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腺癌術后疼痛分析及護理對策
汪靜雯
(江蘇省人民醫院河西分院普外科乳腺病科江蘇南京210036)
摘要疼痛是目前臨床上最為常見的,也是術后最重要的臨床表現和癥狀。它也是一種生理與心理的綜合現象,良好的護理是緩解疼痛的重要環節。筆者在查閱相關資料的基礎上,初步總結了乳腺癌術后疼痛的因素、評估方法及護理對策。
關鍵詞乳腺癌;術后疼痛;評估;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3
乳腺癌已成為全球范圍女性最常見的癌癥,中國乳腺癌發病率也在不斷上升,并呈現出日益年輕化的趨勢[1]。目前治療乳腺癌的最重要手段是手術,術后患者出現不同程度的傷口疼痛是最常見的并發癥。疼痛往往會影響到傷口的愈合及康復。在臨床護理工作中,疼痛已成為繼體溫、脈搏、呼吸、血壓4大生命體征之后的第5生命體征,日益受到重視[2]。隨著現代護理的發展,術后護理工作中的一個重要的護理問題便是如何緩解疼痛。但是護理人員存在傳統的鎮痛觀念認識及缺乏疼痛知識[3]。通常情況下對于患者的疼痛,護士只是給予傳統的術后疼痛護理,即單純執行醫囑,并未進行其他的護理干預及應用,從而導致疼痛問題不能得到有效地解決。本文旨在探討乳腺癌患者術后疼痛的相關因素,及為促進患者身心良好的康復術后而采取的針對性的護理評估與干預。
乳癌術后不同時期影響患者舒適的原因并不相同。
1.1 術后一天內與手術有關的因素是患者疼痛和不舒適的主要原因,主要原因是由于乳腺癌術后切口加壓包扎引起的不舒適和引流管的放置對機體產生的不良刺激;
1.2 術后1-2天患者疼痛和不舒適的首要原因是手術切口疼痛,由于麻醉藥物的影響及鎮痛藥物的作用,患者對切口疼痛的的感受直到術后1-2天才最為強烈,。但此時引起疼痛不舒適的原因仍然包括切口敷料的加壓包扎及放置引流管帶來的刺激。
1.3 術后2-3天的疼痛與不適感主要與非手術因素相關。例如患側上肢活動受限、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等,由此可見隨著術后的恢復,患者對正常生理活動的要求逐漸增加。
為了達到控制疼痛的目的,醫護人員必須主動、客觀和持續地評估疼痛,并采取正確合適的控制措施。護士必須以患者主訴為基礎,及時準確全面收集患者資料,掌握患者疼痛的信息,對疼痛做出客觀的評估[4]。目前主要有以下幾種評估疼痛的方法:
2.1 根據WHO標準及術后患者的臨床表現,一般將術后疼痛程度分為4 級:無痛,患者咳嗽時,切口無痛或輕度疼痛,輕度可忍受的疼痛,能正常生活,睡眠基本不受干擾,咳嗽時感到切口輕度疼痛,但仍能有效的咳嗽;中度疼痛,中度持續疼痛,睡眠受干擾,需用鎮痛藥、不敢咳嗽,怕輕微振動,切口中度疼痛;重度疼痛,持續劇烈疼痛,睡眠受到嚴重干擾,需用鎮痛藥治療[5]。
2.2 數字式評定法:具體做法:用數字0~10 分表示疼痛的程度。0分表示無痛,1O分表示劇痛,讓患者自己選擇評分。
2.3 口述評分法:根據疼痛對生活質量影響程度做出的具體分級,把一條直線分成5 等分,0=無痛;1=可忍受疼痛;2=中度疼痛,適當干擾睡眠;3=重度疼痛:干擾睡眠;4=劇烈疼痛:嚴重干擾睡眠;5=無法忍受疼痛。患者根據自身的疼痛程度選擇合適的描述。
2.4 視覺模擬評定法:讓患者在一根10cm長的不作任何劃分的線段上,根據自己對疼痛的實際感受標出相應的點來表示疼痛程度。此方法使用靈活方便,患者有很大的選擇自由。
2.5 面部表情測量圖:它由6 個卡通臉譜組成,從微笑(代表不痛)到最后痛苦地哭泣(代表無法忍受的疼痛)[6]。
3.1 一般護理:護士動作應輕柔、準確、麻利,避免拖、拽等動作。保持病床整潔,夜間及早熄燈,減少噪音努力為患者營造緩解疼痛的優良環境。及時準確評估患者疼痛的程度及性質,適當松解繃帶,妥善固定引流管,但這并不能完全緩解術后疼痛。可利用分散注意力、聽音樂、按摩、改變體位、活動肢體、呼吸調整、以及冷敷、冰敷、熱敷等各種理療方法,減輕患者的疼痛感。如患者疼痛劇烈,及時匯報醫生遵醫囑使用止痛藥物。
3.2 心理護理:心理作用對任何一種形式的疼痛都有重要的作用,是疼痛形成、發展和轉歸的重要因素[7]。疼痛作為一種生理和心理共同影響的臨床癥狀, 可以通過良好的術后護理和心理護理而減輕。因此心理護理對于術后疼痛的患者來說是極其重要的。護理人員通過與患者的交流,了解患者心理,可以減輕患者對疼痛的壓力與對疾病恐懼,從而幫助患者樹立信心戰勝疾病。醫護人員的誠懇態度、耐心細致、和藹親切能使患者心情舒暢,精神振奮,贏得患者的信賴,有助于緩解疼痛。及時向患者介紹疾病的相關知識也有助于患者解除顧慮。
3.3 健康宣教:加強術前健康教育,讓患者認識到切口敷料加壓包扎以及放置引流管的重要性,以及其帶來的不適感,讓患者提前做好心理準備。術后指導患者如何通過改變體位,起身咳嗽時局部按壓傷口,以減輕疼痛感。同時對患者家屬進行教育,在患者訴疼痛時用患者感興趣的事幫助其分散注意力。
術后疼痛是困擾手術患者的一個突出問題,已成為術后患者的主要護理問題。對于術后疼痛采取及時有效的干預,逐漸成為護理臨床工作的重點。通過了解術后引起疼痛的主要因素,采用正確的疼痛評估方法,給予切實可行的護理措施,積極有效的綜合性干預,可以有效減輕患者術后的疼痛及不適感,提高患者的整體舒適度。
參考文獻
[1]喬友林,張保寧,歐陽濤,等. 中國乳腺癌流行病學調研項目[R].上海:中國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研究所流行病學研究室、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腫瘤醫院乳腺中心、中國癌癥基金會、輝瑞公司等,2011.
[2] 李柳芬.疼痛管理在術后疼痛控制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08,23(6);656-566.
[3] 王燕,曲靜,原麗偉,等.護士對病人術后鎮痛認知的調查[53].護理學雜志,2004,19(24);31-32.
[4] 鐘婕娟.手術后疼痛的評估與護理[J].當代護士,2010,(5):48-49.
[5] 李冬.外科患者疼痛的評估與護理的思考[J].醫學信息(下旬刊),2009,2(4):130.
[6] 姜安麗.新編護理學基礎[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06:254-257.
[7] 楊景芳,劉育瓊,莫劍妹.外科患者術后疼痛的護理干預[J].中國醫藥導報,2010,7(1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