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洪廣
(第二炮兵總醫院醫務部 北京 100088)
檢驗科檢驗中出現危急值或警告值時,預示著患者生命跡象垂危。若臨床醫師及時得到反饋信息并給予患者針對性干預治療,極有可能挽救患者生命,否則后果不堪設想。接下來,本文將詳細論述危急值報告制度在檢驗科質量管理中的應用。
臨床工作中,危急值也被稱作是警告值或緊急值,一旦危急值出現,提示患者正處于生命邊緣狀態。《臨床實驗室危急值報道制度》中明確提出:可根據不同醫院的具體情況建立危急值項目,血鈣水平、血鉀水平、血糖水平、患者血氣分析、血小板計數、血細胞水平以及血紅蛋白數目必須包含在內。但需注意,臨床實驗室的各個檢測項目均有自己的參考范圍與臨床意義,但并不代表所有的項目都具有危急值數[1],例如,補體、腫瘤標志物等水平即使超過其標準參考范圍,也不代表患者出現生命垂危跡象。在臨床實際應用中,危急值必須由檢驗人員與臨床醫護人員共同商討而定,在頭腦風暴模式的指引下,建立具有實際指導意義的危急值項目。對于這一項目表的制定,必須科學合理,報告項目不能過多、過少,否則,會嚴重影響臨床診治水平的提升。與此同時,對于某特殊檢驗項目危急值很可能因患者屬性因素、就診部門因素、檢測方式因素等不同而出現變化,因此,各個醫院需要結合自己單位實際情況,建立針對性危急值項目,真正為臨床診治提供科學指導。
在具體工作中,需要結合臨床實際、嚴格甄選有意義的危急值項目表,將所有有意義、有價值的危急值項目包含其中。
檢驗科工作人員在日常檢驗中,一旦發現危急值情況,必須首先確保、核對臨床檢驗各個環節的正確性,與此同時,重新復查、核對危急值結果,復查無誤之后,詳細記錄檢驗結果(患者創號、姓名、檢驗日期、結果、報告人等信息)發出危急值結果,并及時通知醫護人員相應檢查結果。
醫院各個科室必須建立健全《危急值報告登記》記錄表,醫務人員在接收到檢驗科危急值報告之后,必須及時進行登記,并將詳細檢驗信息通知相關醫師,同時做好簽字、登記工作。
相關醫師在接收到危急值報告之后,必須第一時間做出識別與反應,盡可能在30分鐘內做出針對性處理對策,詳細分析病程記錄,進行相關復查。若相關醫師認為患者病情與該檢驗結果不相吻合,需要重新進行標本復查。
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建立與應用,能有效提高工作人員的責任心與主動性,一旦出現異常數據,工作人員會在復查檢驗過程的同時,及時加強與醫生、患者的聯系。臨床檢驗工作結束后,必須正確、仔細記錄檢驗結果。加強檢驗結果的核查制度與簽字制度。將檢驗結果及時送交相關科室,為臨床診斷提供一手資料。為了進一步提高臨床檢驗質量,需要加強不同科室、實驗之間的交流與溝通,及時發現問題、及時解決,更好地為臨床診斷提供參考意見。
臨床檢驗是一項技術性、專業性較強的工作,這需要相關操作人員具備扎實的專業技術與系統的專業知識。對于檢驗科工作人員來說,設計方案是非常重要環節,方案不同相應的檢驗結果也會有較大出入,這對工作人員的判斷能力、工作經驗提出了嚴格要求。因此,新形勢下,必須全面提高檢驗科工作人員的綜合素質,更好地應用其應變能力、專業知識應對突發狀況。加強檢驗人員的日常培訓與經驗積累,與此同時,加強新技術、新儀器的學習力度,進一步提檢驗工作效率與儀器操作水平。隨著醫學的不斷進步與發展,實驗室設備水平與現代化技術水平不斷提升,這使得臨床檢驗更加快速、便捷。要保障臨床檢驗質量,必須加強儀器設備的規范性使用,加強實驗室質量控制,做好質量控制標準。詳細記錄各種檢驗儀器的購置時間、校驗、操作規范。進一步提升檢驗科無菌環境質量,檢驗所需儀器、設備、藥劑均需保障無菌[2]。在具體檢驗之前,必須進行儀器檢驗,嚴格按照說明書校驗儀器,保障各項環節順利運行。
臨床檢驗中貫徹全過程管理能有效降低誤診率,全面提升臨床檢驗質量。這就需要加強標本檢驗前、檢驗過程中以及檢驗后的全過程質量控制,通過與臨床患者、醫生的聯系,及時發現臨床檢驗中的問題,盡可能提高臨床檢驗質量。一旦出現危急值,必須加強與相關科室聯系,積極主動的與醫護人員、患者進行連續,使患者得到更及時的救治[3]。
綜上所述,在臨床診治過程中,檢驗科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過臨床檢驗,能為一線醫生診斷提供及時、準確的客觀數據支持。在這一過程中,危急值制度建立、異常數據結果的及時處理顯得尤為重要。在檢驗科日常管理中,危急值報告是其日常管理的重要目標,同時也是提高檢驗科工作質量的重要保障。
[1]宋世平,陳建魁,馬紅雨,等.應用危急值報告制度促進檢驗科質量管理[J].國際檢驗醫學雜志,2012,20(33):2519-2520.
[2]任妹,彭可君,孟芳.淺談生化危急值報告制度的應用與完善[J].實驗與檢驗醫學,2011,29(4):403 -404.
[3]溫和,夏昕,胡元生,等.檢驗結果危急值報告制度的建立與臨床應用[J].安徽醫學,2009,5(10):1257-12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