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三農”問題不僅影響著國家經濟的發展,而且事關全社會的安定和現代化建設的全面實現。我國的“三農”問題已不單純是一個涉及農業和農村經濟、農民收入的局部問題,而是關系我國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全局性問題。農村經濟的健康發展包含的內容有很多,而農村經濟和諧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發展過程,本文首先總結了農村經濟和諧發展的主要內容,而后分析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和諧因素,最后總結對策,以期解決農村經濟發展瓶頸問題。
關鍵詞:“三農”;農村經濟;和諧發展
中圖分類號: F320;F812.8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05.021
1農村經濟和諧發展
農村經濟和諧發展主要是包括多方面的和諧發展:第一,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第二,農村經濟內部和諧發展;第三,人與人的和諧相處。
1.1人與自然和諧發展
人類要想取得發展進步,必須要在復雜的自然條件和自然環境下對其進行適當的改變來取得發展進步,在發展農村經濟的過程中必須要承認自然環境對農村經濟發展起到的促進和抑制作用,遵循自然發展規律。
1.2農村經濟內部和諧發展
經濟運行過程中必須要遵循一定的經濟運行體制,尊重產業之間的和諧,尊重各個區域經濟發展過程中的和諧,對于城鄉發展之間的和諧以及國內經濟發展等各個方面都做到和諧處理,在農村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以農業發展為主的發展模式,遵循農村經濟發展的基本規律,能夠實現資源的最優化配置。
1.3 人和人和諧相處
農村經濟是一個系統工程,是人類的發展不斷推動著農村經濟的發展,在這種情況下,要想促進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就必須要重視人的和諧影響因素,能夠在遵循農村經濟運行規律的基礎上,重視人的作用,相互協調,互相合作,推動經濟的和諧發展和進步。
2當前農村經濟發展存在的不和諧問題
要善于發現和總結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和諧因素,抓住本質看問題,筆者總結,影響農村經濟發展的不和諧因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基層政府職能履行與農戶需求不盡吻合;二是農村基礎設施與農村經濟發展矛盾顯著;三是農村土地流轉制度與農村經濟發展趨勢要最大程度的吻合。
2.1基層政府職能履行與農戶需求不盡吻合
雖然我國的農村經濟運行體制處于不斷完善過程中,但是基層政府職能在開展過程中不能夠準確的結合農村人民的需求,人們在能力和渠道等方面都顯得比較弱勢,再加上農村經濟組織不完善,使得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逐漸使得基層政府組織和農村農民之間變得失衡,鄉村糾紛事件增加,使得農民對于基層政府產生了很大的不滿,影響農民對于基層政府的信任。
2.2農村基礎設施與農村經濟發展矛盾顯著
當前對于我國農村地區來說,基層設施建設化程度比較低,投入存在明顯不足,投入方式也非常不當,農業標準化程度較低,農村農業發展過程中基本上還是依靠天氣和氣候等自然條件來決定農業產量,這種情況下使得農村生活水平難以有效提升,基礎設施明顯不足,阻礙了農村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2.3農村土地流轉制度與農村經濟發展趨勢要最大程度吻合
當前我國農村地區的土地資源是非常零碎的,土地均分以及相關的土地管理制度使得我國農村土地經營規模非常小,和現代化的市場發展狀況不符合,這就對農村的土地投入使用產生了較大的影響,使得我國農業產量明顯下降。再加上農村土地承包使用權的不完整,使得農村土地在流轉過程中出現了很多的困難,因此要想更好地推動我國農村經濟和諧發展,就必須要克服這些難題。
3促進農村經濟和諧發展的對策
一是落實各項政策, 促進經濟發展;二是致力于培養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三是健全農村土地流轉市場機制,加強農村土地流轉過程中的公開透明。
3.1落實各項政策, 促進經濟發展
改善學校辦學條件, 提高農村教育質量,對貧困家庭的學生實行教育救助;加大農村合作醫療力度,提高農民參加率,擴大合作醫療的覆蓋面;發展農村衛生事業,改善農村醫療條件,解決農民看病難問題;傳播先進文化,豐富農村精神文化生活,改變農村面貌。加大對經濟發展的投入力度,調動干群創業的積極性。加大對農資市場的監管力度,嚴厲打擊投機行為,完善農資流通渠道,降低農資價格, 切實給農民減負。
3.2致力于培養新型農民,提高農民的整體素質
農民是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主力軍,培養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新型農民,是將農村巨大的人口壓力轉化為人力資源優勢的根本途徑。 加強農村的思想道德建設和文化建設,提高農民綜合素質,樹立先進的思想觀念。
3.3健全農村土地流轉市場機制,加強農村土地流轉過程的公開透明
通過市場機制對土地流轉進行規范和約束,對土地流轉的運行機制、價格、違約責任給予嚴格規定,并且加強市場公正、透明,防止土地流轉的投機行為,建立土地流轉市場風險評估機制,降低土地流轉經營的風險,提高業主履約的能力,確保土地經營、業主履約,將農民的損失降低到最小。穩定農村土地承包關系, 落實涉農優惠政策, 保障農民合法權益, 保持社會大局穩定。
4結語
農村經濟和諧發展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農村經濟逐漸從一個傳統的發展模式逐漸走向了今天的和諧發展道路,在整個過程中都經歷了非常復雜的發展過程,在整個發展過程中主要是多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不斷取得發展進步,最終才推動了農村經濟的和諧發展,所以農村經濟的和諧發展需要多方的共同努力。
參考文獻
[1] 堅持七抓七促 帶動農村經濟發展[J]. 湖北財稅,2000,(05).
[2] 顏學錦. 現階段農村經濟發展狀況的調查與思考[J]. 湖
南經濟,2000,(11).
作者簡介:李雪蓮,本科學歷,大安市農村經濟管理總站,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