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損傷患者實施康復護理干預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及膀胱管理的改善情況研究
陳夢婷
(無錫市錫北人民醫院康復科江蘇無錫214194)
摘要目的:對脊髓損傷的患者實施康復護理干預措施,觀察其生活自理能力機膀胱管理的改善情況。方法:抽取2014年1月-2015年03月我院10例脊髓損傷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取數字表法隨機抽取5例患者,對其行常規護理措施,設為對照組,另5例采取康復護理干預措施,設為觀察組。對兩組進行三個月的護理措施后觀察其生活自理狀況以及膀胱管理的改善情況。結果:觀察組的AD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的膀胱管理狀況明顯優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對脊髓損傷的患者加強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后,可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膀胱管理情況,可推廣使用。
關鍵詞脊髓損傷;康復護理干預;膀胱管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脊髓損傷(Spinal Cord Injury,SCI)是因某處發生的脊髓損傷而致使患者出現的神經功能障礙,通常會引起其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泌尿系統等功能的障礙[1]。本文主要通過對10例脊髓損傷的患者行康復期的護理干預措施,探討其護理效果,具體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抽取2014年1月-2015年03月我院10例脊髓損傷的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所有患者經診斷均確診為脊髓損傷。觀察組5例患者男4例,女1例,年齡37-68歲,平均(52.8±6.7)歲;其中4例為C4損傷,1例為C6損傷。對照組5例患者中男4例,女1例,年齡35-70歲,平均(50.8±7.5)歲;其中3例為C4損傷,2例為C6損傷。兩組患者在性別、年齡、病情分布等一般資料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研究對象在知悉本次研究目的后,均同意參與實驗,并同意簽署知情同意書。
1.2 方法
1.2.1 常規護理措施
兩組患者均進行常規的護理措施,觀察患者的臨床癥狀,對其進行術前評估,判斷患者基本的自理能力、病情特征、心理狀況以及依從度,觀察患者的面部特征、體溫、血壓、大小便情況以及心理變化,及時對其進行翻身,囑咐患者多汲取維生素豐富的水果和食物。對于癱瘓關節要定期進行按摩,制定好日常的活動計劃,以免出現深靜脈血栓等并發癥。若患者出現焦慮、緊張等消極情緒,要及時幫助其排解心情,以免影響治療和康復效果。術后要注意觀察患者的疼痛情況和愈合情況,防范各種風險事故的發生,對壓瘡等發生率高的并發癥要做好預防措施。在康復期為患者制定合理的活動計劃,如關節活動訓練、排尿功能鍛煉、排便功能鍛煉、呼吸功能鍛煉等。指導患者如何進行正確的自我護理,并與患者出院時進行相應的藥物指導,囑咐患者定期進行復查。
1.2.2 康復護理干預措施
觀察組在上述常規護理措施的基礎上進行康復期的護理干預,主要體現在以下幾點:
①加強疾病知識的宣傳教育
依據不同文化程度的患者進行針對性的疾病指導,對患者及家屬宣傳疾病的發病原理、并發癥的發生機制。由于該類病癥容易引發患者的膀胱異常,大部分患者存在癱瘓等病癥,需指導患者如何進行導尿管的使用,對患者的自我衛生情況進行密切監督。在住院患者間定期開展健康知識的宣傳講座,通過經驗的交流更多的了解患者的情況,提高患者的依從性。
②加強康復護理干預
為患者成立專門的康復護理訓練小組,成員必須具有一定的專業性,不僅包括護理人員,也需有專門的康復醫師和主治醫師的參與。在常規的康復訓練的基礎上要加強護理服務的質量,增加日常生活自理方面的輔導。
③加強心理護理干預
不僅要對患者進行定期的檢查和評估,也需結合不定期的抽查。一旦發現患者存在一些心理波動,應及早進行疏導,實行人性化的護理服務,不僅要求護理人員具備親和的服務態度,也需要具備足夠的耐心,對于患者的各種消極情緒都能以積極的態度進行應對和處理。
1.3 觀察指標
①采用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評定量表Barthel指數作為評判標準,其中包括10個生活指標,總分100分,分數越高,則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越強。②患者的膀胱管理可通過癥狀管理、飲水管理、持續膀胱訓練、正確間歇導尿等指標進行觀察。
2.1 兩組患者生活自理能力的比較分析
觀察組的ADL評分(86.7±5.6)明顯高于對照組(62.8±4.9),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x2=21.079,P<0.05)。
2.2 兩組患者膀胱管理的比較
對兩組患者進行三個月的護理措施后,觀察組患者癥狀管理4例(80%),飲水管理4例(80%),持續膀胱訓練4例(80%),正確間歇導尿5例(100%),均顯著高于對照組的3例(60%),3例(60%),2例(40%),2例(4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
在我國逐漸攀升的經濟水平之下,脊髓損傷的發生率呈現出逐年遞增的趨勢,該病癥是一類十分嚴重的并發癥,可引發患者的行動功能障礙,從而對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帶來極大的不便和困難,也會對患者的家庭帶來巨大的經濟損失和精神傷害[2]。
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ADL評分明顯高于對照組,說明在實施康復護理干預措施后,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有了較大的提高。觀察組的膀胱管理水平也明顯高于對照組,提示經過了康復期的護理干預,患者的依從度更高,對病情的控制更加有效,避免病情的進一步惡化。
綜上所述,對脊髓損傷的患者加強康復護理干預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也對患者的膀胱管理有較好的改善效果,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李晶.脊髓損傷患者早期行間歇導尿的觀察及康復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8):759-760.
[2]梅迎雪,閆樹英,馬湘,等.脊柱脊髓損傷伴膀胱功能障礙的綜合訓練及康復護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9,24(20):1852-1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