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德新,楊振球
(1.黑龍江測繪計量儀器檢定站,黑龍江 哈爾濱150081;2.哈爾濱市住房保障和房產管理局松北區分局,黑龍江 哈爾濱150028)
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 or mation Modeling,BI M)是以建筑工程項目的各項相關信息數據作為模型的基礎,進行建筑模型的建立,通過數字信息仿真模擬建筑物所具有的真實信息。近年來,BI M在建筑相關領域應用迅速,在未來有望全面改變建筑設計、施工、檢測等諸多方面的模式。就古建筑而言,其建筑信息目前主要以文字記錄的形式存在,要想建立起BI M模型,首先要把其相關信息進行數字化。我國古建筑的最主要BI M信息應該是其幾何模型信息,如何快速獲取高精度的幾何模型是古建筑BI M建立的關鍵問題。對于古建筑幾何信息模型的構建,目前比較成熟的是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利用三維激光掃描儀獲取點云數據,經過去噪、平滑、配準等預處理,可以重構古建筑的三維模型。對于點云建立的三維模型,有的是以密集點為基礎的三角網模型,有的是以點擬合參數為主的參數模型。其中,三角網模型的數據量較大,不利于模型的管理和可視化,但是該模型由對象表面密集點云構成,精度較高;參數模型是由點云最佳擬合出的模型,其數據量小,有利于模型管理、應用和可視化。所以,應用激光掃描點云,以擬合對象參數方法進行模型構建,是古建筑BI M幾何模型構建的理想方法。
目前,應用三維激光掃描點云進行建模的軟件很多,例 如Cyclone,Geo magic,Real wor ks,Polywor ks等等 但是這些軟件對于古建筑BI M幾何模型來說,在數據量、建模質量、建模速度、操作難易度、應用普適性、價格等方面都有相應的不足。針對上述問題,本文選取一種基于CAD的插件Cl oud Wor x軟件建立古建筑BI M幾何模型。該軟件可以利用點云模型擬合其參數模型,復雜建筑以其構件為單位進行建模,所有構件合成整體幾何模型。Cloud Worx軟件操作簡單,建模速度快,所建立的幾何模型數據量小,易于管理、操作和可視化。本文主要研究應用Cloud Worx軟件對古建筑點云數據進行幾何建模方法。
Cloud Wor x是Auto CAD的一個插件,它應用Auto CAD強大的建模功能,能夠構建出任意結構的幾何信息模型,此插件能夠直接連接目前先進的三維數據處理軟件Leica Cyclone,從該軟件中獲取點云數據從而進行建模。由于點云數據量往往是很大的,Cloud Wor x無法一次性全部讀入點云數據,為方便模型的建立,首先應用Cyclone軟件對古建筑點云數據按照構建的形態進行分割,Cloud-Wor x通過Auto CAD連接到Cycl one軟件進行構件點云數據的讀取,用Auto CAD軟件的三維建模功能進行模型的建立,其主要步驟如下:
1)將激光掃描儀獲取的點云數據進行去噪、平滑、配準等預處理工作,生成古建筑整體的點云模型;
2)根據古建筑的各個構件,對整體點云模型進行分割,并將分割后的構件點云存儲到Cycl one數據庫中;
3)利用Cloud Wor x軟件打開Cyclone數據庫中各個構件的點云數據,應用相應的建模功能,進行三維模型的重建;
4)重建中要應用軟件的以下主要功能:
①利用“工具”欄下的“新建UCS”,對其三維坐標進行更改;
②利用對象捕捉、刪格、正交、動態坐標、目標捕捉、縮放、點過濾、用戶坐標等輔助繪圖工具,對點云進行靈活的捕捉;
③利用繪圖工具,拉伸、旋轉、掃描、放樣等功能對三維點云模型進行重建;
④利用刪除、修改、復制、移動、鏡像、斷開、修剪、旋轉、三維操作、實體編輯等多種編輯操作對重建的三維模型進行修改。
5)把所有構件擬合生成的幾何模型進行合并,生成古建筑的整體幾何模型
在獲取外業數據之后,首先對點云數據進行去噪、平滑、配準等預處理。由于三維激光掃描儀掃描范圍的限制和掃描對象的復雜性,單站的掃描數據很難得到完整的對象點云模型,必須在不同角度對同一實物進行掃描。這些在不同角度下得到的點云經過配準后轉換到統一的坐標系下,同時產生大量的冗余數據。因此點云精簡對后續建模質量和效率很重要。可以應用Cyclone軟件手動對點云數據進行精簡,也可以應用Geo magic軟件進行自動精簡。
由于Auto CAD軟件一次性讀取的數據量是有限的,所以,需要將整個點云數據按照構件進行合理的分割,最后進行整合。通過對試驗對象的古建筑構造的分析,并根據古建筑物構件的特點,大致將該古建筑物分為以下幾類:瓦(其中包括瓦片、瓦角、瓦邊以及瓦與瓦之間的連接部分)、柱子、石欄桿、墻體等幾部分。根據上述的分類把經過處理的點云數據進行分割,并保存到相應的模型數據庫中,如圖1所示。

圖1 分類結果
不同的古建筑物構件建模方法不同,每部分的構件都有它獨具匠心的特點,因此,下面對古建筑物的幾個特殊部件的模型構建進行介紹。
2.2.1 瓦片模型的構建
瓦片的基本結構是圓柱,主要以掃描的形式建立起模型,但是其掃描軸線不是直線,首先利用“動態觀察”選項來仔細觀察瓦片點云數據的整體特征,提取出其掃描對象、掃描母線及掃描軸線,如圖2所示。

圖2 瓦片建模特征線
在進行掃描選項時,一定要保證掃描的對象與路徑垂直。在建立掃描體之前,建立一個以掃描路徑為對象的UCS,再將其轉換成X,Y平面與掃描路徑相垂直的UCS,繪制出掃描對象后,最后進行掃描。而且,掃描半徑不能大于路徑的轉角半徑。在圖形進行拼接時,可巧妙地應用“正交”等命令,使操作更加快捷。
在建模過程中,若要修改某一多段線,可以通過打斷、合并命令進行修改,合并前保證兩個多段線在同一個UCS平面內。同時,旋轉命令也是在一個二維平面內進行的,所以,如果要對某些圖形進行旋轉,也必須要選擇好適當的UCS平面。對所繪制的多段線進行掃描、交集等操作,形成一部分瓦片實體如圖3所示。

圖3 繪出的瓦片線
最后,根據點云數據,利用“移動”“旋轉”“拉伸面”“剖切”“倒角”等修改操作對初成的圖形進行修改加工,使其與點云數據曲面更加貼合。圖4是瓦片的實體模型。
2.2.2 柱子及彩畫梁模型的構建
在古建筑中,柱子和彩畫梁往往是一個整體,其中柱子是以掃描的形式建立,彩畫梁主要以面的形式建立,兩部分要進行交叉和合并兩種操作。對于柱子的建模,首先調整UCS,提取出柱子掃描對象及掃描軸線,進行掃描,如圖5所示。在進行掃描之前,最好先把要掃描的掃描對象與掃描路徑都畫出來,最后一起進行掃描建模。這樣可有效避免因線條過多而產生的繪制混亂錯誤,提高效率。

圖5 柱子的掃描對象及掃描軸線
對柱子上方的彩畫梁進行建模。首先對梁的所有面進行平面建模,在兩個面的交界處以圓柱形式進行擬合和連接。在建模過程中,若遇到要合并的情況,可先畫出一邊,建立以此邊打頭一方為對象的UCS,調整X,Y平面,做出另一邊,進行合并,如圖6所示。
2.2.3 墻體的構建
墻體模型的構建相對來說比較簡單,首先利用Cl oud Wor x軟件打開“墻體”的點云數據,如圖7所示。根據墻體的點云數據,進行面結構的墻體建模。對于由于遮擋而造成的點云缺失部分,如圖8所示,其中的陰影部分為柱子等物體的遮擋,可以根據整個墻體的所有點云進行擬合,在遮擋范圍不是很大的情況下,不影響建模的質量和精度。
建模完成后,如果發現點云與模型貼合的不夠好,可以對擬合的墻體模型進行修改,使其與點云模型更加貼合,最后對相交的部分進行切割和合并,圖9為一個兩面墻體的整體模型。

圖6 柱子模型

圖7 點云墻體模型

圖8 墻體建模圖
2.2.4 圍欄模型的構建
圍欄的模型相對來說比較復雜,根據其不同的形狀分別對其進行建模和合并。如圖10石圍欄點云所示,可以分為掃描建模、BOX建模和平面建模。對于掃描建模,如圖11上部的柱體部分,首先建立掃描對象為封閉的曲線,然后再拾取軸線,經過掃描生成的是實體。其它部分根據BOX和平面進行構建,最后將所有的構件進行合并。

圖9 墻體模型

圖10 圍欄點云原始數據圖

圖11 圍欄的掃描對象及掃描軸線
對初成的欄桿進行圓角、拉伸面、旋轉、移動等更改操作,使其與點云數據模型更加擬合。其中,在利用拉伸面對實體進行操作時,要調整好角度,選擇需要進行操作的面,否則,很容易選到別的面上。在進行布爾運算的差集做鏤空時,最好使要減去的實體或面域突出一些,可以避免做的鏤空不夠完整。圖12為一組圍欄的表面模型。
2.2.5 古建筑整體模型構建
利用點云模型,應用上述建模軟件和方法,對古建筑各個構件進行模型重構,最后進行整體合并,建立整體模型,整體建模結果如圖13所示。

圖12 圍欄模型圖

圖13 整體模型
古建筑BI M是古建筑數字化和信息化的一個重要內容,在古建筑幾何結構重建方面,激光掃描是一個很重要的數據獲取手段。本文以古建筑點云信息為研究對象,研究應用Cloud Wor x建立古建筑幾何信息的方法和流程,為古建筑BI M提供相應的幾何信息 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由于點云的數據量大,相關的其它建模軟件還不是很適應,但是隨著硬件和軟件的發展,古建筑幾何模型構建的方法將會更加方便快捷。
[1] 王書良,楊新林.三維激光掃描儀點云數據在Auto-CAD中的處理[J].山西建筑,2008,36(22):360-361.
[2] 劉旭春,丁延輝.三維激光掃描技術在古建筑保護中的應用[J].測繪工程,2006,15(10):3-4.
[3] 劉慶玲.基于反求工程的CAD建模技術研究[J].機械管理開發,2007(6):88-91.
[4] 呂瓊瓊.激光雷達點云數據的三維建模技術[D].北京:北京交通大學,2009.
[5] 鄢臘梅,孫曉,周鋒.反求工程中基于點云數據集的CAD建模研 究[J].機 械 設 計 與 研 究,2005,21(6):72-74.
[6] 周京平.Auto CAD 2008完全自學手冊[M].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
[7] 王晏民,郭明,王國利,等.利用激光雷達技術制作古建筑正射影像圖[J].北京建筑工程學院學報,2006,22(4):19-22.
[8] 曹先革,楊金玲,司海燕,等.地面三維激光掃描點云數據精度影響因素及控制措施[J].測繪工程,2014,23(12):5-7.
[9] 廖佳,張苗亞,汪小楠.三維仿真技術在竣工測量中的應用[J].測繪工程,2014,23(1):53-56.
[10]楊新林,馮冠輝,錢建國.三維激光掃描儀點云數據在Auto CAD中的處理方法研究[J].陜西煤炭,2008(3):37-38.