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開展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是健全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制度的必要探索,是農村產權制度改革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解決承包地塊面積不準、四周邊界不清、空間位置不明、登記簿不健全、查詢不方便等問題,實現承包面積、承包合同、承包經營權登記簿、承包經營權證“四相符”,建立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管理系統,實現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登記管理和查詢服務信息化,為農村產權制度改革、“三權三證”分離奠定基礎。
關鍵詞:土地確權;意義;流程;措施
中圖分類號: F321.1 文獻標識碼: A DOI編號: 10.14025/j.cnki.jlny.2015.05.024
1抓好土地確權的意義
抓好土地確權,不僅能有效化解矛盾糾紛,也為推進土地集約化經營,加速農業現代化進程夯實了基礎,促進了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一是集約經營取得新進展。通過依法確權頒證,解除了農民的后顧之憂,加速了農村土地流轉步伐;二是農村維穩顯現新成效。土地確權化解了大量由于權屬不清、農林矛盾、農企矛盾等問題引發的糾紛;三是規范管理形成新格局。在完成土地確權工作基礎上,成立縣級土地流轉服務中心、鄉(鎮)土地流轉服務站及村級土地流轉服務點,建立農村承包土地電子信息平臺,并做到每戶1個檔案袋,每村1個檔案柜,每鄉1個數據庫。這個網絡平臺建成后,將形成可查詢、可追溯、可匯總、可展示的土地承包管理系統,充分發揮土地登記管理、土地糾紛調處和土地流轉信息發布等功能,全面提升農村土地信息化、網絡化和規范化管理水平;四是集體經濟增添新活力。對于確權后新增的耕地,通過縣級監督、鄉(鎮)代理、村級使用、農民經營的管理模式,有效盤活了資源性資產。村集體經濟的壯大,在新農村和城鎮化建設上有錢可投;在改善農村生產生活環境上有錢可用;在改善民生,提高教育、醫療質量上有錢可出;在解決熱點、難點以及歷史遺留問題上有錢可拿,為集體經濟增添了新活力,加快了農村發展,促進了社會和諧,進而增強了村級組織的戰斗堡壘作用。
2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的流程
2.1成立組織,制定方案,落實責任
各級政府要高度重視,將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列入重點工作來抓,結合實際,研究制定工作方案。縣、鄉、村要成立組織,層層落實包保,明確任務,明晰責任。
2.2宣傳發動,層層培訓,形成氛圍
此項工作要進行大力宣傳發動,印發宣傳單,逐村、逐屯、逐戶進行宣傳,形成強大的宣傳輿論氛圍,努力得到農民的支持與配合。通過舉辦專題培訓班、以會代訓等形式,對包保干部、鄉(鎮)干部、村屯干部和村民代表進行全面培訓,使每個參與人員達到政策清楚、流程明白、掌握操作。
2.3調查摸底,梳理問題
農村土地問題很多,為了做好確權工作,一定要高度重視。縣、鄉干部要逐級包保,召開不同層次的座談會,深入到村民家中,問事于民,問計于民,傾聽基層干部及農民的真實想法和呼聲,發現問題,研究破解問題的方法和措施。將農民和村屯干部反映的問題整理好,統一研究解決辦法。
2.4收集資料,拾遺補漏
二輪土地延包已經過去很多年,由于保管不善,個別村屯當時的原始資料有丟失、損壞等不完整情況。鄉村兩級干部要組織人員,充分發揮村、屯“五老”和議事小組的作用,對二輪延包時的土地資料進行收集,對土地臺賬、三十年承包合同、土地承包登記簿、經營權證等資料收集歸檔,對缺失、殘損的資料采取各種措施加以補救,達到下繩有位置,測量無障礙。
2.5入戶調查,掌握信息
鄉(鎮)領導組織村屯干部入戶調查確權前期準備工作信息,包括農民身份、地塊、戶與戶邊界、屯與屯邊界等相關信息,要逐地塊、逐戶開展調查,填寫入戶調查表,農民、調查員、審核人逐一簽字認證,全面地掌握人口和地塊信息,保證測量工作順暢。
2.6反饋結果,征求意見,化解矛盾
縣、鄉兩級包保干部要親自參與測量,深入村、屯,面對面地向農民征求意見,對反映出來的問題再次進行梳理、研究和解決,確保問題和矛盾化解在基層,保質保量完成測量。
2.7全面公示,農民確認,建立檔案
以村屯為單位向農民公示測量結果,無異議的由農民簽字確認,對有爭議的問題,進行再研究、再處理、再公示,直到農民確認,并建立起相應的檔案。
2.8組織驗收,補充完善,頒發證書
測量結束后,縣本級組織初步驗收,在驗收合格的基礎上,向上級提出申請,逐級驗收,對存在的問題進行整改和完善,在驗收無誤的情況下,由農戶提出登記申請,縣級政府頒發證書。
2.9歸檔立卷
立即著手加強農村土地確權頒證檔案管理工作,建立縣、鄉、村三級農村土地確權頒證檔案,落實專人負責檔案管理,做好農村土地確權頒證及有關文件、資料的收集、整理、備案、歸檔等工作。
3確權應注重幾點工作
一是領導重視是關鍵。從上至下把確權工作放到改革發展穩定大局,作為農業農村的頭等大事來抓。縣級領導每人包保一個鄉(鎮),鄉(鎮)黨委書記每人包保一個試點村;二是做好前期工作是前提。要扎實做好入戶調查,清晰土地所有權,打消群眾顧慮,測量前做好田間道路、林業、水利等用地規劃;三是選定正確的方法是保障。測量公司有實地測量法、航拍圖解法等多種方式,招投標時應根據地域實際,選準測量方法,才能夠較好地兼顧效率和質量;四是尊重歷史、依靠群眾是基礎。農民的事情農民辦,讓農民自己解決自己的問題。
作者簡介:喬國娟,大專學歷,公主嶺市葦子溝街道農村經濟管理站,經濟師,研究方向:農村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