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分析
熱米拉·艾爾肯
(新疆烏魯木齊市維吾爾自治區人民醫院新疆烏魯木齊830001)
摘要目的:分析探討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診斷方法和治療手段。方法: 選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80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對患者的臨床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探討患者的診斷方法和個體化的治療結果和結局。結果: 根據研究結果,本次研究的80例患者中,被誤診為稽留流產的有2例,被誤診為早孕外院而行刮宮術的有1例;主訴有停經史和陰道少量出血的患者有42例,無癥狀者經彩超直接確診的有12例,共有54例患者在治療前確診。在診斷方法上,超聲檢查、 核磁共振成像檢查、婦科檢查、血CG檢查等綜合運用可以幫助確診。在治療方法上,要根據患者的彩超檢查和血CG檢查來制定治療方案。結論: 剖宮產瘢痕妊娠誤診的幾率較大,患者應早診斷早治療。
關鍵詞剖宮產瘢痕妊娠;早期診斷;個體化治療
【中圖分類號】R714.2
剖宮產瘢痕妊娠(CSP)是指胚胎種植于子宮瘢痕處的異位妊娠病癥類型,發生于剖宮產術后遠期,屬于醫源性疾病。隨著剖宮產技術的發展,剖宮產率在逐年上升,而相應的剖宮產瘢痕妊娠的發生幾率也隨之而升高[1]。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剖宮產瘢痕妊娠的病因尚不明確,所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是保護患者生命安全的、保留生育能力的最佳途徑。我院為進一步提高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的診療效果,選取了80例患者作為臨床研究對象進行專項研究。現將結果報道如下。
1.1 臨床資料
選取我院于2013年3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80例作為臨床研究對象。患者年齡為22-36歲,平均年齡(30±2.1)歲;初產婦43例,經產婦37例;6例有剖宮產史,20例有流產史。所有患者均采用超聲檢查。
1.2 治療方法
1.2.1 藥物保守治療
給予患者米非司酮聯合甲氨蝶呤進行治療:口服米非司酮片,每日2次,每次50毫克;三天之后減少劑量,改成每日服1次,每次25毫克。單次肌注射甲氨蝶呤,劑量為50mg/m2。此外,患者還需進行超聲檢查和監測血CG。
1.2.2 藥物預期治療聯合宮腔鏡下刮宮術保守治療
口服米非司酮片,每日2次,每次50毫克;三天之后減少劑量,改成每日服1次,每次25毫克。次肌注射甲氨蝶呤,劑量為50mg/m2。在治療的第四天和第七天監測患者的血清β-HCG情況,如果血清β-HCG下降至正常值,則可以開展手術治療宮腔鏡下刮宮術進行治療。如果血清β-HCG上升或者是沒有下降至正常值,那么就要重復進行前面所述的藥物治療。在藥物保守治療期間,給予患者嚴密的B型超聲和β-HCG監測。
1.2.3 球囊壓迫止血術
術前準備好22號弗雷氏尿管作為球囊,之后再綜合考慮孕周、宮腔大小等因素,使用B超進行監測,在球囊內注射10-30毫升的生理鹽水,從而達到壓迫宮腔止血的治療目的。在術后的24小時之內,每隔1小時就放出一點球囊液體。
2.1 臨床診斷結果
本次研究中,主訴有停經史和陰道少量出血的患者有42例,無癥狀者經彩超直接確診的有12例,共有54例患者在治療前確診。被誤診為稽留流產的有2例,被誤診為早孕外院而行刮宮術的有1例,共有3例患者被誤診,在行刮宮術的過程中發生了大出血,經過輸血治療之后,將患者轉院治療。
2.2 治療結果
本次研究采用了藥物保守治療、藥物預期治療聯合宮腔鏡下刮宮術保守治療以及球囊壓迫止血術等治療方法。80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的血清β-HCG小于3000U/L,在采用米司非酮聯合甲氨蝶呤進行治療之后,患者得以痊愈。25例患者首先采用的是藥物預期治療(米司非酮聯合甲氨蝶呤),在血清HCG水平下降至正常值之后進行宮腔鏡刮宮手術。30例患者首先采用藥物預期治療,之后在B超監測下進行宮腔鏡刮宮手術,在術后進行球囊壓迫止血手術。
3.1 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診斷
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早期癥狀不明顯,因而早期診斷比較困難,發生誤診的幾率比較大。超聲檢查是臨床中診斷剖宮產瘢痕妊娠常用的診斷方法,但是超聲診斷應用于臨床前的診斷并不能使患者得到確診,患者需要在手術過程中或者手術之后才能通過病理檢查來得到確診,所以說單獨采用超聲檢查對診斷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意義不大[2]。在醫療技術不斷向前發展的情況下,醫學研究發現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普遍具有如下特征:①有一次或者一次以上的剖宮產經歷;②瘢痕部位有腫塊,同時血HCG水平也比正常妊娠產婦要低;③瘢痕處有侵入性絨毛。這就提示我們,在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早期診斷中,應該綜合采用超聲檢查、核磁共振、婦科檢查、剖宮產史、血HCG水平檢測等來進行確診,增強診斷的安全可靠性。在以上幾種診斷技術中,核磁共振是一種無損傷、成像面多、組織分辨率高、對血流極其敏感的診斷技術,將它應用于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早期診斷中,能夠借由它的優點而使診斷正確率得到大大的提高[3]。
3.2 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治療
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治療的核心是終止妊娠,從而阻斷孕卵繼續在子宮內生長造成子宮破裂、子宮大出血[4]。就目前的情況而言,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早期診斷已經具有很大的進步,這就給早期的治療創造了很好的條件,首先是患者的病情沒有晚期情況下那么復雜,其次是患者保留生育能力的幾率要高很多。根據本次的研究結果,筆者認為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治療要針對患者個人的病情而定。在早期剖宮產瘢痕妊娠的治療當中,藥物保守治療是應用最多的治療方法,而大量的臨床研究資料也表明采用藥物保守治療的成功率非常高。而對于病情較為嚴重、確診時間比較晚的患者,其治療可采用藥物預期治療聯合宮腔鏡下刮宮術保守治療。而對于患者發生大出血的情況(比如被誤診為早孕外院而在刮宮治療過程中大出血),則要補加宮腔球囊壓迫止血術。
綜上,剖宮產瘢痕妊娠患者應及早診斷與治療,從而降低治療風險,提高治療效果。
參考文獻
[1]姜春鳳.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特點及不同臨床類型治療結果的回顧性分析[J].中國醫藥指南,2012,34(30):576-577.
[2]向陽.關于剖宮產瘢痕妊娠的分型與治療方法的選擇[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志,2012,18(06):401-402.
[3]孫雪,姜麗紅等.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分析[J].中國醫科大學學報,2013,04(06):569-570.
[4]崔景智,尚維群.腹腔鏡治療剖宮產瘢痕妊娠的臨床觀察[J].中國醫藥指南,2013,21(30):45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