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質護理對冠心病患者的影響分析
周輝敏
(新疆兵團第六師新湖農場醫院新疆瑪納斯832208)
摘要目的:分析優質護理對冠心病患者的影響。方法:搜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冠心病58例,依據護理方式不同進行分組。接受常規護理29例入組對照組,接受優質護理29例入組實驗組。觀察比較兩組效果。結果:實驗組抑郁、焦慮改善較好(P<0.05),滿意度較高(P<0.05),差異顯著。結論:冠心病患者采用優質護理,抑郁、焦慮狀態改善顯著,值得運用。
關鍵詞冠心病;優質護理;影響
【中圖分類號】R473.5
冠心病為心血管疾病,近年來,人口老齡化問題嚴重,生活方式及飲食結構改變,本病發病率不斷上升,直接影響患者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藥物治療是臨床處理本病的主要方法,除積極治療外,需給予患者相應護理,培養患者良好健康行為及生活方式,提高保健意識,密切配合,促進療效。現搜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冠心病58例,總結性分析優質護理的實施方法及效果,并回顧如下。
1.1 一般資料 搜集本院2014年3月-2015年3月冠心病58例,依據護理方式不同進行分組。接受常規護理29例入組對照組,均齡(37.65±5.42)歲,年齡范圍34-62歲,女患者與男患者分別13例、16例。接受優質護理29例入組實驗組,均齡(37.60±5.36)歲,年齡范圍33-63歲,女患者與男患者分別14例、15例。對照組與實驗組臨床資料比較(P>0.05),無顯著差異。
1.2 方法 優質護理具體措施為心理干預、用藥護理、飲食護理、康復護理。
1.2.1 心理干預 本病易反復,病程較長,大多數患者有煩躁不安、焦慮、抑郁和恐懼等,影響療效。重視對患者的心理干預,與其多溝通,掌握心理情緒狀態,了解不良心理產生的原因,并實施針對性指導。告知患者疾病可控可防性,說明治療必要性及重要性,講解與疾病有關的知識,如病因、癥狀、治療等,使其對疾病形成正確認識,糾正偏見。教會患者自我調節情緒的方法,如轉移法、意向放松法和傾訴法等,穩定情緒。
1.2.2 用藥護理 說明堅持用藥對身體健康和疾病康復的重要性,介紹藥物作用機制、服藥方法、用量、不良反應等,鼓勵、激勵患者堅持、正確用藥,防止出現不按時用藥、漏服等現象,影響療效。
1.2.3 飲食護理 提倡患者少食多餐,飲食以易消化、低脂和低鹽為主,多食鉀、蛋白質、鈣豐富的食物,忌食刺激性食物。囑患者多飲水,并多食粗纖維食物,如芹菜、香蕉、薯類等,預防便秘。
1.2.4 康復護理 結合患者病情及個人喜好,制定運動計劃,幫助其選擇訓練項目,如步行、太極拳、慢跑和散步等,向其說明適當運動對疾病康復、保護心臟起到的積極作用,使患者長期堅持訓練。
護理前與護理后,評估對照組及實驗組抑郁、焦慮程度,比較評分。問卷調查兩組滿意度,并對比。
1.3 效果標準 不滿意:問卷評分<60分;一般:問卷評分60-89分;較滿意:問卷評分≥90分。滿意度=不滿意+一般。
1.4 統計學分析 對本文所得實驗數據均采用SPSS 13.0統計學軟件進行檢驗,所得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所得計數資料采用X2檢驗,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1 抑郁及焦慮 對照組護理前抑郁評分(53.26±8.59)分,焦慮評分(51.25±8.63)分,護理后抑郁評分(46.50±7.54)分,焦慮評分(44.03±8.33)分。實驗組護理前抑郁評分(53.54±8.44)分,焦慮評分(51.31±8.75)分,護理后抑郁評分(32.09±5.26)分,焦慮評分(37.72±5.79)分。護理前兩組評分比較(P>0.05),無顯著差異。護理后兩組評分比較,實驗組較低(P<0.05),差異顯著。
2.2 滿意度 對照組不滿意6例,一般12例,11例較滿意。實驗組不滿意1例,一般11例,17例較滿意。兩組滿意度分別79.31%、96.55%,實驗組較高(P<0.05),差異顯著。
冠心病患者心肌缺氧缺血引起胸悶、氣促、胸痛、乏力和心悸等,出現焦慮、抑郁和恐懼,加上病情易反復,患者需經常入院接受治療,整體健康水平及生活質量下降[1]。研究顯示,本病對患者造成較大精神刺激,患者心理反應復雜,療效及預后受到一定影響。在負性情緒下,機體交感神經興奮增加,分泌皮質醇激素較多,體內腎上腺皮質激素、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等分泌增多,糖皮質激素的水平相應升高,血小板聚集異常,植物神經功能明顯失調,造成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血管收縮,且心肌耗氧量明顯增加,出現心肌梗死、心絞痛和心律失常等,病情嚴重者直接發生猝死[2]。由此可見,治療期間需配合一定護理措施,幫助患者消除或緩解負性情緒,提高配合度,提高療效。優質護理是近年來興起的模式,基于現代化護理理念,以向患者提供科學、有效、精心護理為目的,結合疾病特點與患者需求展開服務。優質護理具體包括心理干預、用藥護理、飲食護理、康復護理等,措施具有較強針對性,能滿足患者對護理服務的基本需求,能充分發揮護理作用[3]。本研究中,實驗組接受優質護理,與對照組(常規護理)對比,抑郁、焦慮改善明顯,其中抑郁評分由(53.54±8.44)分下降至(32.09±5.26)分,焦慮評分由(51.31±8.75)分下降至(37.72±5.79)分;滿意度較高,兩組分別96.55%、79.31%,提示優質護理有一定應用價值,作用顯著。
綜上認為,優質護理可有效緩解冠心病患者抑郁及焦慮,患者較為滿意,可推廣。
參考文獻
[1] 楊慧.對冠心病患者實施優質護理干預的效果分析[J].當代醫藥論叢,2015,13(01):96-97.
[2] 舒惠瑄.優質護理對冠心病患者情緒及生活質量的影響[J].上海預防醫學,2014,26(06):350-352.
[3] 仇希.優質護理對冠心病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J].慢性病學雜志,2014,15(08):652-6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