女性患者55例。年齡范圍28~80歲,平均年齡(58±12.1)歲。Hunt-Hess分級II級44例,III級68例,IV級8例。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文化程度,動脈瘤位置,Hunt-Hess分級等方面差異不明顯,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1.2 治療方法:
1.2.1 對照組治療方法:在給予常規藥物治療的基礎上進行腰穿引流腦脊液,根據病情選擇每日一次貨兩日一次,每次釋放腦脊液30至40ml。腰穿停止標準,CT顯示下腔積血消失且腦脊液中紅細胞計數10 ×106個 /L以下。
1.2.2實驗組治療方法:同樣給予常規藥物治療,使用硬膜外麻醉導管作為引流管,一部分患者使用Meditronic公司生產的體外引流管。引流在介入治療后開始進行腰大池引流,在3,4腰椎間隙穿刺腰大池,放置引流管,連接引流設備,術后引流100~200/D。引流管在術后一周內拔出。停止引流標準,CT顯示下腔積血消失且腦脊液中紅細胞計數10 ×106個 /L以下。
1.3 數據統計:住院時統計患者每天大腦動脈血液流速,CSF壓力,紅細胞濃度。出院后記錄腦血管痙攣,腦梗塞,腦積水發病人數。
1.4 判定標準:①腦血管痙攣:在沒有缺氧,感染,藥物因素,電解質紊亂等其他原因而出現新的神經癥狀例如意識模糊,活動功能障礙,昏迷等時。②腦梗塞判定標準:患者出現偏癱,語言功能障礙。③腦積水:患者表現出癡呆,尿失禁,昏迷等癥狀[2]。一切并發癥的最終判定以腦CT檢查結果為準。
1.5 數據整理:通過SPSS 16.0 統計學軟件對數據進行對比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比(%)表示,然后利用x2進行檢驗。當P值小于0.5時,說明試驗結果有統計學意義。
實驗組患者內腦血管痙攣人數10例。腦梗塞人數5例。有腦積水癥狀患者6例。對照組組患者內腦血管痙攣人數由20例。腦梗塞人數12例。有腦積水癥狀患者11例。經住院恢復治療后,恢復情況比較理想的有45例。對照組恢復較為理想的有32例。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120例患者中有4例出現顱內感染,經引流物培養確定有細菌感染,停止腰穿和持續腰大池引流后經過抗生素治療,感染得到控制。對照組與實驗組其他并發癥發病人數分別為4例,5例。P>0.05差異不具有統計學意義。
腦血管痙攣的發病機制目前正在研究之中,國內外普遍認為蛛網膜出血后紅細胞裂解產生氧合血紅蛋白是主要因素[3]。現階段主要通過降低血液濃度,提高血液灌注量,和改善微循環來預防腦血管痙攣。通過一氧化氮,內皮素,ET拮抗劑等降低腦血管痙攣發生。
腰椎穿刺釋放腦脊液是現在常用的一種預防動脈瘤夾閉術后預防腦血管痙攣等并發癥的臨床手段,但是從治療效果來看,腦血管痙攣的發病率仍居高不下,對動脈瘤患者預后造成不利影響。
持續腰大池引流可以持續引出炎性腦脊液,又可通過引流管向鞘內注入藥物,對腦脊液中細菌感染有良好的抑制效果。同時方便醫護人員隨時對腦脊液情況進行檢測。
本研究結果顯示,持續腰大池引流在降低腦血管痙攣,腦梗塞,腦積水等動脈瘤夾閉術后的并發癥方面效果強于腰穿治療,是一種安全,效果好的治療方法,值得臨床廣泛應用推廣。
參考文獻
[1]Klimo P Jr,Kestle J R,Macdonald J D,et al.Marked reduction of cerebral vasospasm with lumbar deainage of cerebrospinal fluid after subarachnoid hemorrhage.Journal of Neurosurgery[J],World Journal of Surgery,2011,15(2):114-115.
[2]黃清海,劉建民,洪波,等.蛛網膜下腔出血腰池持續引流前后腦脊液中NO濃度變化[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09,1(2)188-192.
[3]Fddorow CA,Moon MC,Mutch WA,et al,Lumbar cerebrospinal fluid drainage for thoracoabdominal aortic surgery:rationale and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for management[J].Anesth Analg,2010,111(1):4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