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娜
(河北省滄州市中心醫院耳鼻喉科 河北 滄州 061001)
多頻穩態及聽性腦干反應檢查是耳鼻喉科經常進行的聽力檢查。此項檢查時間較長,需要患兒身體狀態始終安靜制動,對于0-3 歲患兒,主觀配合難度大,因此常采用水合氯醛溶液保留灌腸以使患兒進入睡眠狀態。傳統的水合氯醛保留灌腸方法常忽視溶液的溫度,因此,藥物溫度即是藥物儲藏溫度即2-6℃[1]與常溫的生理鹽水稀釋后溫度在10℃左右.較低的溫度常會影響藥物的鎮靜催眠效果。2012年10月-2014年5月,我們對多頻穩態及聽性腦干反應檢查患兒采用水合氯醛溶液加溫后保留灌腸并于灌腸前誘導患兒排便,顯著提高了水合氯醛鎮靜催眠作用,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2012年10月-2014年5月,我們將就診的聽力受損需行多頻穩態及聽性腦干反應檢查患兒298例,按隨機數字表法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各149例。觀察組男76例、女73例,年齡2 個月至2 周11月。對照組男72例、女77例,年齡2.5 個月至2 周9 個月。二組患兒性別、年齡、聽力受損時間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 >0.05)。
1.2 方法
1.2.1 鎮靜治療方法 觀察組:灌腸前護士指導家長按照腸道解剖走向按摩患兒腹部5-10 分鐘[2],促進腸道蠕動,家長再按日常習慣(患兒排便時常用的歌謠或聲音以及姿勢)誘導排便。護士將10%水合氯醛溶液(0.8ml/kg)用無菌生理鹽水稀釋兩倍放入恒溫箱中加溫至40℃,打開一次性20 ml 注射器包裝,遵醫囑抽取所需藥液的同時抽取約2 ml 空氣(相當于一次性吸痰管內容積)。棄去針頭,連接一次性吸痰管(10Fr)。將注射器尾端抬高,使注射器內空氣懸浮在藥液上端,家屬懷抱患兒左側臀高頭低臥位,暴露肛門,用液體石蠟充分潤滑一次性吸痰管前端,護士帶手套排盡吸痰管中空氣,輕輕將一次性吸痰管插入肛門15-20cm[3],緩慢注入藥液,再將注射器內的2 ml 氣體注入,反折吸痰管管末端拔出,并用衛生紙輕輕按揉肛門處[4]。護士安排安靜病室,安置患兒,親屬陪伴,直至患兒逐漸安靜。對照組除不將水合氯醛加熱無灌腸前排便,其他步驟同觀察組。約15-20 分鐘后患兒入睡后進行多頻穩態及聽性腦干反應檢查。
1.2.2 評價方法 有效:患兒完全安靜,肢體柔軟,家長呼之不應,檢查順利,無躁動。無效:呈興奮狀態,或患兒閉目安靜,但行檢查過程中有躁動不安或中途醒來,不能順利完成檢查[5-6]。
1.2.3 統計學方法 所得數據采用X2檢驗。
觀察組有效率90.6%(135例),對照組有效率80.5%(120例),X2= 6.11,P <0.05 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結果表明,誘導排便聯合水合氯醛溶液加溫后灌腸鎮靜效果優于常規用藥方法。
保留灌腸藥物的溫度在37-41℃時,溫熱能促進并改善腸道血液循環,減輕腸道粘膜水腫,解除腸道痙攣,促進腸道粘膜對水合氯醛藥物的吸收[7-8]。對照組的灌腸液溫度在10℃左右,與腸道內溫度相差很大,低溫可以使腸道受冷刺激發生緊張性收縮,促使藥物向直腸甚至肛外排泄,腸道受冷刺激收縮甚至痙攣,會使患兒感覺腹部不適甚至疼痛,引起哭鬧,掙扎,使腹壓增加,更加影響藥物在結腸內的保留和吸收.另外,給藥前排便可使結腸直腸相對空虛,能加大藥物與腸黏膜的接觸面積,降低腸道內壓力,促進藥物的吸收。
注意事項
3.1 灌腸過程中護士操作輕柔,不可用力過猛,護士,藥品及灌腸所需物品盡量在患兒視線之外,否則患兒哭鬧、掙扎時,腹部壓力增加會使灌入的藥液流出,影響效果。
3.2 灌腸前在一次性吸痰管上標記好需插入的長度,以免插管后部分脫出而不知。
3.3 保持有效臥位。保留灌腸時,一般取左側臥臀高位,以便液體順利進入結腸,同時減少因藥液直接刺激直腸產生便意。灌腸結束后,讓患兒保持原位或橫抱側位,尤其是灌腸后,指導家屬切勿由于患兒哭鬧,豎著抱起患兒,使大部分藥物從結腸流入直腸,影響藥物吸收。
3.4 水合氯醛對腸道有一定刺激作用,為減少不良反應,灌腸前需將藥液稀釋1-2 倍。
總之,灌腸前將藥物加溫并誘導患兒排便的治療方法能保障水合氯醛的鎮靜作用,另外,此方法還可推廣用于開塞露等藥物的肛門注射等,值得臨床護士推廣使用。
[1] 劉佳,姜清華,楊躍輝.水合氯醛溶液穩定性考察[J].實用藥物與臨床,2013,16(8):720-721.
[2] 葛爭紅,陸桂銀,高丹鳳.腹部按摩對昏迷患者腸內營養后胃儲留的影響[J].廣東醫學,2013 ,34(15):2431-2432.
[3] 劉敏,崔錦美,劉素梅,等.小兒保留灌腸肛管插入不同深度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4,(17):16.
[4] 蘇慧敏,羅慧玲,李素明,等.一次性吸痰管保留灌腸對藥液保留時間、起效時間的影響[J].中國醫藥導報,2011,8(15):66-67.
[5] 李芝滿.水合氯醛應用于小兒磁共振檢查時的制動效果[J].當代護士,2009,(8):41.
[6] 卞合香,李銀風.小兒保留灌腸方法的改進[J].現代醫藥衛生,2004,20(1):61.
[7] 馬婷,張仲春.保留灌腸藥液溫度對潰瘍性結腸炎療效的影響[J].護理研究,2008,(28):2586.
[8] 陳清秀.嬰幼兒保留灌腸的護理研究進展[J].安徽醫藥,2012,(5):682-6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