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林業機械化已經成為了衡量一個國家林業現代化水平的標準之一,其有利于提高林業生產的工作效率以及降低林業生產的成本等優點,從而提高了林木資源的利用效率。因此,全面推進林業機械化發展是我國林業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及實現林業現代化的必然要求。文中就林業機械化的發展歷程以及其應用進行了簡單的介紹與分析。
關鍵詞:林業機械;發展;應用
中圖分類號: S77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05.018
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林業機械化生產已經變得越來越重要,并且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國家林業現代化水平的標準之一。它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林業資源的利用水平以及林業生產的工作效率。因此,全面推進林業機械化發展對于提升我國的林業產業化水平、走創新發展之路以及實現林業現代化有著非常重大的意義。
1林業機械的發展
1.1世界林業機械的發展
早期的林業機械在林業生產中主要是運用于木材的搬運。1892年,美國人發明了世界上第一臺拖拉機,并很快就運用于林區木材的搬運工作。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森林鐵道開始運用于林區的木材搬運。
20世紀初,美國和德國分別發明了蒸汽機集材絞盤機和世界上第一臺雙人動力鏈鋸,從而開始了林業生產中的動力鋸和絞盤機的使用時代。
20世紀40年代末,前蘇聯發明了履帶式集材拖拉機。1957年,世界上第一批輪式集材拖拉機問世,并很快在林業生產中得到了廣泛的運用。到20世紀50年代末,世界各主要林業生產國基本上都實現了木材生產的機械化。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汽車運輸木材已經逐漸的取代了鐵路運輸。20世紀60年代末期,世界上已經開始出現伐區作業聯合機,這對于林業機械化的發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意義。到20世紀90年代,林業機械化已經進入了成熟發展的階段,林業生產的效率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
1.2我國林業機械的發展
我國的林業機械由于起步比較晚,因此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具有一定的差距。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的林業機械實現了從零到有,并逐漸地發展壯大。20世紀70年代初,我國第一臺國產矮把油鋸設計成功;70年代中期,我國開始研制背負式森林滅火機。70年代末,我國制定了第一批架空索道及其附件的產品標準。
改革開放之后,我國的林業機械開始進入一個迅猛發展的階段。例如,20 世紀80年代我國研制成功了新型4YS-80樹木移植機。90年代初,我國在林業機械的基礎理論研究方面開辟了新的道路。到20世紀末、21世紀初,我國的林業機械得到了長足的發展,已基本實現了林業的現代化。
2現代林業機械的應用
隨著林業機械的不斷發展,其在林業生產中的應用范圍不斷擴大。到目前為止,我國已經在植樹造林、森林保護、木材加工以及木材運輸四個方面實現了林業機械的普遍應用,從而推動了我國的林業產業化發展。
2.1植樹造林
林業機械在植樹造林過程中的運用已經變得非常普遍,其主要包括割灌機和植樹機等。其中,植樹機主要是專門用于機械化植樹的設備,從而取代了傳統的人工植樹,其作業的方式主要是與拖拉機來共同完成,一般通過發動機來帶動運行并利用開溝器來進行開溝植樹。而割灌機主要運用于林地的清理、灌木雜草的割除、幼林的撫育以及次生林的改造等方面,其具有體型小、操作靈活以及使用輕便等特點。
2.2森林保護
森林保護的機械主要運用于林業的保護以及病蟲害防治兩方面,其最常見的機械為噴煙機。噴煙機是一種通過一定的工作原理將液態油溶性藥劑蒸發為霧狀的小型機械,其產生的高速氣流與空氣之間進行了猛烈的撞擊,從而形成白色的煙霧。同時,這些白色煙霧隨著自然氣流的流動逐漸擴散到林木各處,從而起到了防治病蟲害的目的。
2.3木材加工
林業機械在木材加工過程中的應用最為常見,其在伐木、打枝、造材、剝皮以及削片等各個環節中都已經普遍使用機械作業了。目前,我國的很多林區都已經配備了伐區作業聯合機,它將伐木、打枝、造材、剝皮、削片等多個工序有機的結合起來,使得這些傳統的獨立工序組合在一起形成聯合作業,從而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木材的受損率以及提高了林業生產效率。
2.4木材運輸
木材運輸機械主要運用于集材、裝卸、運輸等各個環節,其主要包括拖拉機、汽車、絞盤機、鐵道等。目前,我國在一些主要的林區已經開始逐漸引進履帶拖拉機、絞盤機等木材運輸機械,使我國的林業生產得到快速的發展。
3結語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林業機械獲得了飛速的發展。到目前為止,其已經在植樹造林、森林保護、木材加工以及木材運輸等方面得到了廣泛的應用。但是,我國的林業機械化水平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因此,只有通過不斷地引進以及進行自主研發新技術、新設備才能夠使得我國的林業機械化水平趕上甚至超過發達國家的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正華.林業機械在生態林業發展中的應用及其前景[J].山東工業技術,2014,(01):25-25.
[2] 張宇.對林業機械發展及應用的分析[J].科學與財富,2012,(02):163-163.
[3] 鄭德慧.淺析林業機械的發展及其應用[J].科技信息,
2009,27:12-14.
[4] 劉云錄,王景田,叢桂芳.當代林業機械發展及應用[J].現代農業科技,2013,(5):4-47.
作者簡介:胡禮偉,本科學歷,廣西國有欽廉林場,工程師,研究方向:森林工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