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宗萍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城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
急性胃炎臨床140治療體會
彭宗萍
(四川省成都市新都區城東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四川成都 610000)
目的:根據對急性胃炎患者臨床診斷與治療記錄做全面的回顧性分析,總結探討急性胃炎的成因,診斷和治療的有效方法。方法:從我中心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時間段內所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中隨機抽取140例,對該140例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結果:經過治療,140例急性胃炎患者均得以痊愈,其中有91例患者顯效,顯效率為65%,有49例患者有效,有效率為35%。結論:對于急性胃炎患者,一般情況下發病急,病程短,在進行臨床治療時,要注意針對患者的致病原因及時治療,以免患者由急性胃炎轉變為慢性胃炎,對于有消化道大出血癥狀的患者可使用抑酸劑進行治療。
急性胃炎;臨床診斷;藥物治療
急性胃炎,英文為acute gastritis,主要是一種胃粘膜的急性炎癥,其發病原因可能為多種因素。臨床上,急性胃炎患者的主要癥狀為腹痛、惡心以及嘔吐等,另有少數患者出現嘔血和黑便的狀況[1]。從病理上講,急性胃炎患者的胃黏膜會有充血、水腫以及出血和糜爛的現象,部分出現潰瘍病變,如同時有腸道癥狀出現的,則為急性胃腸炎。臨床上的急性胃炎有單純性、化膿性、糜爛性以及腐蝕性幾種,其中,最常見的是單純性胃炎[2]。一般而言,急性胃炎發病急且病程短,如及時治療患者可獲痊愈;若治療不及時不有效則容易轉化為慢性胃炎,給患者健康帶來負面影響。因此,我中心采用針對患者發病病因,注重治療患者的原發疾病,控制患者飲食的方式對急性胃炎患者進行治療,并從我中心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時間段內所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中隨機抽取140例,對其臨床診斷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
從我中心自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時間段內所收治的急性胃炎患者中隨機抽取140例,對該140例患者的臨床治療資料進行回顧性分析。該140例患者中,男性患者94例,女性患者46例;患者年齡在24歲到63歲之間,平均年齡在45歲左右。患者病程從2天到18天不等;臨床主要癥狀為上腹部疼痛,食欲降低,惡心,嘔吐以及喛氣,有腹瀉和發熱狀況,少數嚴重患者出現黑便和脫水等。對該140例患者中的部分患者進行胃鏡檢查,結果顯示患者胃粘膜出現局限性以及彌漫性的出血,伴有水腫。同時胃粘膜粘液分泌增加,黏膜出現有點狀或是片狀的出血,上皮下出血以及血痂。可在粘液糊中觀察到或新鮮或陳舊的血液。
1.2 治療方法
1.2.1 一般治療
一般治療主要針對患者的發病原因進行飲食控制。避免過量飲酒,以及其他應激因素。根據患者病情的嚴重程度采取禁食控制,飲食以流食為主。保證或者水的攝入,以保證患者體內的水和電解質平衡。如果有出血性潰瘍的現象,采取禁食和抑酸措施,出血嚴重者給與輸血。治療過程中可保留胃管,以便藥物輸入及出血狀況的觀察和了解。
1.2.2 藥物治療
急性胃炎的藥物治療,要注意對癥治療。為患者止吐可給甲氧氯普胺或者給嗎丁啉,其中甲氧氯普胺用量為5-10mg,嗎丁啉用量為10-20mg,二者均為1天3到4次,且需在患者用餐前30min服用。如患者嘔吐癥狀較重,可采取甲氧氯普胺肌肉注射10mg。對于不能口服藥物的患者,以成人每天2到4次多潘立酮肛栓進行治療。給氫氧化鋁凝膠或其他制酸劑及H2受體抗結劑10-30ml,口服一天3-4次。西咪替丁一天3次,每次0.2g,服用時間為睡前。雷尼替丁(法莫替丁和質子泵抑制劑可做替代)一天2次,每次150mg。對于由細菌性食物中毒而導致的急性胃炎腹瀉患者,給慶大霉素,諾氟沙星以及氧氟沙星等抗生素,可治療此類患者腹瀉。基礎用量為慶大霉素8萬U加諾氟沙星一天3次,每次0.2g,其中諾氟沙星可用氟氧沙星替代,一天2次,每次0.3g。如果患者腹瀉嚴重,可給復方地芬諾酯,一天3次,每次2片,復方地芬諾酯主要通過降低腸蠕動來達到止痛止瀉的目的,予洛哌丁胺可替代此藥。對于內鏡檢查有出血的患者,對出血部位進行激光、電灼以及局部噴灑止血藥物的方式進行止血治療。
經過治療,140例急性胃炎患者均得以痊愈,其中有91例患者顯效,顯效率為65%,有49例患者有效,有效率為35%。
臨床上的急性胃炎有單純性、化膿性、糜爛性以及腐蝕性幾種,其中,最常見的是單純性胃炎。單純性胃炎一般多是由于患者飲食不潔,藥物刺激或飲酒過度等因素引發。根據相關資料及本研究結果可知,急性胃炎的臨床癥狀主要表現為患者的上腹部疼痛,惡心,嘔吐,食欲降低。另有胃粘膜出血患者出現嘔血、黑便的癥狀。
根據本研究中對急性胃炎患者進行的內鏡檢查可發現,急性胃炎患者的胃粘膜出現有充血和水腫現象,同時胃粘膜粘液分泌變多,胃粘膜上有白色物滲出,另能觀察到有點狀或片狀的出血狀況,嚴重者有糜爛狀況,從病理學角度可見胃粘膜呈中性線粒細胞浸潤的狀態。
急性胃炎的臨床治療首要注意去除患者的致病因素,控制患者飲食,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采取有針對性的治療手段。對于因某些嚴重原發病所導致的胃粘膜病變患者,主要抑酸藥物進行預防;對于非甾體類抗炎藥所導致的急性胃炎患者,采取終止此類藥物,給抑酸藥物進行治療,或在服用此類藥物的同時給抑酸藥物治療;對于飲酒過度導致急性胃炎的患者,需要求患者及時戒酒,給胃粘膜保護藥物如硫糖鋁或者米索前列醇等進行治療;對于及行為要較為嚴重出現消化道大出血的患者,在及時止血的基礎上根據以上治療方案進行治療,同時以胃管方式進行冰水洗胃,注意保證患者胃內pH值不小于6;對于急性化膿性胃炎的患者,首要給抗生素進行治療,如治療效果不明顯,可進行手術切除;對于急性胃炎中腐蝕性胃炎的患者,要及時搶救,因此類胃炎主要因急性中毒引起,對患者給予雞蛋清或者牛奶進行稀釋,再給抑酸劑進行治療,特別注意避免使用強堿,以防止大量熱對治療產生負面影響[3]。上述治療方案中,抑酸藥物主要用于抑制胃酸分泌,對患者使用可達到減少病程,緩解胃粘膜損傷,有利于患者胃粘膜的修復與再生;在止血治療中積極使用止血酶能夠對患者創面愈合起到積極的作用。
綜上所述,急性胃炎的主要特點是發病急、病程短,治療時首要注意去除患者的致病因,并根據患者的急性胃炎類型對癥下藥,及時治療,同時控制患者飲食,避免久治不愈,急性胃炎變為慢性胃炎,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活質量。
[1]江植成.急性胃炎60例臨床治療研究[J].中國醫藥指南,2013,34(45):380-381.
[2]王可,張金波.急性胃炎的臨床治療以及護理分析[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4,05(12):209-210.
[3]程春艷.急性胃炎臨床120例治療體會[J].中國現代藥物應用,2013,19(25):77-78.
R573.3
B
1009-6019(2015)03-008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