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燕飛
(云南省紅河州建水縣人民醫院 云南 建水 654300)
腦梗塞是臨床中常見的疾病,具有死亡率、致殘率高的特點,嚴重威脅了人類的生命安全和身體的健康。在臨床中,大部分病人常常會出現大面積腦梗塞的現象出現。據相關資料顯示,患者早期的診斷是臨床治療是否成功的決定性因素,能夠快速改變缺血的情況,降低急性腦梗塞給患者帶來的不良后果。在傳統的診斷方式中,影像學應用的范圍較廣,但是這種檢查方式的敏感度較低,明確診斷需要的時間較多,因此往往會出現延誤最佳治療時機的現象出現,頭顱磁共振血管成像這一技術的出現打破了這一僵局。為了研究頭顱磁共振血管成像對腦梗死患者的診斷價值,本院特選取了具有代表性的86例患者確認為腦梗塞的患者作為研究的對象,在研究中取得了較為可喜的成果,現將具體情況報告如下。
本組86例,男性51例,女性35例,年齡范圍在35~81 歲之間,平均為(63.9 ±2.5)歲。均符合腦梗死的診斷標準,患者臨床表現為:意識障礙2例,所占的比例為2.33%,偏癱46例,所占的比例為53.49%;伴一側肢體感覺障礙38例,所占的比例為44.19%;共濟失調8例,所占的比例為9.3%;伴言語不利44例,所占的比例為51.16%。既往有高血壓、高血糖等基礎病的76例,所占的比例為88.37%。
1.2.1 首先對患者進行CT 排查。
臨床懷疑急性腦梗塞患者都必須先經歷腦出血性中風的排查,CT 這種排查的方式在臨床中以快速、準確、經濟著稱,經過排查后能夠進行具有針對性的治療,減少漏診、誤診的可能性。另外值得注意的是,經過CT確診后沒有特殊情況時不必進行MRI 檢查,盡量減少患者在檢查中所耗費的時間,避免造成錯過最佳治療實際的情況出現,減少患者的經濟負擔。
1.2.2 頭顱磁共振血管成像術的診斷方法
患者所用的儀器為美國生產的GE Signa HDE1.5TMRI 儀進行檢查。檢查的主要方式為:86例均在常規MRI 的同時做MRA 檢查。在MRA 圖像上動脈閉塞表現為動脈血管的中斷和遠端不顯影,動脈狹窄表現為節段性狹窄遠端動脈血管分支稀少或顯影差。MRA 采用的主要是多薄塊重疊采集法,能夠將采集到的血管圖像傳送到工作站,利用最大的信號強度進行脫穎重建,并結合原始的圖像進行相關的分析。
觀察患者動脈血管的顯影情況。
根據相關的評價指標將MRA 異常表現分為三種情況[1]:
對上述患者各項記錄數據進行分類和匯總處理,采取統計學軟件SPSS19.0 對上述匯總數據進行分析和處理,P <0.05,具有顯著性差異和統計學意義。
本組86例均由CT 排除腦出血,MRI 影像學改變。明確診斷為腦梗死,其中59例存在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血管狹窄、分支減少或閉塞,所占的比例為68.60%;21例存在多根血管狹窄,所占的比例為24.42%;6例未見顱內血管異常,所占的比例為10.17%。
腦梗死又被稱為缺血性腦卒中,是局部腦組織血液循環障礙引起的缺血、缺氧的現象,這種現象會誘發軟化壞死的現象發生,其臨床癥狀比較復雜,主要表現為意識障礙、偏癱、肢體感覺障礙、共濟失調、言語不利等,并且,臨床癥狀表現的嚴重程度與腦損傷的部位、腦缺血性血管大小、合并癥情況和缺血的嚴重程度有著密切的關系,是老年人的常見病和多發病,其致殘和致死率均較高,復發率也較高,早期診斷、早期治療以及在病后的二級預防治療是影響預后的關鍵。
頭顱磁共振血管成像簡稱為MRA,是在血流流入的增強效應的基礎上進行檢測的,無需使用造影劑,與傳統的診斷方式相比具有簡單、快捷的特點。此種診斷方式作為無創性檢查近年來已逐漸應用于臨床。MRA作為一種無創性血管檢查方法,它可顯示Willis 環全貌。能顯示正常腦動脈三級以上分支,能分辨出直徑1mm 以下血管,如做顱頸MRA 還可顯示頸內外動脈的病變,相對DSA 快速、安全、無創、價廉、易為患者接受。頭顱磁共振血管成像的主要技術有時飛法,相位對比法等。通過頭顱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能夠直接顯示出大面積腦梗塞閉塞供血動脈的情況,根據顱底各血管的病變程度及Willis 環狀況可以大致判斷血流代償情況,根據病變血管的灌注區可以大致判定將來腦梗死的可能發生部位及范圍,為是否需要做進一步的DSA 檢查及其后的介入治療做出有益的評估,為梗死后的二級預防治療提供參考[2]。
總之,腦梗死的發生從根本上講是血管病變,通過對腦梗死患者進行頭顱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我們可以得到更多有關腦血管病變的信息,對腦梗死的急性期治療及以后的二級預防提供更多的依據。顱內動脈硬化、狹窄與腦梗塞發生有關。因此對于中老年人,在頭顱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中發現有狹窄或嚴重動脈硬化,就要警惕有腦梗塞發生之可能[3]。由于動脈硬化的形成過程是相當緩慢的,動脈硬化并不是到老年才開始發展起來的,而是隨著年齡的增長發生進行性的加重,多數病人不一定有臨床癥狀,往往容易被人們忽視。但隨著腦動脈硬化的逐漸加重,腦組織會因缺血而軟化、壞死,腦細胞變性死亡,最后產生腦萎縮和腦動脈硬化性癡呆或腦梗死及腦出血。因此早期認識和預防腦動脈硬化十分重要。應用MRA 對腦動脈硬化患者早期檢查,發現和評估動脈硬化程度,及時做中風預報,指導臨床治療,定期復查可以觀察療效,了解疾病進展情況、判斷預后。預防和推遲腦動脈硬化患者腦血管病的發病時間,減輕致殘程度和降低死亡率[4]。本次研究中,采用的主要診斷方式就是頭顱磁共振血管成像檢查,均由CT 排除腦出血等臨床疑似腦梗塞,再行MRA 進行檢查,明確診斷出患者腦梗死的情況,其中59例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動脈硬化、血管狹窄、分支減少或閉塞,動脈硬化主要表現為血管官腔粗細不均勻,邊緣光整度不高;21例患者存在多根血管狹窄,血管下站主要表現為動脈血管出現腔節段性狹窄;6例患者未見顱內血管異常,檢測出的狀況與實際符合的程度較高,證明了上述觀點的正確性。
綜上所述,腦梗死的發生與顱內血管病變關系密切,MRA 檢查可為血管內治療及二級預防治療提供參考。這一觀點具有極強的臨床應用價值,值得推廣應用。
[1] 楊秀軍,彭仁羅,錢儼,等.頭頸部閉塞性血管疾病的MRA 診斷[J].中國醫學影像學雜志,1996,4(1):436.
[2] 汪璇,李明華,方淳,等.顱頸部動脈狹窄的增強MRA 與DSA 比較研究[J].介入放射學雜志,2005,10(5):470-471.
[3] 黎紅華,陳文軍,崔敏,等.DWI 及MRA 在大面積腦梗塞早期診斷中的價值[J].腦與神經疾病雜志,2007,(03):223-225.
[4] 漆偉男,幸雅薇,胡亦蓉.DWI 及MRA 在大面積腦梗塞早期診斷中的價值探討[J].現代診斷與治療,2014,(13):3076-3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