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
(山東臨沂蒙陰界牌醫院 山東臨沂 276224)
30例腦血管病偏癱患者的康復護理干預分析
李慧
(山東臨沂蒙陰界牌醫院 山東臨沂 276224)
目的:對腦血管病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護理展開探討,以提高患者生活質量。方法: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腦血管病偏癱患者資料展開回顧性分析,歸納并總結患者的護理狀況和效果。結果: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改善腦血管偏癱患者的肢體運動能力和生活能力,很好降低患者致殘率。結論:對腦血管病偏癱患者實施早期康復護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生活能力,提高治愈率和患者護理滿意度。
腦血管病偏癱;康復護理;干預
臨床資料統計顯示,腦血管疾病的發病率非常高,且具有較高的致殘率,對人們的身體健康形成了嚴重的威脅。腦血管病偏癱作為一種常見的腦血管疾病,對患者的生活質量造成了嚴重的影響,而早期的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提高治療的效果,降低后遺癥的發生率,對提高患者的生活質量有著重要的意義。本次研究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腦血管病偏癱患者,對其進行了康復護理,取得了較為理想的臨床療效,現報告如下。
1.1 一般資料隨機選取我院2012年12月-2014年6月收治的30例腦血管病偏癱患者,其中男性患者16例,女性患者14例,年齡集中在39到74歲之間,年齡的平均值為(51.3±2.7)歲,全部患者經CT檢查后確診為腦梗死。
1.2 護理方法
1.2.1 體位護理患者肢體應保持良好的、正確的體位與姿勢,以預防出現關節脫位變形與患肢攣縮。患者采取的體位主要有以下三種:(1)平臥位:患者頭部由枕頭支持,避免出現胸椎屈曲;需要在患側臀部大腿之下放置軟枕,使骨盆向前,避免患腿的外旋轉。(2)患側臥位:即患側肢體在下方位置的側臥位,在全部體位中屬于最重要的。患者頭應向前屈,軀體向后傾,以枕頭對后背形成固定,背部的傾斜角度以60到80度角為佳。患側應向前伸,前臂向后旋轉,肘部伸直,五指張開,手心朝上,患側的下肢髖關節應伸展開,略微屈膝[1]。(3)健側位:腦血管病偏癱病人以采取健側位為最佳,患者肩部向前屈成90度角,下方墊放一個軟枕,前臂向前旋轉,手伸展開。在治療初期,為防治患者出現壓瘡、深部靜脈炎以及墜積性肺炎等并發癥,在患者病情允許的情況下,可以指導患者采取健側位和側臥位相交替的方法,每兩小時幫助患者翻身一次,以避免患者患肢因受到壓迫而受損。
1.2.2 心理康復護理腦血管病偏癱會對患者的認知功能以及語言功能產生嚴重的影響,阻礙其情感的正常表達,因此患者非常容易產生恐懼、悲觀、焦慮、抑郁以及依賴等消極心理反應。護理人員在與患者進行溝通時,可以借助圖片及口型等多種直觀方式。護理人員在整個護理過程中,應該保持主動熱情的態度,始終面帶微笑,以和藹的態度、良好的形象以及熟練的護理服務獲取患者及其家屬的信任,從而建立起和諧的護患關系[2]。護理人員應重視對患者進行支持性的心理治療,幫助其渡過消極的心理期。護理人員應同患者家屬積極合作,引導他們多安慰、關心患者,緩解患者的抑郁、孤獨及失落等負面情緒,使患者以良好心態積極配合康復治療。在協助患者進行放松活動時,應播放節奏歡快、旋律優美的音樂,通過積極的氛圍轉移患者的注意力,使其以樂觀的態度接受治療,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
1.3.3 患者功能康復護理
1.3.3.1 按摩在腦血管病偏癱患者的病情初步穩定后,則應及時對肢體進行按摩,并配合被動活動,比如肩、指、膝、趾、肘、髖以及踝關節的抬舉與屈伸等活動,每天活動2到3次,每次按摩20分鐘。護理人員應定期按摩患者的合谷穴、足心及手心等穴位,以預防關節的攣縮與肌肉的萎縮。
1.3.3.2 翻身訓練腦血管病偏癱患者應雙手交叉握住,向前平伸,以健康上肢拉動患病上肢,使健側腿慢慢移動到患側肢膝關節之下。在患者翻身時,護理人員必須進行協助,每兩小時應進行一次翻身以改變臥位[3]。
1.3.3.3 坐起訓練患者應先向床邊移動,然后將健腿插于患腿下,以健腿拉動患腿移動至病床邊緣處。患者應使患肢膝部自然屈曲,頭部向上抬起,身體向患側方向旋轉,健手在患側位置推床發力,把自己推到坐位。患者呈坐位時應保持軀體的直立,在身后可用大枕進行支持,髖關節屈曲成直角,上肢放在移動桌上,以避免出現軀體后仰的情況。
1.3.3.4 步行訓練患者病情穩定后,如獨立站立15分鐘未感覺到疲憊時,即符合早期步行鍛煉的條件,鍛煉初期,應以原地踏步鍛煉為主,患者適應后,再以手杖為支持,借助手杖進行移動。患者在移動時,應先移動患肢,再移動健肢,通過不停的訓練,使患者能夠完全獨立行走。
1.3.3.5 床上訓練患者應先練習坐起、坐位平衡、翻身及移動等基本動作,然后從臥位向坐位轉變,在訓練過程當中避免粗暴拖拉,以避免關節受壓或損傷,此外,訓練動作應緩慢、輕柔,以避免出現體位性低血壓情況而導致患者休克。
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改善腦血管偏癱患者的肢體運動能力和生活能力,很好降低患者致殘率。
本次研究對30例腦血管病偏癱患者進行了康復護理干預,加快了患者肢體功能恢復的速度,有效預防了患者關節的畸形與患肢的攣縮,顯著提升了偏癱患者的整體康復率,提高了偏癱患者的生活質量,幫助患者樹立起了戰勝疾病的強大信心,使患者能配合醫院進行治療,并積極地接受肢體功能康復訓練,促進肢體功能的恢復,降低致殘率。綜上所述,早期康復護理能夠有效改善腦血管偏癱患者的肢體運動能力和生活能力,很好降低患者致殘率,幫助患者盡早的康復。
[1]李金萍,丁海敬,劉增軍,吳晶晶.腦卒中患者的護理體會[J].醫學研究生學報.2009(06)
[2]李麗,李東哲.腦卒中偏癱早期介入運動療法研究[J].長春師范學院學報.2007(02)
[3]王乃榮.康復護理對腦卒中偏癱病人功能恢復的影響[J].家庭護士.2006(10)
R743b
B
1009-6019(2015)03-02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