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寶龍 苗虎
(河北省承德市寬城滿族自治縣中醫院 河北 寬城 067600)
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ASO)是一種常見的慢性疾病,它是一種全身動脈硬化性的疾病,臨床表現在下肢。它發病機理是動脈粥樣硬化涉及到下肢動脈,造成動脈狹窄或閉塞,從而引發患者出現肢體缺血的癥狀。在一般人群中,該病的發病率為10%,然而隨著年齡的增加,發病率會出現增加的趨勢,具統計年齡超過70歲的人群中,該病的發病率在17%左右。在臨床上,ASO的診斷方法較多,包括有彩色超聲多普勒、動態增強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數字減影血管造影(DSA)等[1]。尤其是DSA目前仍作為ASO診斷的金標準,隨著多層螺旋CT的發展,多層螺旋下肢動脈CT血管造影在臨床的應用越來越普遍,開始逐步取代傳統的減影血管造影檢查,本文回顧性分析了我院擬診的68例ASO患者資料,探討多層螺旋CT在診斷中的臨床價值。
本次研究資料收集自2012年2月-2014年3月,患者臨床表現為下肢冰涼、無力、麻木,有間歇性跛行、足背動脈搏動減弱、靜息痛以及壞疽和缺血性潰瘍。共計68例,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27例,年齡在31-79歲之間,平均年齡為(62.8±10.4)歲,病程時間為3個月-4年,在患者中有糖尿病史9例,高血壓患者15例。
患者取仰臥位,進行多層螺旋CT掃描,選用的儀器由美國通用公司生產的Prospeed雙排螺旋CT機,設置掃描參數如下:層厚為5.0mm,矩陣大小為512×512,螺距為 1、5,重建層厚 1.0mm,電壓為 120kV,電流為240mA。掃描前在肘正中使用高壓注射器以3.5ml/s的流率靜脈注射110ml左右的碘海醇-非離子型造影劑。CT值達到100HU時轉為手動掃描,范圍從腎動脈水平腹主動脈遠端直至踝關節水平。將圖像信息傳入工作站進行圖像重建,使用到的技術包括多平面重建、最大密度投影以及容積再現等。
選擇兩位有豐富經驗的放射科醫師分別對圖像進行觀察并判斷病變的狹窄,根據狹窄程度分為5個等級,無狹窄為0級;1級是輕度狹窄,狹窄率在1% -49%;2級是中度狹窄,狹窄率為50% -74%;3級是重度狹窄,狹窄率為75%-99%;4級是動脈出現完全閉塞。當兩位醫師結論不一致時,討論確定狹窄程度。
對68例患者進行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發現有65例患者表現有不同范圍和程度的閉塞和狹窄,圖像顯示為管壁有不均勻的增厚和鈣化,管腔出現狹窄和部分節段性的閉塞。本次共觀察有721段血管,其中363段無狹窄,124段輕度狹窄,131段中度狹窄,73段重度狹窄,30段動脈完全閉塞。對其中的21例患者行DSA檢查,共觀察246段血管,其中有8例18段CTA和DSA在狹窄程度表現不同,CTA與 DSA的符合率達到92.68%。
血管系統疾病的病理基礎是動脈粥樣硬化,引起血管疾病的發生的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破裂以及繼發形成血栓。下肢動脈硬化性閉塞癥在臨床上分為三種類型,Ⅰ型為主-髂動脈型,其病變的范圍主要是腹主動脈的末段到髂總動脈;Ⅱ型為主-髂-股動脈型,主要病變范圍是腹主動脈末段、髂總以及髂外動脈和股動脈的近側段;Ⅲ型為多節段型,病變的范圍涉及到下肢動脈系統的多處,病變類型包括多節段的狹窄和閉塞。
在臨床中診斷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影像學方法主要有多普勒彩超、DSA、CEMRA以及MSCTA。各種方法有其優劣勢,多普勒彩超可以較好的顯示病變動脈的血流動力學變化和解剖形態,對于測定動脈搏動的強度和動脈壓力具有較好的作用,其該方法無損傷、操作簡便、易被接受、重復性高、價格便宜,在臨床上應用較為廣泛;然而其對操作者的經驗要求較高,檢查結果受到較大的主觀因素影響,而且掃描檢查時患者肥胖、腸腔氣體等原因會影響到真實顯示病變血管形態,無法滿足臨床治療的需要[2]。DSA在目前臨床上認為最為標準的診斷手段,其具有較好的分辨率,對于細小血管的分辨也較為清晰,可明確的顯示出病癥范圍、形態和位置,對于血流以及分支血管的細節也能較好的展示,在治療過程中可直接介入;但是DSA是一種有創傷性的診斷方法,且費用昂貴,需住院檢查,具有一定的危險性,加之ASO疾病的發生多發于中老年患者,受到其自身其他疾病的影響,DSA使用受到較大的局限性。CEMRA是近年來發展的一項血管造影技術,由于其無創傷、安全無輻射等優點被應用于ASO的診斷,然而該方法目前還存在對鈣化敏感性差、效率低、血管狹窄評估偏高的問題[3]。MSCTA是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術,它是隨著螺旋CT技術問世以來快速發展的一項無創檢查技術,其覆蓋范圍廣、掃描效率高、分辨率高等特點,在臨床上易于接受,目前在診斷ASO疾病中已得到了廣泛的應用,MSCTA技術通過強大的后處理能力很好的顯示病變血管形態,明確病變的程度和位置,對指導臨床治療具有重要的意義。
在本次研究中DSA作為目前診斷ASO的金標準,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與DSA達到92.68%的符合度,符合率較高,說明MSCTA具有較高的顯示水平,可以有效的診斷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綜上所述,多層螺旋CT血管造影技術具有安全無創傷、效率高、可靠性強等特點,對于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診斷具有較好的臨床效果,能夠清晰明確的顯示病變程度和位置,為臨床制定治療方案具有重要的指導作用。MSCTA值得作為診斷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診斷方案在臨床應用中推廣和研究。
[1]李晚君,賴振輝,崔東,等.多層螺旋CT血管成像和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的對比研究[J].影像診斷與介入放射學,2011,20(1):41 -44.
[2]劉海霞,陳紅,張衛國,等.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多層螺旋CT成像與血管腔內治療的效果[J].中國老年學雜志,2012,31(24):4813-4814.
[3]賴振輝,李晚君,王昕冉,等.MSCTA在評價脈復生治療下肢動脈硬化閉塞癥臨床療效的應用價值[J].中國CT和MRI雜志,2012,10(3):7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