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吉林省2014年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工程實施方案》要求,四平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在對市區農村進行全面細致調研工作的基礎上,于2014年9月~11月份對市轄區78名玉米收獲機駕駛員和新購玉米收獲機的人員進行了辦班培訓,為了完成好這項培訓工作,四平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結合實際,采取了基地實訓與田間指導相結合培訓模式——基地實訓,即首先設立的培訓基地(奇瑞重工吉林公司)對學員進行集中4天理論與實踐培訓。在此期間,采取課堂集中教學、車間分組實物講解及個別指導、教師與學員互動及一對一實操演練等;田間指導,即在秋收作業(學員實習)期間對學員進行技術指導。一是組織教師到田間作業現場進行技術指導,二是通過電話回訪進行指導,三是利用“惠農通”平臺短信進行技術指導,四是利用“收獲技術聯盟”QQ群進行技術交流指導。因此,這次培訓取得了較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一、安全意識大大提高 杜絕因傷殘、傷亡造成的經濟損失
目前大多數玉米收獲機駕駛員都是拖拉機駕駛員出身,沒有經過有關玉米收獲機械方面的正規培訓。有些駕駛員在生產作業中違反操作規定,甚至在沒有切斷動力的情況下進行排除故障,導致人員傷殘事故時有發生。據調查,去年秋收作業期間,僅吉林大學三所醫院就收治300余例在玉米機收作業中受傷的農機手,四平中心醫院一夜就收治20來例。并且,這種由于操作不當至人傷殘(亡)現象呈逐年上升趨勢。經過培訓的78名學員,安全生產意識得到很大提高,在生產作業中嚴格遵守操作規程,從不馬虎大意,因此,沒有發生一起人身傷殘、傷亡事故。從而減少或杜絕了因傷殘、傷亡造成的經濟損失。
二、故障率下降 成本降低 收入提高
由于培訓期間,結合玉米收獲機演示操作講解,結合玉米收獲機及零部件實物進行技術保養、維修和故障排除講解。學員們在指導教師指導下,親自上機操作、故障排除和調整調試。學員們的操作水平有了較大的提高,收獲作業期間,機械故障率明顯降低。學員們對這樣的培訓非常滿意。通過我們對學員的走訪,大家都說:“這次作業,機械故障率與往年相比下降50%多”。這樣,玉米機零部件損壞較少,玉米收獲機壽命延長。生產成本減少,作業收入提高。
三、作業質量提高 損失減少 回收率提高
秋收作業實習期間,組織教師到田間作業現場進行技術指導;通過電話回訪進行指導;利用“惠農通”平臺短信進行技術指導;利用“收獲技術聯盟”QQ群進行技術交流指導。從而,玉米收獲損失率降低、玉米剝皮磕?,F象減少,效益相對提高。農民朋友對學員的作業質量非常認可,都說來年還希望學員為他們秋收玉米,這樣他們的經濟效益有保證。
四、作業效率提高 機組收入增加
通過培訓,學員駕駛操作水平、技術保養和機械調整調試的技能都有了較大的提高,秋收作業實習期間,學員對玉米收獲機潤滑保養及時,機械維修調整到位,駕駛玉米收獲機得心應手。收獲作業效率明顯提高。根據我們田間作業現場技術指導走訪和電話技術指導回訪,學員這次秋收作業期,四行自走式玉米收獲機平均作業面積達到90公頃以上。學員經濟收入得到進一步提高。
五、綜合效益顯著
由于作業質量好、作業效率高。有效促進農民使用玉米機收的積極性,擴大玉米機收面積,提高玉米機收率,促進玉米全程機械化發展。也為促進玉米保護性耕作技術的廣泛應用,早日實現農業現代化奠定基礎;同時,進一步提高玉米機械化收獲水平,節約大量勞動力從事二、三產業,提高農民經濟收入,并可帶動農民購機,推動了農機產品生產、銷售、流通等各個環節以及相關產業和服務業的進一步發展;玉米機械收獲,秸稈可直接粉碎還田,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減少秸稈焚燒帶來的溫室氣體排放,有效抑制浮沉、揚沙、沙塵暴,大大地改善了生態環境。因此,綜合效益十分顯著。
(四平市陽光辦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