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思凡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長沙 410007)
水凝膠作為軟質隱形眼鏡材料的應用
嚴思凡
(湖南省長沙市雅禮中學,長沙 410007)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隱形眼鏡的研究也取得了突破性進展,把水凝膠作為隱形眼鏡材料,已經成為隱形眼鏡發展的主要方向。水凝膠材料制作的隱形眼鏡,柔軟度高,更加舒適,能夠緩解佩戴者的視覺疲勞,對眼睛的傷害性小。目前,水凝膠制作的軟質隱形眼鏡正朝著拋棄型方向發展。
水凝膠;軟質;隱形眼鏡材料;應用
如今的高科技產品在使用過程中都會產生各種各樣的輻射,其中以手機對人們的影響最為嚴重。中國是一個人口大國,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在世界上的活躍度就越來越高,據不完全統計當前中國基本實現了平均每人一部手機。手機的影響力越來越大,它也成為很多人近視的重要原因。為了滿足近視人群的需求,我國已經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致力于眼鏡的研究工作。眼睛是心靈的窗戶,必須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來預防、治療近視。隱形眼鏡以其獨特的功能正在取代部分傳統眼鏡,逐步占領眼鏡市場。同普通眼鏡相比,隱形眼鏡美觀,性價比高,并且受外界環境的影響低,在雨、雪天都可使用,特別是在吃飯時能夠有效避免普通眼鏡帶來的尷尬。
1.1目前我國眼鏡的應用范圍
隨著各種高科技產品在人們生產生活中的廣泛應用,人眼睛的“脆弱度”也越來越高。當前社會中一些重要工作都離不開電腦的幫助,人們在工作中長時間使用電腦,造成極大的眼疲勞。從某種意義上來講,眼睛只有在閉上,特別是處于睡眠狀態下,才是真正的休息。一天中的大部分時間,眼睛都在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它接納各種事物,應接不暇。在經過長時間看書、看電腦后沒有適當的休息,就會造成視力的下降,最終發展成近視眼。據統計,目前大學生中近視眼學生的數量占絕大多數。隨著近視眼人群的增多,眼鏡的市場也越來越大。我國人口眾多,在科教興國戰略提出后,知識分子數量在不斷增多,同時近視眼的人群范圍也在不斷擴大。可以說眼鏡在人們的生產生活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協助人們完成各種各樣的工作,給人們帶來舒適和方便。
1.2隱形眼鏡帶來的福利
隨著技術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對眼鏡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眼鏡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已經不僅僅是工具,人們在要求其發揮主要作用的同時還要求它具備保護眼睛、提高美觀度的功能。在傳統眼鏡的美觀及方便度都需要改進的情況下,隱形眼鏡應運而生。它在傳承了傳統眼鏡基本功能的基礎上,還具備了自身的特點,它的美觀度高,能夠治療近視以及一些色盲癥患者,且不受框架的限制,始終能跟隨眼球轉動,保持與正常人相同的開闊視野。隨著對眼鏡需求量的加大,眼鏡產業已經成為市場上的熱門產業。針對當前近視眼人數增多的現狀,我國已經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進行眼鏡的研究工作。
2.1應用于隱形眼鏡的水凝膠材料特點
專家學者通過大量的研究和試驗,發現水凝膠制作的軟質地隱形眼鏡比之前硬度較高的隱形眼鏡性能更好。水凝膠材料制作的隱形眼鏡,柔軟度高,更加舒適,能夠緩解佩戴者的視覺疲勞,對眼角膜的傷害小。從目前隱形眼鏡的發展情況來看,軟凝膠是軟質隱形眼鏡材料應用的主流。隱形眼鏡在使用時要置于眼內,和眼角膜有直接的接觸,因此,軟質地隱形眼鏡在各方面都要達到相當高的要求。這種材料必須具備比較好的光學性、彈性和透氧度。
2.1.1優良的光學性能
隱形眼鏡同傳統眼鏡的配戴方式不同,從一定程度上來講隱形眼鏡的制作材料要求嚴格,因此應用水凝膠材料的軟質地隱形眼鏡透光性能更好,我國對于軟質地隱形眼鏡透光率有明確的規定,透光率不能低于其規定下限。
2.1.2透氧度高
眼睛是身體的一個特殊器官,眼角膜上不具備血管,不能依靠血液來給予其所需氧氣,因此眼睛所需的氧氣只能通過直接和空氣接觸來獲取。而隱形眼鏡從一定程度上會降低眼睛從空氣中獲取的氧氣量,為了確保眼睛安全,隱形眼鏡必須具備超強的透氧度。軟凝膠材料制作的軟質地隱形眼鏡在透氧性方面有相當高的保障。
2.1.3彈性好
眼睛是一個敏感的器官,因此隱形眼鏡的舒適度要高。水凝膠制作的軟質地隱形眼鏡彈性功能強,配戴舒適,能夠直接貼合眼球,更加輕薄。
2.2未來軟質隱形眼鏡的發展
隨著各種高技術產業的發展,軟質隱形眼鏡技術也越來越成熟。隱形眼鏡在佩戴前要經過消毒,才能使用。為了節省掉使用者用前消毒這一環節,一些西方國家推行了拋棄型隱形眼鏡。這種隱形眼鏡有效避免了因清潔工作不到位而給眼睛帶來的危害。目前水凝膠的軟質隱形眼鏡正朝著拋棄型方向發展。
眼睛是人類獲取信息、看世界的重要窗口,隱形眼鏡為我們帶來了更加清晰的視覺效果和更加寬闊的視野。當前隱形眼鏡不僅被應用于矯正視力,還被應用于美容等行業。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需求的增多,水凝膠軟質地隱形眼鏡在未來眼鏡市場上會更受歡迎。
[1] 黎新明.水凝膠接觸鏡材料與三油酸甘油酯的親合性[J].桂林工學院學報,2006,(02):419-421.
[2] 李若慧,馬榴強.角膜接觸鏡材料的應用和研究進展[J].化工新型材料,2009,(03):301-302.
TQ317.3
A
1674-8646(2015)12-0138-02
201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