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外科中腦脊液漏的治療和預防
魏廣成
(河北省承德市興隆縣人民醫院河北承德067300)
摘要目的:探討與研究在脊柱外科腦脊液漏治療活動中較為常見的防治措施以及臨床療效。方法:選擇98例來我院脊柱外科接受治療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這些患者病例所選時間為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將這些患者作為觀察組,然后選擇同一時間段無發生腦脊液漏患者作為對照組(98例),以探討觀察組患者治療活動活動中采取預防措施的干預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接受脊柱外科保守治療方案干預后,然后對其實施常規置管引流、嚴密縫合、加壓包扎、靜脈滴注20%的甘露醇脫水等防治措施后,其腦脊液漏均得到有效治愈,總有效率為100%,無不良反應病例。結論:在脊柱外科手術治療活動中,給予患者實施常規置管引流、嚴密縫合、加壓包扎、靜脈滴注20%的甘露醇脫水等防治措施,則能夠有效幫助患者避免患上腦脊液漏疾病,因此,上述預防措施值得在臨床活動中應用與推廣。
關鍵詞預防措施;干預效果;脊柱外科;腦脊液漏;觀察組;對照組
【中圖分類號】R765.24
脊柱外科疾病在臨床中屬于比較易見的疾病,通常表現為腰椎間盤突出和脊柱側彎癥狀等,治療有一定難度。本研究選擇98例來我院脊柱外科接受治療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這些患者病例所選時間為2013年1月~2014年12月,以探討在脊柱外科腦脊液漏治療活動中較為常見的防治措施以及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本研究選擇98例來我院脊柱外科接受治療患者作為本次研究對象,這些患者病例所選時間為2013年1月~2014年12月,將這些患者作為本研究的觀察組,然后選擇同時間段另外98例患者在作為本研究的對照組。觀察組患者的年齡為23~56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5.45±3.26)歲,患者的體重為44~79KG,患者的體重平均為(56.79±3.49)KG;二對照組患者的年齡為23~55歲,患者的平均年齡為(35.48±3.28)歲,通過對比兩組患者之間的基本資料得知,他們之間無明顯性的差異,具有對比性意義。
1.2 方法
本研究對觀察組患者實施以下預防措施,首先,針對本研究所選擇的患者均進行常規置管引流,并且應用無創帶針細絲線將患者的硬膜進行縫合,同時,針對行脊柱后路手術的患者,則需要及時對其傷口進行加壓包扎;其次,給予這些患者20%的甘露醇脫水于患者行靜脈滴注處理,同時注意的是,保障患者頭高腳低位置,如果行胸椎術后的患者,擇取平臥位處理,而行腰骶椎手術的患者,則擇取頭低腳高位,以降低患者腦脊液壓力而減少漏出量,此外,這些患者均至少臥床休息10天[1];第三,這些患者行手術治療完畢后,則給予適量的抗生素藥物于患者服用,以及給予氨基酸營養支持,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2]。
1.3 觀察指標
本研究通過分析觀察組患者的臨床各項指標情況,并且將其情況與對照組患者相對比,以了解上述防止方法的可行性以及臨床療效,從而為本研究報告結果提供一定的有力依據。
1.4 統計學方法
本研究通過對觀察組患者以及對照組患者的臨床所有數據均應用SPSS15.0軟件統計包進行分析、處理,并且應用卡方來對計數資料進行檢驗,當P<0.05,則視為具有統計學意義。
本研究通過對觀察組患者給予相應的預防措施進行干預后,其脊柱外科所行手術措施均得以痊愈,痊愈率達到100%,此外,其臨床各項指標情況相較于對照組而言無明顯差異,無統計學意義。通過對觀察組患者臨床觀察后,有89例患者(90.82%)在預防處理干預后的第五天即可以拔出引流管,且引流口完全愈合,相較于對照組患者而言,無明顯性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腦脊液漏是脊柱外科臨床治療活動中最易發生的疾病,在很大程度上給患者的生命健康構成嚴重威脅,甚至給患者的家屬帶來一定的影響與壓力[3],因此,需要及時探討一些有效治療方案對其進行治療,如果做到提前預防,則能夠有效降低患者生命危險的系數,由此可見,對脊柱外科患者實施相關預防措施對于保障其生命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從而降低患者患得腦脊液漏并發癥的可能性[4]。
通過對本研究結果分析得知,觀察組患者在脊柱外科手術治療活動中,通過對其給予常規置管引流、嚴密縫合、加壓包扎、靜脈滴注20%的甘露醇脫水等防治措施后,其脊柱外科所行手術措施均得以痊愈,痊愈率達到100%,并且對觀察組患者(98例)進行預防干預后,其中89例患者無出現腦脊液漏情況,由此可以看出,通過對脊柱外科手術患者實施相關防護措施后,則很好地避免了其患得腦脊液漏臨床并發癥,因此,在對脊柱外科手術患者實施相關防護措施對保障其生命健康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從而有效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質量水平。
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對脊柱外科腦脊液漏治療活動中較為常見的防治措施以及臨床療效進行了介紹、分析,筆者希望通過本文的敘述能夠為相關研究學者以及教育同事提供一定的參考借鑒。另外,根據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在規置管引流、嚴密縫合、加壓包扎、靜脈滴注20%的甘露醇脫水等防治措施背景下,其臨床各項指標情況得以有效恢復,并且相較于對照組患者而言無明顯性差異。因此,筆者建議,在脊柱外科治療活動中,應給予患者實施上述預防措施,從而以避免患者出現腦脊液漏并發癥疾病而危害自身生命健康,由此為更多的患者帶來福音。
參考文獻
[1]賀永雄,劉斌,張沛,等.頸椎手術并發腦脊液漏的原因分析及防治[A].第四屆全國脊髓損傷治療與康復研討會暨中國康復醫學會脊柱脊髓損傷專業委員會脊髓損傷與康復學組成立會論文匯編[C].2012.
[2]陳琳,黃紅云,王銳,等. 脊髓再手術后并發切口腦脊液漏的防治[J].中華神經外科疾病研究雜志,2014,10(04):296-298.
[3]李波,羅春山,趙筑川,等.椎管內手術后并發腦脊液漏的原因和處理[A].2012年貴州省醫學會骨科學分會學術年會論文匯編[C].2012.
[4]余可誼,田野,王以朋,等. 頸椎手術后并發腦脊液漏的原因和處理[J]. 中國脊柱脊髓雜志,2012,9(12):346-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