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復發疝患者51例臨床療效觀察
溫計亞
(江蘇省徐州市睢寧縣嵐山鎮嵐山衛生院江蘇徐州221217)
摘要目的: 分析無張力修補術治療腹股溝復發疝患者的臨床效果。方法: 選擇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1例復發疝患者作為分析對象,患者入院后均采用無張力修補術進行治療。結果: 本組51例均實現一期痊愈,術后隨訪1年,無1例復發。結論: 無張力修補術治療復發疝的臨床療效顯著,應推廣使用。
關鍵詞腹股溝疝;復發疝;無張力;修補術
【中圖分類號】R656.2+1
腹股溝疝也被稱為疝氣,可按照腹腔臟器的疝出部位將腹股溝疝分為直疝與斜疝兩種,治療腹股溝疝時通常采用手術療法,實施手術治療后疝氣的復發率為4%~10%,術后半年至一年容易復發疝氣,對于腹股溝復發疝患者應注意擇期進行手術,并合理選用手術方式[1]。本文分析了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腹股溝復發疝患者的臨床效果,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我院在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51例作為分析對象,男47例,女4例;年齡在15歲至87歲之間,平均(64.9±4.6)歲。所有入選者均被確診為腹股溝復發疝,直疝2例,斜疝44例,復合疝5例;接受過1次手術者41例,2次10例;Gilbert分型情況為I型~VII型,合并疾病如下:慢性便秘7例,肝硬化12例,肺炎19例,糖尿病24例,腦卒中7例,冠心病13例,慢性咳嗽11例。
1.2 方法
患者入院后采用無張力疝修補術進行治療,治療方法具體如下:如復發疝患者的手術切口存在感染跡象,則先進行清創處理,在清創時盡量為患者保留正常的組織,待切口感染癥狀消退后再實施手術。根據患者的病情實施腰麻、硬麻或全麻,麻醉成功后采用組織融合性良好、抗感染力強及不可吸收的聚丙烯材料進行無張力修補。切開原切口,同時將切口附近的瘢痕組織去除,將肌腱膜切開后盡量避免廣泛剝離,疝囊暴露后測量疝環口的缺損面積,并測定環口周圍組織強度大小。實施疝環填充治療時,如發現疝囊體積較小,則無需切開疝囊,將直疝者的疝囊推入到直疝三角中,并將斜疝者的疝囊推入到內環口中;如疝囊體積較大,則先切開疝囊,采用近端結扎的方法將大疝囊分為能夠放入充填網塞的若干個小疝囊,隨后利用充填網塞將分割后的疝囊推回腹腔中。完成上述操作后,將充填網塞放入到疝環中,同時固定好周圍組織、腹橫筋膜與充填網塞;隨后在子宮圓韌帶、精索后放置成型補片,同時在髂恥束、腹股溝的韌帶及腹肌腱弓上固定好成型補片。在實施手術操作的過程中注意保護好疝囊周圍組織神經,實施修補術后盡量將原補片取出,如腹腔粘連嚴重且無法將原補片取出,則予以保留,術后常規應用抗菌藥物[2]。
實施無張力疝修補后,本組51例均實現一期痊愈。術后應用抗菌藥物的時間為1d~2d,術后4h~6h本組中46例可起床下地活動,8h后均能夠下床活動。術后切口輕度疼痛者32例,中度疼痛者17例,重度疼痛者2例,為重度疼痛者應用止痛藥后,疼痛感得到有效緩解。術后無1例出現心、腦、腎等器官損傷,傷口感染1例,尿潴留7例,陰囊積液3例,陰囊血腫1例。對于出現并發癥的患者,則給予對癥處理,包括根據藥敏測試結果應用抗菌藥物,留置導尿管、穿刺陰囊抽液等。采用上述方法進行對癥處理之后,患者的臨床癥狀得到有效緩解。術后隨訪1年,無1例復發。
腹股溝復發疝出現的原因包括術者放置平片或網塞的位置出現偏差,沒有發現與治療隱匿疝或復合疝,固定平片或網塞的方法不正確,補片面積過小,補片感染及術后患者的腹內壓上升等[3]。為了有效治療復發疝患者,在臨床上要注意合理選擇手術時機與手術方式。如在治療復發疝患者時采用傳統修補術,則將會增加疝氣再次復發的概率。這主要是因為采用傳統修補方法進行治療時要求對疝囊周圍組織進行廣泛分離,并需要對層次不同的腹腔組織進行強行縫合,因此容易造成手術治療再次失敗,從而增加疝氣復發率[4]。采用無張力修補技術時可以充分考慮腹溝區的正常生理解剖結構,并在此基礎上利用能夠與組織實現相容的材料增強腹股溝的后壁強度。在實施無張力修補時還可以使修補材料有效對應正常生理解剖層次,對合過程無張力,因此能避免干擾正常生理解剖,這就有助于術后恢復及預防疝氣復發[5]。本研究采用了無張力修補技術對51例復發疝患者進行治療,結果證實本組患者均實現一期痊愈,且在隨訪1年中無復發患者,提示無張力修補可以有效治療復發疝,防止腹股溝疝復發,再次證實了上述觀點。綜上所述, 無張力修補術治療復發疝的臨床療效顯著,可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黎春明,何勇,呂良.恥骨聯合上小切口在雙側精索靜脈曲張及合并腹股溝疝手術中的應用[J].海南醫學,2013,24(17):2580-2582.
[2]王厚清,劉修恒.高齡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合并腹股溝疝的同期手術治療體會[J].臨床外科雜志,2013,21(5):375-377.
[3]劉意,錢峻,吳建波.免固定與釘槍釘合腹腔鏡下經腹腹膜前補片植入術治療腹股溝疝的療效比較[J].實用臨床醫藥雜志,2014,18(23):90-91.
[4]范中寶,榮大慶,柳青峰.雙層立體補片與聚丙烯充填式網塞補片修補無張力腹股溝疝的效果比較[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4,18(34):5535-5539.
[5]唐飛,陳立軍,李學超,等.綠激光前列腺氣化術同期聯合無張力疝修補術治療良性前列腺增生合并腹股溝疝(附13例報告) [J].軍事醫學,2012,36(8):623-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