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杜 青
抗戰“活化石”胡成周:從淞滬抗戰到占領日本天皇皇宮
文 杜 青

上圖:1937年11月12日,日本侵略軍開進上海市區,上海全部淪陷
胡成周,1916年農歷六月二十日生于湖北廣濟(武穴)黃崗下典府,筆者尋訪時,胡成周做完百歲大壽剛一個月。胡成周歷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武漢會戰之東牯嶺戰役、南昌會戰、上高會戰、敵后挺進作戰、浙贛會戰、青年遠征軍作戰等。他先后畢業于黃埔軍校第14期工程兵科、陸軍大學參謀班。上高會戰時,胡成周任國民革命軍第五預備師警衛營營長兼軍紀督查隊隊長,至抗戰勝利,已是中國遠征軍工程處處長、少將軍銜。
胡成周是目前能找到的上高會戰期間唯一一個預備第五師參戰將領(包括士兵),他回憶了大量鮮為人知的江西部隊預備第五師及師長曾戛初以及該部隊幕后人物熊式輝等人的背景,填補了一項空白。
南昌會戰時胡成周帶軍官隊搶回陳安寶將軍遺體,上高會戰任軍紀督察隊隊長,帶領一萬多青年軍遠征印緬,后來又見證日軍投降,留下接受日本投降的詳細日志,他還以少將身份見證南京受降岡村寧次,并作為中國32名參謀之一進駐日本,住進了日本國天皇皇宮。
胡成周又是中共高級將領王稼祥的親外甥,自稱周恩來學生,國共談判期間保護過周恩來。抗戰期間還擔任過第三戰區的新四軍聯絡處長。和新四軍16旅旅長王必成等來往密切,是王必成高中同學。他經年帶領部隊和新四軍聯合作戰,也做過第三戰區總司令顧祝同和江南游擊總指揮冷欣的侍密,其經歷和國共眾多高級將領皆有交叉。
以前有對抗戰幸存老兵譽以抗戰“活化石” 的稱謂,頗不以為然。但如今,面對胡成周這樣一個親歷無數重大歷史事件、和無數重大歷史人物有過交叉的百歲抗戰老兵,筆者不由自主想起了抗戰“活化石”這個稱謂。
胡成周祖父是清朝進士,當過彭玉麟師爺。祖父后來當了湖北道的道臺。父親胡歆和,也當過撫湖海關關長。但胡成周說,那時的中國海關不能獨立,稅收歸英國人,這個關長做得沒意思。
胡成周的父親在安徽撫湖當官時認識了王稼祥之父,后來娶了他的女兒、王稼祥的二姐。胡成周的母親做過撫湖第二女子學校校長,是個文化人,也當然配得上父親。
當地沒有小學,所以胡成周也沒讀過初小,4歲到7歲請的是家庭教師。
1927年,胡成周畢業于武穴鎮國立十三小學,1930年畢業于省立黃崗第六中學,然后考進安慶省立一中讀高中,又轉入漢陽讀高中。在這里,最終考上了國立武漢大學工學院土木工程系。“1934年到1936年,我都在武漢大學學習,畢業后就去軍校了。”
1936年,胡成周考入黃埔軍校第14期。入讀的是工兵科,甲級生學生第一總隊。
胡成周說,黃埔第12、13、14期,三期學生都是一起學習,一起畢業的。
“郝伯村也是12期,他后來當了蔣經國的參謀長。”
畢業后,胡成周以見習排長的身份參加了淞滬會戰。
他說,當時張治中是京滬杭抗戰總司令,“那時對蔣無限忠誠”,指揮王敬久88軍、李守維89軍、孫元良97軍三個軍對日作戰。三個軍長都是黃埔一期生,其中李守維還是一期的尖子生。胡成周當過李守維的侍從秘書。
“李守維有個非常漂亮的老婆,是英國大使館的一等秘書。”
可惜的是,李守維后來在黃橋兵變中被打死,掉進了黃橋湖里。
1937年6月,張治中調胡成周當87師師部指揮排排長,師部在昆山陽沌湖一帶。胡成周負責軍發斥候、并及261團、262團當面之敵的情報傳達聯系。該情報將作為師參謀處指揮參考的資料,并向總部上承下達。
“國民政府參謀權很大,專門負責部隊的調動,軍隊行動都歸參謀處指揮。”
1937年9月23、24日兩天,日軍海陸空聯合作戰,氣勢兇猛。
“先頭部隊都是臺韓滿偽軍,后面才是日本人。”
27日、28日兩日,日本人輪番轟炸,國軍傷亡慘重,被迫轉移到昆山廢墟,利用斷垣殘壁進行防衛。除堅守四行倉庫的謝晉元等八百官兵依靠國際保護堅守上海外,部隊都開始后撤。
87師轉移到無錫太湖蘆葦蕩,以團為單位與敵周旋。他們采取避實擊虛的方式,加上蘇聯百余架戰機的掩護,在宜溧高山區一直堅持到1937年12月18日南京失守才撤離。
“在南京,日本人屠我軍民30余萬。”
胡成周這時滿是憤懣,爬滿皺紋的額頭上青筋爆出。
12月15日開始,胡成周奉總指揮張治中命令,帶領所部班排長20多人,連續三天清理搶救幸存者。掩埋官兵80多人,以及無人收尸的老弱婦儒30多具尸體。
南京一役后到了太倉,胡成周不愿再做不上前線的指揮排排長了。
“日本人太可惡了,我要上陣殺敵。”
經一再請示,胡成周被調到79師469團當了一個基層排長。
“這樣就有機會上前線了。”
胡成周說,79師那時駐溧陽,他在469團。
“469團團長胡四武,他的哥哥是黃埔軍校三分校政治部主任。”
469團八連連長是黃埔12期的金遵道。在后來的作戰中,因為營長負重傷,金遵道被火線提拔為副營長,胡成周于是到八連代替金遵道當了八連連長。后來金遵道也負重傷,469團團長皇甫毓超命令胡成周當這個副營長。
1938年2月31日,胡成周被調瑞金,同年9月,由軍訓部分發到預備第三師(師長冷欣),在師軍官大隊任筑城學教官。三個月后轉任預備第三師參謀處上尉參謀。其時,預備第三師于武昌右旗營房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52師(屬78軍),和從西安調來的79師(師長陳安寶)、渭南調來的63師(師長趙錫田)一起,赴九江星子縣集結待命,準備參戰。
“我們就駐在江西德安的贛江邊上,一邊是瑞昌,另一邊是德安。”
“當時,78軍軍參謀處就在九江星子縣德安公路旁的一個掩蔽部內。開戰前夕燈火通明,師、團長、參謀們一起,在沙盤四周聽候軍長王敬久命令。”
按照部署,52師為一線部隊,占領東牯嶺以東鄱陽、湖口方向起伏高地一帶,阻擊來犯之敵。師長冷欣即令154團為右翼,堵擊日寇于陣地前沿;156團為左翼,抗擊向大小孤山友軍79師陣地進攻的日寇,并側擊來犯之敵于陣地前沿;155團及師迫擊炮營、師偵察營則作為預備隊使用。同時,督戰組入駐軍部,確保戰時紀律。
部署完畢,各部隊于拂曉前進入各自陣地。
拂曉時分,戰斗就在這里打響。
日寇三井四郎糾集一個師團萬余兵力,配合海空部隊從湖口方向向東牯嶺陣地發動猛烈進攻。日軍炮兵由大小孤山陣地向國軍正面縱深輪番炮擊。
“日本人組建大編隊,開始一輪輪向我陣地猛烈沖擊。”
近午,日機百架次配合輪番轟炸,海軍也從湖口方向射擊,機關槍雨點般向國軍陣地傾瀉。
中國軍隊陣地被炸得一塌糊涂,連防空洞也被日軍炸毀。法幣、地圖、圖紙掉得滿地都是。其時,胡成周身邊一個文書腿被炸斷,上身掛到了樹上,腸子就那么一根根流了出來,在喊著:“胡參謀,補我一槍。”
國軍雖然傷亡慘重,但依舊堅守陣地,士氣一度旺盛。
52師還組織突擊營由戰壕內向牯嶺東方向移動。至夕陽西下,發現日寇分南江北兩路沿江向79師大小孤山陣地猛攻,師長冷欣即命令右翼156團作掩護,預備隊155團及偵察營則迂回向日寇停駛在湖口的炮艇發動襲擊。日軍遭襲后一片慌亂,預備隊趁機擊毀日軍炮艦一艘、大炮四門,日軍倉促中向安慶方向撤退。
次日中午,日機百余架次向國軍陣地投擲燃燒彈數百枚,東牯嶺一片火海。友軍79師大小孤山陣地也傷亡慘重。下午兩時許,國軍空軍蘇式“四頭驅逐機”約50余架次飛臨陣地上空,與日寇在長江上空激烈空戰,胡成周目睹日機三架向湖口海軍基地方向逃竄。
黃昏時分,63師接替52師防務,52師撤回德安整編,戰斗才告一段落。
是役擊落敵機兩架,炸毀炮艦四艘。敵步騎兵傷亡數千,國軍也傷亡甚眾。
1939年3月3日,胡成周調任79師師部少校參謀處處長后,前往浙西昌化接兵。
胡成周說,當時的浙西行署主任賀祥林是中共地下黨,也搞過土改,搞出了一點成績。當時還有個口號:前方政治看浙西,后方政治看贛南(注:此處指蔣經國經營后的贛南)。
胡成周在昌化接一千多個兵后,組成了補充團156團,26軍軍長陳安保命令胡成周代理這個156團的團長,并送到預備第五師。
但胡成周一到預備第五師就被師長曾戛初強行留了下來。
這個師是江西師,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輝的基本部隊,一直活動在鄱陽湖邊上。鄱陽湖的源頭就是熊式輝的家,全師歸熊式輝統一指揮。
“熊式輝這個人,先就讀保定軍校,不知什么原因被軍校開除。但后來又畢業于日本士官學校,和國母宋慶齡關系都很好。”
“可了不得。”胡成周說,老蔣曾將兒子蔣經國托付熊式輝,所以蔣經國喊熊式輝“熊伯伯”。熊式輝先是想讓蔣經國做江西保安司令,但蔣經國認為自己沒有經驗,只愿意到贛州當名專員。
事實證明這個專員很不錯。蔣經國后來在吉安人稱“小包公”。培養了包括上海流亡青年組織以及黃埔軍校三分校第16、17期的學生在內的一大批抗戰人才。
“他曾經在打麻將賭博的人面前籌款抗日:現在抗戰困難,大家做做好事,隨便捐兩子,請您簽個字吧……一下就弄到了很多捐款。”
胡成周說,預備第五師師長曾戛初也不是普通人,1936年,他就當過上海市市長。
曾戛初畢業于日本士官學校,是老蔣在日本士官學校的下一期軍官。曾戛初對胡成周非常照顧,認為他是高級知識分子,早就想挖到他的部隊來了。果然,胡成周一到預備第五師,就回不去了。
“你暫時到軍官隊做中校隊長吧。”曾戛初說。
到了人家的地盤,人家也確實稀罕自己,胡成周只能答應了。但曾戛初也沒虧待他,寶貝一般供著,盡量不讓他上前線。后來胡成周不想當軍官隊隊長,要到基層部隊去打鬼子,曾戛初也很爽快,馬上又讓他干師警衛營營長,但這個職位離前線還是有點距離。
“從代團長到營長,職務降了,軍銜卻升了一級,他真不舍得讓我上前線。”
1939年4月,在預備第五師任軍官隊隊長的胡成周參加了南昌會戰。戰斗在江西東鄉、進賢、梁家渡、溫家圳一線打響。
日寇集結四個師團(36個兵團),由九江沿南潯路、鄱陽湖沿岸一帶向鷹潭、湘贛路一線攻擊,企圖打通梁家渡、溫家圳沼澤地區,占領南昌。
29軍軍長陳安寶率26師、79師、63師、預備第五師,70軍軍長李覺(兼19師師長)率19師、107師,與江西保安隊熊斌等部隊一起,在位于東鄉、進賢、梁家渡、溫家圳一線(包括撫河沿岸)的沼澤地區綿亙高地防御陣地阻敵南進。

南昌會戰要圖
早春二月戰斗打響,日軍主力先向19師李覺部發動攻擊,在梁家埠大橋激戰了三個晝夜。李覺將其引向梁家渡、上高之線,當地40師即由臨川迂回上高向日軍側擊,滅其一個聯隊。日軍回竄東鄉,會合主力閃電式猛攻溫家圳沼澤地。敵機百余架次配合地面坦克發動襲擊。日步騎兵則猛攻29軍預備第五師、79師于梁家渡一線,激戰一晝夜。
79師師長段朗如戰斗不力,被上官云相槍斃,由29軍軍長兼任79師師長,但很快,29軍軍長兼79師師長陳安寶在戰斗中不幸遭炮襲陣亡。
陳軍長陣亡后,戰區長官下令組織敢死隊將遺體搶回安葬,以免敵人照影像影響我軍士氣。
“32集團軍總司令上官云相和江西省政府主席熊式輝也都要求搶回遺體。”
當時指定以胡成周的軍官隊為主,來完成這一任務。胡成周即率軍官隊學員200余名,攜帶爆破筒,配合師搜索營300余武裝斥候深夜潛入日軍陣地。
胡成周說,當時日本人戒備森嚴,怎么確保完成這項任務呢?當時確實很頭疼。
后來想出一個兵分三路的辦法。一路在天黑時悄悄接近日本人碉堡,碉堡上都有槍眼,他們就利用這個,深夜,趁敵人疲勞之際,將爆破筒從槍眼處塞進,爆炸聲一響,日本人慌了,以為中國軍隊又來偷襲。趁此混亂,其他兩路尋找陳軍長遺體。
胡成周自己則帶了80個學員,在炮兵掩護下強行摸入敵營,將陳軍長遺體搶回。另一路學員則摸入敵指揮部,雖然沒找到陳軍長遺體,卻炸死敵軍官十余人,還活捉敵軍官兩人及日偽后勤人員八個。
“撤退時日本人不敢追,他們晚上不敢出來,到處是冷槍啊。”
后來,胡成周安全將遺體送到進賢,然后由家屬接回到浙江縉云縣。
搶回遺體的次日,日本人也很惱怒,發動了一些攻勢,但都被國軍粉碎。翌日凌晨,國軍六個師兵力開始四面圍攻撫河沼澤地帶的日軍,日軍無路可走。午時,以空軍掩護狼狽向上高方向回竄,正好自投羅網(時上高為19集團軍司令部),殘敵分散又向湖口方向逃竄。戰后,胡成周率軍官隊百余人清掃戰場,清點后發現殲敵近萬(其中傷殘者千余),但胡成周也在清理戰場時不幸觸雷,腿部負傷,被送往南昌兵站醫院。
傷愈不久,胡成周回到部隊,經請示曾戛初,改任預備第五師警衛營營長。之后,胡成周攜部打響了1941年3月的上高會戰。
胡成周說,上高這個仗,他們叫阻擊戰,江西的部隊,除預備第五師外,江西保安縱隊也參戰了。當時熊濱為江西省保安司令,也率部參加了上高會戰。
“熊斌是熊式輝的侄子,也畢業于日本士官學校。幾個江西部隊的主官都了不得、很能打仗。”
部隊時屬49軍,歸49軍軍長劉多荃指揮,從東孤山下開拔,經過浮梁、到達進賢等地。
“后來也到了上高。”
胡成周說,軍長劉多荃當過105師師長,他這個師,是張學良的警衛部隊(上高會戰時,105師師長是王鐵漢)。49軍的另一個師是川軍26師,師長是王克俊,但他的前任范紹楨即是有名的范哈兒。
三個師到進賢,卻被一條河擋住了去路。
“當時有個浮橋,但不方便部隊通過。”
軍長劉多荃就找到了胡成周。胡成周在武漢大學和黃埔軍校都學過修橋造路,他找來橡皮船500噸,并租了40艘木船。很快就造出一個橋,使部隊勝利通過。
“部隊后來也到了上高,上高有個八角亭,上面有首題詩是個小青年寫的,寫得很狂,可惜忘記內容了。”
胡成周說,上高會戰時,預備第五師的督戰隊厲害,只有前進不能后退,部隊因此傷亡慘重,但絕不稍退。
“我們有督戰隊,學習戚繼光的連坐法,只準前進不準后退。”
胡成周那時兼了戰時軍紀督查隊隊長,隊員在隘口險要部署機槍督戰,后撤或不服從調遣擅自行動者,將被執行軍紀,就地槍決。
軍紀既嚴,預備第五師在上高會戰中因此損失也大。
由于防區接近南昌,預備第五師是打得較早的一支部隊。加上開戰初日軍士氣旺盛,該師15團曾遭日本人毀滅性打擊。
胡成周說,其時15團已開到滕王閣一帶山區。山邊有個湖,15團就在這里中了日本人的埋伏,全團人馬都被打散,一個團基本沒了。
而在進賢池塘邊的一個沼澤地里,作為警衛營營長兼軍紀督察隊隊長的胡成周,一條腿也被炮彈打到,負傷之后進入臨川野戰醫院養傷。
傷愈不久,上高會戰早已結束。胡成周考入陸軍大學第14期工程兵專修科,前往貴州遵義學習。
1941年9月,胡成周從陸大14期工程兵專修科結業后,調入三戰區長官部參謀部工兵署任中校筑城課長,兼司令長官顧祝同侍秘和敵后游擊區司令部新四軍部聯絡處處長,負責與第二游擊區總司令部冷欣(即前52師師長)及江南新四軍六、七兩師聯絡。時新四軍六師(師長粟裕)在溧陽蔡伯皆讀書臺與宜興祝陵等地活動。七師(政委曾希圣)則駐富陽等地。
不久,胡成周又任江南挺二縱隊政治部教導員(政治部主任顧大榮)兼二挺縱隊四團副團長和團指導員、張渚軍警督察隊督察長等職。
胡成周說,當時,部隊都歸第二游擊縱隊總指揮冷欣指揮,于安徽陳村整編(安徽省政府也搬到了這里)后,在宜興、溧陽、句容、高淳一帶活動(南京外圍)。
“79師、52師、108師、63師、26師、以及警衛部隊監護旅、一廳、二廳都歸冷欣指揮。共產黨的新四軍也歸冷欣指揮。”
胡成周說,新四軍駐扎在“兩不管”(指日軍和國民政府)地帶,國民政府的命令通常不起作用,后來不給他們武器彈藥。
胡成周的部隊和新四軍一起,跟新四軍6師16旅旅長王必成、江渭清等人的部隊合作,打了很多仗。
1941年,國共聯合作戰后,在江蘇溧陽還俘虜過一個日軍少佐。
這年仲秋,胡成周剛到四團,就接到新四軍6師16旅(旅長王必成、政委江渭清,其中王必成是胡成周黃崗中學時同學)情報,其敵后武工隊正誘日軍脫離碉堡,向二挺縱隊正面陣地撲來。
得到情報后,胡成周即率突擊分隊趁虛襲擊日軍碉堡。12日黃昏,四團又在杞亭成功伏擊日偽軍,殲敵三百余人,繳獲槍支彈藥無數。后來在和橋一帶又側擊武進方向日偽援軍,再殲三百余人。所俘武器彈藥都交付了新四軍,并由他們清掃戰場。胡成周部于拂曉時分撤離。胡成周說,是役小戰斗大勝利,是愛國統一戰線的勝利,曾受江南游擊總司令的嘉獎。
“我們那時武器不錯,是蘇聯裝備,比新四軍好太多,比如擲彈筒就有很多。”
胡成周又說,親兄弟也會有矛盾,他們和新四軍的合作一直在進行。
1941年初冬,胡成周又率部和新四軍合作,打了宜興楊巷伏擊戰,再殲日偽三百余。
宜興楊巷位于太湖東西岸之間,湖中千帆競過,遍湖的蘆葦帳則隨風四蕩。
通過新四軍16旅31團游擊小分隊情報,得知丁蜀山漢奸偽團長史耀明將會同日寇左藤支隊及憲兵小分隊千余人,乘機帆船20多艘由徐舍出發,在楊巷登陸襲擊溧陽、宜興一線的中國軍隊。獲悉后,胡成周聯絡新四軍16旅王必成的敵后游擊小分隊,配合二挺縱隊四團楊巷前哨營與52師155團前哨營2營進入陣地,又派出斥候掌握第一手情報,在金沙江兩岸(徐舍至楊巷段)就地監視日軍,并以信號聯絡配合國軍行動。
上午十時許,日軍船只駛入楊巷東蘆葦蕩,進入我火網交叉地帶后,即刻槍聲四起,日偽慌成一片。余敵會合援軍千余直竄丁蜀山,在偽軍史耀明的配合下向湖濱我陣地前沿猛攻。守軍52師以逸待勞,再殲日偽軍于前沿陣地。至黃昏時分,敵返回丁蜀山又遭胡成周部伏擊,該役打死打傷日偽三百余,繳獲帆船七艘及大量武器彈藥。除化裝之敵潰逃外,日軍左藤支隊全被俘虜,戰后武器也都交給新四軍16旅,俘虜則被押往江南第二游擊總部。胡成周部獲長官部和新四軍前敵指揮部的嘉獎,并獲三戰區長官部“智勇一等功”的獎狀。
1942年初夏,日寇為打通浙贛鐵路,建立所謂的東南新秩序。糾集百萬大軍分三路向上饒第三戰區發動進攻,時稱浙贛會戰。一路從福州集30萬兵力進軍廈門,牽制閩贛山區(包括武夷山區)國軍主力軍,自南京出發,經句容到宜興,然后再到廣德。一路從紹興糾集20萬主力進軍金華掃蕩金嚴,控制龍游國際機場。第三路京滬線的日軍總預備隊50萬則由岡村寧次統一指揮,掃蕩蘇浙皖贛山區,直攻東南戰區第三戰區上饒并直逼大后方贛南井岡山一帶。
另據1942年初秋上海遠東情報局提供的情報:日先頭部隊配合日偽三方面軍任援道偽軍和日侵華軍板垣軍團等約三十萬兵力,由南京出發經句容直犯天王寺黃山游擊區,“凈化”南京外圍。主力則從京杭國道過宜興、溧陽竄撓蘇南皖南山地。所謂避實擊虛(避開32集團軍幾十萬預備隊),直攻廣德。另一路則從安慶、湖口水路入贛江、撫河入臨川,到達萍鄉,企圖聯通浙贛鐵路。
胡成周所在部隊在總司令冷欣的指揮下,與32集團軍(總司令上官云相)、30集團軍等部在廣德一帶阻擊日軍。江蘇失守后,從宜興撤下的游擊戰區總司令部則駐于安徽廣德太極鎮太極洞(又名老君洞)。
此時,日先頭部隊任援道偽軍及關東軍大連支隊約5000余日偽軍在溧陽會合丁蜀山日偽地方團隊約三萬兵力,直竄溧陽。二挺四團(團長皇甫毓超)一營營長金遵道在激戰中負重傷,胡成周以四團副團長名義代團長率領四個連阻擊日偽兩千余,攔腰側擊徹夜,拂曉計傷亡日偽三百余。生俘偽軍500個及日憲兵軍曹一人。
“尸體囑當地保甲長掩埋,我部凌晨轉移到了三了橋(今天鵝湖風景區)。”
次日押解俘虜及日軍軍曹到廣德牛頭山,又將所虜日軍押運到第二游擊區總部后才稍事休整。
6月15日,胡成周接到游擊戰區總司令部急電:“63師防區告急。”即乃率4團2營和52師156團1營與6團第二、第三兩個營和一個小炮排組成的加強團三四千人,于6月20日黃昏接替63師防地——宜興廣德交界處(即現在太極洞上面)老君峰的105—108高地。
加強團團長就由胡成周擔任。
“我們的任務是阻擊日本人三天。”
在這場阻擊戰中,胡成周以攻為守,以一個營作為預備隊,帶領三個營仰攻日軍陣地。
次日上午,天氣晴朗,便于日機活動,日機30多架次開始對胡成周的陣地實施狂轟濫炸,日偽關東軍騎兵則在排炮掩護下向胡成周堅守的陣地發動猛烈進攻,胡成周沉著應戰,寸土不讓,直至和日軍展開肉搏,部隊傷亡慘重。
第三天更厲害,三五十架日軍戰機從上午八時起,直到黃昏都在不斷轟炸我陣地,夜幕時分才散去。胡成周說,日本人飛機太厲害,他們躲在防空洞里一直出不來,但防空洞并不代表安全。在太極洞里,胡成周就被飛機炸到幾次。第一次,日機炸壞了胡成周的腿。第二天中午,飛機又開始在胡成周的指揮掩蔽部周圍徘徊。
胡成周還是想以攻代守。此時卻發現一個問題,軍號聲容易引來敵機。
“我讓號兵不要吹號,他卻沒聽見,就在我邊緣吹。”
日軍戰機馬上就被號聲引來了,瞬間炸掉胡成周三個掩蔽部。胡成周再次受傷,部隊也被打散了。負傷時他被炸中腦袋,腦漿滿臉。
“安徽廣德打的這個仗,腦殼都炸裂了,死了兩三個小時。”
幸運的是,第三天晌午開始,中美空軍大編隊開始支援胡成周部,出動戰機達三小時,驅逐日機80余架次,在陣地上空對日軍上下俯沖掃射。加上第79師援軍對敵展開反包圍,終將日軍左翼逼退,胡成周這才率團沖出戰壕,向敵軍猛沖刺殺。
日漸黃昏,追擊日軍至宜興太華鄉山凹一帶才停止。
戰斗結束后清掃戰場,發現日偽傷亡1200多人。但胡成周的身邊,連他自己算上只剩18人,將防區交79師接替后他精疲力憊,用擔架抬至廣德戈村總部時,已休克二小時。醒來才知冷欣總司令在側,并以和藹敬佩的眼光說:
“親愛的學弟,你已完成了國家賦予的光榮任務,我謹代表校長和和顧長官來看望你,你好好休養。”當即專車將其送旌德后方醫院作進一步的特殊治療。
因為頭部中彈,必須開刀做手術。為胡成周開刀的是一名德國醫生。開刀前要先揭掉頭皮,這使得胡成周當場休克。術后,總部政工隊好多人過來慰問。
“他們的講話我心里都曉得,只是沒辦法表示。”
1942年8月15日出院,8月20日,胡成周被授青天白日勛章,并接到第三戰區江南第三游擊區發布的命令:
中校胡成周智勇善戰,存異求同顧全大局,睦鄰友軍(指新四軍),取得抗日持久戰的輝煌勝利,為我軍楷模。特報請上級批準晉升黔敘中校代上校團指導員兼副團長和安徽省第六行政區專員、保安司令部地方團隊督導員、涇縣上校城防司令、三戰區新四軍聯絡處長等職務。
出院后,胡成周繼續率部和新四軍聯合作戰,打了一系列戰斗。
1942年11月,蕪湖縣日寇警備隊糾集日偽部隊與偽政權地方團隊約二千人,以15旅之眾分五路向國軍三戰區挺二縱隊及52師防御陣地發起進攻。
在日空軍戰機20余架次掩護下,日主力部隊一千多人由蕪湖方村出發經青戈江西河主攻國軍二挺六團駐奚家灘河網地區。六團二營正面奮力抵抗,第三營迂回側擊侵犯之敵,在中州崗消滅日偽軍三百余人。日寇狼狽向西南竄撓,又遭遇52師156團的攔腰阻擊,傷亡兩百余人。余敵向三里店靠攏,又遇四團三營由涇縣汀潭出擊支援,四團二營則于分界山陣地前沿聚殲日偽軍,俘獲蕪湖偽軍一個營。南陵湖南街之敵還遭遇新四軍黃山支隊側擊,黃昏時戰斗結束,全線共俘日偽一個營,日寇八名傷兵則被送第三戰區旌德后方醫院。
不久,胡成周所部和新四軍合作,將一個叛軍師成功堵截。
1942年冬,二挺得到新四軍黃山支隊參謀處提供的情報:原川軍新七師師長張昌德不服從調遣,欲叛逃日偽,正經南陵逃往蕪湖。
得此情報后,第三戰區長官部緊急批準并部署:
52師、63師由旌德太平方向南陵進攻日寇,江南挺進二縱隊于涇縣馬頭赤灘、琴溪汀潭原陣地監視來犯之敵,即時注意日偽陣地動態。新七師21團(我控制之團)則與新四軍黃山支隊在石龍山(叛軍原駐地)拖住叛軍師長與警衛營及20團、19團三四千人。12月中旬,52師從太平縣出發,于青陽縣附近和日偽接應叛軍部隊的遭遇戰打響,二挺四團與新四軍黃山支隊則包圍叛軍19團、20團二部,將兩團堵擊在包圍圈。新7師師長張昌德僅率警衛營逃往東至縣轉蕪湖投敵。是役結束,由21團團長代師長率19團、20團將新7師調旌德整編,經戰區長官部批準,將該師衛生院醫藥設備全部交新四軍黃山支隊予以獎勵。
1943年國慶期間,胡成周奉調江西上饒第三戰區青年遠征軍集訓總隊,被任命為三戰區青年遠征軍集訓總隊上校教育副官兼總隊地形學教官以及工程兵、國防兵要地理教官。參加集訓的干部都是排、連長。
又以參加過淞滬會戰的傷員,以及榮譽1、2、3師的軍官為骨干,并從全國各部隊的正副營長中擇優抽調黃埔軍校第11期至15期的學員為青年軍各師營團長。同時還征集了12000余高中以上學生(河南大學、江蘇五臨中、濟南大學、安徽十二臨中、江南正氣大學、贛南流亡救國總隊等)參軍。
不久,戰區命令到達,由胡成周帶領這些學生到云南,組建青年遠征軍。“一路都是步行,由江西上饒徒步至云南昆明。”后來,這些學生被編入青年軍202、208兩師,都是四四制,全部美式裝備。
胡成周說,美國人和中國組建遠征軍,是吃到苦頭后才開始搞的。
1941年,國民黨情報要員鄭介民和蔡文志在得到日寇將襲擊珍珠港的情報后,將消息報告給了國民黨總部,總部將情報轉給美國。但美國人不相信中國的情報,致使大受損失。胡成周補充說,當時,蔡文志曾在美國夏威夷做間諜。
“當然,對中美關系起重要作用的還有宋美齡。”“美國后來派來了顧問團,青年軍每個團都配了一個美軍顧問,老蔣的美國顧問端娜就直接和美國聯絡合作。”
美國人重視中國的情報工作后,就與中國成立了“中美合作所”,由戴笠負總責。又把中國拉入成立了盟軍,總司令是蔣介石,總參謀長為史迪威,副參謀長是郭寄嶠。
胡成周說,遠征軍以中國流亡大學生與淪陷省市的高中以上學生為基礎,組建了十萬青年遠征軍。衛立煌為總司令,郭寄嶠任參謀長。
部隊組建后由恩施神農架的原始森林開始,朝瑞麗方向進發。
胡成周此時調青年遠征軍司令部工兵署工程兵課任上校課長兼史迪威公路(中印公路)測量隊隊長、以及印緬滇輸油管導線組長。不久,又調任總部于加爾各答的青年遠征軍工程兵處處長,負責史迪威公路橋梁的設計與施工。還參與了當時世界最大公路隧道(長1500米)的設計施工,其圖紙設計是由英國皇家設計院提供的。
“工程兵處處長比團長職務還高,那時青年軍的工兵團長都歸我管。修橋、搞測量都是我,青年軍所有工程都歸我管。”1944年冬,英國首相府遷駐印度新德里,中國駐英大使館在印設立領事館,胡成周兼調駐英大使館駐印總督府二等武官(上校)。大使館就設在新德里“大唐玄奘之廟”附近。
胡成周說,印度的兵役是寺廟里的達賴掌握的,但印度一直由英國派出的總督控制著寺院政權和印度雇傭軍。
“當時,盟軍駐印度的得力部隊,只有新六軍和新一軍。新六軍廖耀湘駐新德里,新一軍(軍長杜聿明)駐孟買,可以說,整個印度是我青年遠征軍在保衛。”
胡成周說,青年遠征軍時期,他只率部在密支那與日寇駐緬甸侵略軍洋河征一郎軍團打過一仗,此役,日寇向北部灣敗北。之后,他基本負責安裝輸油管和修路橋建設以及保衛印度的工作,直到日寇宣布無條件投降為止。
1945年8月15日凌晨1時許(英國格林威治時間),胡成周在印度加爾各答青年遠征軍總司令部聽到了日本天皇響應《波茨坦公告》頒布的“匡文編電”宣言。日軍向聯合國軍總部及中華民國政府宣布無條件投降。
“匡文編電”宣言發出后,印度加爾各答市的中國青年遠征軍總部,加爾各答港口聯合國軍工事基地以及中國駐印青年遠征軍各軍、師部隊皆鳴炮慶祝,炮聲響徹夜歷六個小時。
凌晨六時,中國駐印青年遠征軍及加爾各答總部更是一片歡騰。
“軍營都在放炮,一夜打到天亮,大家都瘋了,都想早點回家。第二天早上除了慶祝,什么也不干。”
此舉也影響了印度,進一步促進了印度的獨立。在圣雄甘地等人的反抗和督促下,駐印度新德里的英女王伊麗沙白同意印度獨立。
8月20日,中華民國軍事委員會頒布命令,中國青年遠征軍駐印總部暨三軍部隊,即日調回湖南芷江。
8月22日,胡成周隨總參與美國顧問團抵達香港。英國香港總督及各新聞記者手持聯合國小旗和中國國旗在機場歡迎。香港高樓上,中國國旗也迎風招展。
“抗日英雄是最可愛的人,是中華民族的精英,是炎黃好兒女。”類似口號響徹云霄。
隨后,胡成周又隨團訪問南洋群島東西爪哇、蘇門答臘、新加坡等地慰問僑胞,受到各地僑胞的熱烈歡迎與擁抱,近萬人持“最可愛的人”和“歡迎黃帝好兒女”、“同胞弟兄”類似標語牌組成手牌陣歡迎他們。
“在千島國(即今印度尼西亞),當地華人將我拋了起來,說中國遠征軍是最可愛的人。”
“這種場面令人激動流淚。”
9月1日,南洋群島訪問結束后,胡成周經香港回國,到達湖南芷江。
中國陸軍總部總司令何應欽與第二游擊區總司令冷欣當晚召見胡成周,并將一份重慶軍委侍秘字00號絕密電命令的電文給他看,大意如下:
冷欣為上將副總參謀長,代表蔣中正在南京受降日寇侵華軍參謀長岡村寧次,由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部署布置接收南京的準備工作后上報。
看完電文,冷欣又囑胡成周在請示顧祝同長官后,對照“匡文編電”內容,于三日內組織一個先遣軍,做好進入南京的一切準備工作。
9月15日,胡成周到上饒見到第三戰區總司令顧祝同。顧總司令命令胡成周在戰區警衛師中挑選一個便衣加強營,全副武裝后,去寧國羅田村找顧大榮司令(時任江蘇省第一行政督察專員公署專員兼保安司令和蘇浙皖贛三青團督導專員、國防委員、第二游擊區江南政治部主任等職)。
胡成周帶去戰區長官部命令,委顧大榮為戰區接收南京先遣軍縱隊司令,以胡成周為上校參謀長。見面后率戰區加強營,隨顧大榮及隨員于9月18日由寧國縣羅田村出發,至宣城縣找王介佛縣長與水陽偽鄉長交涉,進入水陽收編了偽三方面軍16旅旅長,委其為先遣隊第一支隊長。并派遣副旅長隨胡成周進駐當涂縣,委任當涂偽保安團長張四朗為第三支隊長。并令其通知當涂日軍,命令日軍官兵遵照“匡文編電”宣言駐守原地,遵守投降紀律,維持當地社會秩序,等待國軍到達并遵守中華民國軍委管制委員聯絡官的命令,不得有違。
當晚,顧大榮發電令胡成周于次日凌晨至蕪湖收編日偽保安團長劉子敬部為蕪湖先遣軍第三支隊,受先遣軍顧大榮司令指揮。
9月20日,涇縣52師張師長與監護旅長劉建偉連夜率部前往撫湖與日軍會晤,命令日軍遵守《波茨坦公告》,駐防原地維持社會秩序,等待岡村寧次密令。
9月21日,胡成周接到顧長官令其赴江蘇江寧鎮的電文:
9月22日一定持顧長官墨三手令及函件,親自受降日偽三方面軍總司令任援道及南京警備軍軍長劉啟雄(系黃埔五期,淞滬會戰后被日軍俘虜,后由汪精衛、陳公博勸降)。
9月22日受降后當晚,胡成周與顧大榮及隨從住劉啟雄公寓,部隊駐南京白下路寶華銀行與中華門城堡的安利酒家。
不久又與忠義救國軍便衣團會合。
10月1日,胡成周分別向三戰區顧長官及湖南芷江何總司令與冷總司令匯報江寧、句容、溧水、溧陽、宜興等地占領后新秩序及收編日偽各部詳情。陸軍總部及三戰區長官令其按照原計劃執行。
10月5日,冷欣率傘兵縱隊及憲兵一、五兩團,由陳納德空軍運輸大隊運輸,同機飛來南京。當天明故宮機場戒備森嚴,戰區機動部隊進入京郊,囑嚴格控制日警憲原地駐守,并控制日僑新聞、電臺。又與浙江龍游國際空軍基地取得聯系,空軍大編隊周至柔司令也提前到達。
在機場歡迎的有馬樹理(三戰區政治部主任)、顧大榮、以及各級社會賢達,先期到達的憲一團團長閻漢文和空軍司令周志柔等以及已受降的日偽第三方面軍總司令任援道也穿便服前往迎接。
當晚,冷欣下榻新街口安樂酒家,次日移駐參謀本部。
10月6日,新六軍軍長廖耀湘率三個師及一個炮兵團、一個裝甲兵營,全部美式裝備,由葫蘆島分三路空運到南京。一路由杭州京杭國道至湯山炮校營房,另兩路從浙江龍游國際機場至南京孝陵衛駐湯山炮校與陸軍大學營房。
10月7日,軍事委員會頒布命令,任命第三戰區司令長官顧祝同為參謀總長兼軍事管制委員主任(簡稱軍管會),負責政府遷都及接收汪偽政權和日占區事宜,接收前實行全部軍管,直到接收完畢、日軍遣返后軍管撤消。
10月8日,軍事委員會總參謀部參謀總長顧祝同頒布一號令,命新六軍接收京畿日本侵略軍岡村部、以及汪偽第三方面軍、汪偽南京警衛軍防區。限國慶雙十節前接替完畢。日軍官兵集中至湯山營房(憲兵集中日大使館營房)。并由陸軍總部派出憲兵第一團對日偽實行軍事管制,直至日軍全部遣返回日本國,偽軍(汪偽)實行政審受編遣返完畢為止。
日偽降軍皆由國際軍事法庭審判,受審后,日軍戰犯押送羊皮巷監獄,漢奸押解老浮橋監獄。
軍管期間,憲兵縱隊司令馬師恭駐江寧叉路口營房,受軍官會副主任張鎮(憲兵司令兼)指揮,負責京畿軍事巡邏。其中,憲一團負責對日軍軍事管制與看守,憲二團負責南京市區各崗亭治安與接收先遣機關(五院八部)的門衛工作。
另外,74軍(軍長施忠誠)駐江寧縣樓露區江寧要塞,在浦口、句容、溧水、當涂一帶接收日偽軍并實行軍事管制,直至遣俘完畢。青年遠征軍203師負責接收南京至鎮江的日偽軍防區,并對接收之日偽軍實行軍事管制。憲兵第三團負責機場、海關、長航交通管制。
1945年11月1日,中央日報宣布中華民國政府主席令:
中華民國政府由陪都重慶還都南京,各院部派出接收人員開始接收汪偽各院。
命令下達后,規定中航公司、揚子公司的輪船以及陳納德航空輸送大隊及中國民航公司等單位,先運外國大使館外交人員、最高法院和行政院,司法、立法、考試、監察等部門后運。
南京受降日軍典禮1945年年底就開始籌備了。
1946年1月1日,在新遷移的南京國民政府國防部內,正式舉行日本侵華軍頭目岡村寧次投降簽字儀式。已是少將的胡成周由江蘇省會鎮江趕回南京國防部大禮堂參會,見證了這一盛會。
“鬼子投降現場我看得清楚。”
臺上懸掛聯合國國旗及中蘇英美法國旗,中間為孫中山像,右為林森主席肖像,左為蔣委員長肖像。由冷欣代表蔣委員長主持受降儀式,何應欽為中國簽字代表。陸、海、空軍總司令、國民政府主席林森都在現場出席。主席臺正中坐有陳紹寬、何應欽、顧祝同、周至柔等,右側為聯合國觀察員(中蘇英美法武官)外證員,左側為聯合國通訊社記者(無席位)。
臺下一排為岡村寧次,日寇首相等戰犯,以及來自日本內務省、外交省、日本駐中國大使等部門的八個日本戰犯,皆光頭著軍衣、面對主席臺立正。
副總參謀長冷欣宣布受降開始后,日本大使館降旗。然后是奏樂,唱中華民國國歌(義勇進行曲)。其后,戰犯岡村寧次正步向前,面向主席臺鞠躬,雙手呈遞投降書給陳紹寬(代表國民政府主席林森)。在投降書上蓋章時,岡村寧次滴下豆粒般的大汗,手發抖。蓋好章并舉起投降書后,后轉,正步朝戰犯所在地走回坐下。

南京受降日軍典禮現場
“崗村寧次蓋章時比死了老婆還難過,汗珠老大,手發抖,會開完,他被送到南京老浮橋監獄。”
“監獄有狼犬管理,有活動的碉堡監視。老浮橋監獄關重要戰犯,羊皮巷監獄關的是漢奸和其他次要戰犯。”
接著,冷欣宣讀日本天皇裕仁的投降書,歷數日軍侵華主要罪狀:南京五卅慘案、淞滬戰爭記要、血戰臺兒莊等等。
儀式上,中方同時對外宣布反對和不承認中國版圖內的外蒙獨立,抗議蘇聯單獨受降關東軍,不接受德黑蘭會議部分條例與條款。并決定中國青年遠征軍201、203、204、205、206、208六個整編師及海空大編隊,由杜聿明任兵團總司令(總部設沈陽)接收關東軍(包括偽滿州國)防區。進駐旅順、大連、哈爾濱等地,并派遣駐日占領軍。此外,榮譽第二師也進占日屬庫頁島。
受降典禮結束后,由憲兵將岡村寧次等四戰犯與汪偽副主席武裝押往軍事監獄,聽候軍事審判。
冷欣宣布閉會,奏國歌,全體人員歡呼抗日取得最后勝利。
鳴炮聲中,胡成周帶著勝利的喜悅退場。
會議洗雪五十多年國恥,宣布日本五十年不許成立國防軍,廢除日本軍國主義制度、賠償侵華戰爭全部損失。
日軍投降后,胡成周作為32個參謀之一見證了中國軍隊占領日本,四周后才回國。
“杜聿明是占領軍總司令,帶領榮一師、榮二師、206師、208師四個師駐扎日本。”
胡成周說,美國也是四個師占領德國柏林的。
“這不算什么,我們一個排就把緬甸接收過來了,緬甸總理耐溫還稱我們是最可愛的人。”
駐日占領軍占領期間,日本全天戒嚴,天皇裕仁被要求反省三天,全日本機關學校下半旗懺悔。全日本寺院為侵華傷亡無辜人民禱告,皇宮貴族一律不許上街并向中國死難者致哀與請罪(由占領軍監督執行)。
這期間,日本天皇所住皇宮的鑰匙都送到了杜聿明手里,皇宮鑰匙交付占領軍總部由杜聿明保管三天。
“到日本后,我駐日部隊幫助日本改造風俗習慣,消除軍國主義影響。”
“日本人見了國軍無不鞠躬。日本人尊重英雄,尊重得不得了。那時的日本天皇叫裕仁,見了我們都點頭哈腰,稱我們是英雄。”
胡成周說,他所在的駐日獨立營接收指揮處就在富士山腳下。“富士山腳下最好,沒地震。全日本只有富士山的政府所在地沒有地震過,其余地方都發生過地震。”
但胡成周在日本只呆了四周。“占領日本后,我母親怕我娶日本女人做老婆,送我表妹來完婚。”

胡成周書寫的“銘記歷史,弘揚抗戰精神”
日本正式投降簽字儀式履行后,由國際刑庭配合中華民國國防部軍事法庭審判漢奸及遣俘。胡成周說,他從當時報紙看到并從遣俘中了解了一些情況:
汪兆銘老婆陳壁君被國際法庭庭長于美國二審判決后,由國民政府最高法院裁定為無期徒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返蘇州模范監獄執行。解放前夕送上海提蘭橋監獄。汪偽政權秘書長、行政院長、代主席陳公博二審終審后被叛處死刑,由蘇州典獄長執行槍決。另有日本戰犯一名,大尉(日軍憲兵隊長)一名,經國際軍事法庭一審終結判決死刑,在南京雨花臺由南京典獄長監督執行。
關于遣俘問題回憶如下:
南京日本侵華軍總部(岡村部)野戰軍、憲兵、后勤醫護人員、工兵、鐵道兵共一萬多戰犯,被憲兵二團從老浮橋、羊皮巷監獄戰俘集中營押解到下關碼頭,乘漢華輪直運上海吳凇碼頭。其間嚴格檢查,除日軍骨灰盒及生活用品外,連水果刀與日本硬幣都不許帶。日軍憲兵部隊在南京的三千余戰犯及隨軍家屬,與軍工等兩千余戰犯,由軍用裝甲車運至上海,再由東海艦隊遣運到日本港。到日本后,由我占領軍(榮譽一師和榮譽二師)直接遣返回家,會同日本勞務省安置為止。
“護送人員回國之日,日本軍人家屬感激不已。”
最后一次遣俘是在1949年4月,在上海遣返關東軍炮兵(解放戰爭戰場上俘虜的解放軍所屬日軍炮兵)五百余人。根據國際法,這些戰俘由美國軍艦遣返回日本。
據胡成周在憲兵團的同學講,在天津港、上海港、廣東港,共計遣返日軍戰犯25萬余,不包括大使館與日僑。“基本上是遵照國際法、本著人道主義精神做的。”
但日本軍官在中國有涉外婚姻的,另一方及家屬一概不許去日本。
2014年7月15日,宣城市關愛老兵志愿者協會主持,宣城市委統戰部、宣城市政協等單位統籌,民革宣城市委會、深圳市龍越慈善基金會以及當地媒體等社會各界聯合,為胡成周過了一個熱鬧而體面的百歲壽誕。
筆者戲問老爺子祈望的最終壽庚時,他伸出兩個手指,說要過兩甲子。
因為有這個越來越開明的社會,因為有這些越來越好的人們。
責任編輯/胡仰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