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手術后下肢深靜靜血栓的頇防護理
葉華芬
(重慶市忠縣中醫院外科重慶404300)
摘要目的:探究外科手術后深靜脈血栓的臨床預防護理內容。方法:選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外科接受手術治療的68例,患者在術后出現深靜脈血栓,對患者實施相應的治療和護理措施,探究其臨床效果。結果:所有患者在術后出現相應的下肢深靜脈血栓,為圍手術期的并發癥,在護理和治療中積極采取措施,同時對患者的病情進行實時監測能夠有效保證患者的臨床治療效果。結論:在患者進行外科手術時結合手術標準進行治療,同時加強患者的術后監管護理,能夠有效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同時提高患者的臨床術后恢復速率,值得在臨床外科中運用。
關鍵詞外科手術; 深靜脈血栓; 預防護理
【中圖分類號】R473.6
下肢深靜脈血栓是臨床外科手術后需要臥床休養患者的多見并發癥,其形成來源于患者在手術治療后出現下肢深靜脈腔的血液異常凝結,使得患者出現對應的血栓癥狀,臨床往往不能及時發現,因此很容易導致患者不能進行及時的防治處理,不及時處理很容易導致患者出現全身癥狀甚至死亡[1]。本研究對一段時間在我院進行外科手術治療后出現下肢深靜脈血栓患者進行預防護理措施的探討,取得了滿意效果,現對此做相關報道。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2年7月至2014年12月在我院外科接受手術治療的68例,其中男性患者28例,女性患者40例,患者年齡在30~74歲,平均年齡為46.9歲。所有患者均接受手術治療,并且在術后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臥床靜養,其中42例患者伴有肥胖癥狀,24例患者有左髂總靜脈受到壓迫,導致其出現下肢血流速度降低,同時血管內膜受到不同程度的損傷。所有患者的血液均有不同程度的高凝性質。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外科手術,33例患者接受了髖關節和膝關節的關節矯形治療,24例患者接受了腹部手術,另外11例患者接受了盆腔的婦科以及泌尿科手術。患者采用了下肢的局部麻醉,同時患者在術后需要進行長時間的靜養,否則將對患者的身體恢復帶來巨大影響[2]。所有患者接受手術治療后機體均處于不同程度的應激,其中59例患者在術前受到了灌腸治療。患者在進行手術治療均出現不同程度的深靜脈血栓癥狀,因此在對患者的原發病進行治療的同時對患者的基礎生命體征進行監控,同時對患者進行擴血管和活血治療,治療方式主要采用藥物的靜脈注射,同時在護理過程中要注意將患者的下肢抬高一定角度,對患者輔以按摩治療,對患者治療后進行相應的功能訓練和康復性訓練[3]。
1.3 統計學處理方法
采用SPSS18.0軟件對數據進行分析處理,計量單位采用t檢驗,計數單位采用卡方檢驗。
68例術后出現深靜脈血栓的患者有4例患者在手術后的24h內出現死亡,7例患者在治療聯合護理措施后出現下肢癱瘓,8例患者的病情所有好轉,并且采用輔助工作能夠正常活動,另外49例患者在術后康復出院。
外科手術患者在術后很容易并發深靜脈血栓,其病情較為危重,尤其是對于手術后活動障礙的患者,其與患者手術操作密切相關。患者在術后的兩天內是深靜脈血栓的高發時間,出現這種癥狀的概率較大,因此臨床護理和治療需要針對患者的病情做相應的預防護理工作[4]。多年來,其臨床治療效果未見質的跨越,不同報道顯示其臨床治療效果基本處于同一個范圍。患者的形成機制不同也導致其處理方式有所不同,因此,在手術過程中對患者謹慎處理,同時對患者起預防作用,同時對患者進行實時監測能夠對患者的病情做及時處理,從而進行有效控制[5]。
外科手術過程中對患者進行預防和治療,不僅在手術前要對患者進行全面評估,同時對患者的高血壓、貧血以及糖尿病的疾病做護理防范,同時對患者的飲食進行綜合護理,對患者的大便實施通暢護理,結合高纖維素飲食。對于患者在手術前要結合進行抗生素治療。另外在手術過程中減少手術誤差,從而對患者的手術時間和出血量做相應的控制,避免在盡可能減少出血量,降低驅血帶的使用,同時避免在手術過程中導致血管內膜損傷,另外在手術后保證良好的生活習慣能夠降低深靜脈血栓的發生率,另外對患者的水電解質平衡進行治療,盡可能保證患者的機體平衡,同時盡可能保證患者在一個無菌、整潔、安靜地環境中進行修養,能夠降低切口感染的發生率。患者在術后休養中要適度抬高下肢,有利于患者下肢靜脈回流,并且在患者術后做要進行深呼吸,同時在穩定后進行康復訓練,做適量的運動,加速患者下肢靜脈循環。對于需要進行穿刺的患者則要根據患者的穿刺部位做好相應的抗炎抗感染工作,同時做好抗凝工作,預防血栓的出現,同時對患者的出血情況進行密切觀察,例如牙齦、切口以及消化道出血情況。
本研究中,68例術后出現深靜脈血栓的患者有4例患者死亡,7例患者在治療聯合護理措施后出現下肢癱瘓,8例患者的病情所有好轉,并且采用輔助工作能夠正常活動,另外49例患者在術后康復出院。因此,在患者進行外科手術時結合手術標準進行治療,同時加強患者的術后監管護理,能夠有效減少下肢深靜脈血栓和肺栓塞的并發癥發生情況,同時提高患者的臨床術后恢復速率,值得在臨床外科中運用。
參考文獻
[1]李瑤,李紅斌. 低分子肝素鈉在腹部外科手術后預防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的效果觀察[J]. 中國當代醫藥,2014,21(21):52-53+56.
[2]趙利民. 中西藥物預防人工髖關節假體置換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J]. 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3,22(17):4130-4136.
[3]姜洪池,朱化強. 重視腹部外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防治[J]. 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0,12(30):989-991.
[4]李偉,田宇劍,李界明,等. 氣壓治療防止腹部手術后下肢靜脈血栓形成療效分析[J]. 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12,09(26):921-922.
[5]馮志東,李雁,代義壯,等. 下腔靜脈濾器植入、藥物溶栓及取栓手術個體化治療外科手術后下肢深靜脈血栓形成[J]. 中國社區醫師(醫學專業),2012,30(14):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