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的術中護理配合
吳炎艷
(金華市東陽婦幼保健院浙江金華322100)
摘要目的:探討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的術中護理配合情況。方法:回顧分析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間我院收治的42例子宮肌瘤患者腹腔鏡切除術的術中護理配合情況,并進行總結和歸納。結果:所有患者的手術非常順利,手術平均時間為(1.4±0.2)h,術中出血量為(53.1±15.6)mL;術后平均住院時間為(6.4±1.2)d,所有患者未出現任何嚴重并發癥,均得到康復出院。結論:在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操作過程中,采取良好的護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手術效率和安全性,改善和提高患者預后效果,具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護理配合
作者簡介:吳炎艷(1988-),女(漢),浙江省東陽市人,本科,護師,主要從事方向: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71
子宮肌瘤是臨床常見一種婦科疾病,也是女性生殖器最為常見的一種良性腫瘤,對女性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質量帶來極大影響[1]。近年來,隨著醫療技術的進步和發展,腹腔鏡技術在子宮肌瘤切除術中得到廣泛應用,其具有創傷小、出血少、安全性高的特點,而該手術的實施需要良好的護理配合,尤其是術中護理配合,直接關系到手術質量。本文主要對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我院收治的42例子宮肌瘤患者腹腔鏡切除術的術中護理配合進行回顧分析,報告正文如下。
1.1 臨床資料
對我院收治的42例子宮肌瘤患者腹腔鏡切除術的術中護理配合情況進行回顧分析,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宮肌瘤診斷標準。患者年齡為30到68歲,平均(53.2±2.4)歲,病程0.5到10年,平均(5.4±0.3)年。其中,9漿膜下肌瘤,14例黏膜下肌瘤,19例肌壁間肌瘤。肌瘤直徑2.1到5.2cm,平均(2.5±1.4)cm。所有患者均無腹部手術史,術前均通過心、肝、腎功能等基本檢查,結果均正常。所有患者均接受腹腔鏡手術治療方案,并簽字確認。
1.2 護理方法
子宮肌瘤腹腔鏡下切除術的術中護理配合包括兩個方面:
(1)巡回護理人員的護理配合:①當患者送入手術室后,護理人員應和醫生、麻醉師進行資料核查,確保無誤后才可實行后續操作。②建立靜脈通路,應用相應規格的套管針迅速在患者右側創建靜脈通路。③配合麻醉師,應嚴密監測患者的心率、血壓、脈搏等體征;在實施誘導給藥前,嚴格按照流程給予患者適量的芬太尼等藥物;誘導給藥完成后,有效配合麻醉師實施氣管插管麻醉,并妥善固定;并妥善準備吸痰器具。④調整患者體位,麻醉起效后,應對患者體位進行正確擺放,行截石位,在患者大腿處放置腳架,角度為85°左右。手術時應調整床位,頭低腳高,并用海綿墊于患者肩部達到固定作用。⑤連接并檢查相關儀器,對腹腔鏡及相關設備進行正確連接后再進行檢查,把電切、電凝儀器腳踏板置于主治醫生腳下處,并告知醫生;將相關儀器開啟并進行調節;當腹腔鏡置入患者腹部時,應密切觀察二氧化碳情況,并進行核對,通常維持氣體流量2到3L/min,氣腹壓12到14mmHg。⑥配合手術醫生對患者的陰部進行消毒、探查等工作;和麻醉師密切配合,時刻注意患者的生命體征變化及導管的通暢性;認真傾聽及落實術中醫囑,隨時準確提供術中所需藥物,并做好記錄。
(2)器械護理人員的配合:①術前進行洗手消毒等工作,并對手術器械進行全面檢查,確保器械功能正常發揮;②核對器械,術前應和巡回護理人員一起核對紗布、縫針等器械,術后應對這些器械進行一一核對。③儀器藥品的準備,應準備必要的急救藥品。消毒、鋪巾完成之后正確連接儀器設備的導線、導管,將上端妥善穩固在腹腔鏡孔上。③手術操作配合,根據實際的手術操作流程,探查到瘤體后,提供佩帶針頭的注射器;再配合手術醫生,提供抓鉗、提夾及單極針等,進行粘連分離和瘤體切除等操作,然后提供持針器進行縫合處理,在此過程中應協助主治醫生處理好難點問題。應將手術后獲得的標本妥善保管,手術完成后配合醫生進行創口處理。
本組42例子宮肌瘤患者的腹腔鏡下切除手術非常順利。手術時間1.1到2.2h,平均(1.4±0.2)h,術中出血量50.7到85.6mL,平均(53.1±15.6)mL;術后住院時間7到11d,平均為(6.4±1.2)d,所有患者未出現創口感染、大出血等嚴重并發癥,均獲得良好預后,康復后出院。
子宮肌瘤是女性臨床常見的一種婦科病癥,發病率較高,基本上屬于良性腫瘤[2]。常規開腹手術治療,存在創傷大、術中出血多、并發癥易發生等不足,給患者帶來極大的痛苦[3]。近年來,隨著腹腔鏡技術的不斷發展和廣泛應用,在婦科手術中發揮中重要作用,該手術類型具有微創傷、出血少、手術時間短、安全性高的優勢。實踐表明,在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手術中實施合理有效的術中護理配合,可有效縮短手術時間,減少并發癥發生。
在圍手術期間,術中護理配合直接關系到手術的安全性和順利性[4]。本研究中,術中護理配合主要從兩方面展開:一是巡回護理人員配合,主要有核對患者的臨床信息,以確保無誤;妥善建立靜脈通路;配合并協助麻醉師操作,密切觀察患者的體征變化;正確調整患者的體位,并做好患者的身體保護工作;檢查并連接好相關的器械設備,清點藥品、器械;配合主治醫生手術操作,認真執行術中醫囑。二是器械護理人員配合,妥善準備和檢查手術器械;正確傳遞醫生需要的器械;手術完成應認真、仔細核對器械數量;妥善包括瘤體切片標本。本組42例患者的腹腔鏡子宮肌瘤切除術均獲得成功,患者的手術平均時間為(1.4±0.2)h,術中出血量為(53.1±15.6)mL;術后平均住院時間為(6.4±1.2)d。可以看出,良好的術中護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手術效率,減少患者的手術疼苦。
總而言之,術后護理配合是圍手術期護理工作的重要內容,是確保手術順利、成功的關鍵,因此必須重視和強化術中護理配合
參考文獻
[1]雷秀蓮.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的護理配合[J].實用臨床醫學,2013,14(12):86-88.
[2]李秀蘭.腹腔鏡下子宮肌瘤切除術的術中護理配合[J].中國保健營養,2012,(5):19-20.
[3]李斌,邱君君,華克勤.腹腔鏡手術治療子宮肌瘤的臨床應用決策[J].國際婦產科學雜志,2012,39(05):417-420.
[4]孫飛,陳群,章雅萍.腹腔鏡下子宮次全切除術的手術配合[J].現代中西醫結合雜志,2012,21(04):533-5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